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448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包括水平段(1)、拐角部分(2)、竖直段(3);型腔拐角部分(2)的厚度减小,并且在水平段(1)用一段距离平缓过渡到型腔的正常厚度处,采用这样的模具型腔注塑形成的饰条产品能够很好的解决饰条产品拐角处缩水的问题,改善产品的外观。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原有模具改动小,解决产品缩水问题的效果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
技术介绍
类似饰条类的注塑件,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尾端离进胶口较远,注塑压 力损失较大,易产生缩水的现象,特别产品拐角的地方容易出现凹坑,影响产品外观,出现 类似情况现有技术中多是调整注塑工艺,如加大注塑压力,但这样容易让产品出现毛边这 种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这种 型腔只是在普通型腔上做微小变动就能够解决饰条产品缩水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 模具型腔,该型腔带有水平段、竖直段和拐角部分,水平段和竖直段通过拐角部分连接起 来;模具型腔拐角部分的下边向里缩进,缩进的距离为型腔没有减薄部分厚度的0. 2 0. 5 倍;型腔水平段有一段过渡段,该段的下边从与拐角部分连接处开始逐渐向外扩张,直到水 平段型腔厚度达到饰条产品的原始厚度,过渡段的长度为型腔没有减薄部分厚度的2 10 倍。注塑产品冷却时,收缩(体积减小,收缩)发生,此时外层紧邻模壁的地方先冻结, 在制品中心形成内应力,如果在收缩发生和外壁变形还未稳定(因为还没有冷却)时,保压 没有补充熔料到模件内,在模壁和已凝固的制品外层之间就会形成沉降,形成凹陷;特别对 于厚度不均勻(像带有拐角的饰条产品)的注塑产品,成型时,拐角处厚度不均勻,冷却也 不均勻,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拐角处离进胶口较远,注塑压力损失较大,很难有补充 熔料到模件内,这样在拐角处的顶部很容易形成凹陷。当将型腔拐角处的厚度减小,产品冷 却成型时,冷却相对均勻,拐角处温度应力会相应减小,有助于消除产品拐角处形成凹陷的 问题。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对原结构改动小,并能产生良好效果,能够有效解决饰条产 品缩水的问题,使产品外观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该型腔包括水平段1,拐角部分 2和竖直段3,型腔的拐角部分2的下边向里缩进,减小了型腔拐角部分的厚度,并且水平 段1的下边从与拐角部分2连接处开始,逐渐向外扩张形成一段过渡段,直到水平段1的厚 度达到饰条产品的原始厚度;其中拐角部分2下边缩减的距离是型腔没有减薄部分厚度的 0. 2 0. 5 ;水平过渡段部分的长度为型腔没有减薄部分厚度的2 10倍。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包括水平段(1),拐角部分( 和竖直段(3),其 水平段(1)和竖直段C3)通过拐角部分( 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型腔拐角部分 (2)的下边向里缩进,型腔水平段(1)有一过渡段,该过渡段的下边从与拐角部分( 连接 处开始逐渐向外扩张,直到水平段(1)的型腔厚度达到饰条产品的原始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 拐角部分( 下边向里缩进的距离为型腔没有减薄部分厚度的0. 2 0. 5倍;所述水平过 渡段的长度为型腔没有减薄部分厚度的2 10倍。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包括水平段(1)、拐角部分(2)、竖直段(3);型腔拐角部分(2)的厚度减小,并且在水平段(1)用一段距离平缓过渡到型腔的正常厚度处,采用这样的模具型腔注塑形成的饰条产品能够很好的解决饰条产品拐角处缩水的问题,改善产品的外观。并且本技术对原有模具改动小,解决产品缩水问题的效果好。文档编号B29C45/37GK201863361SQ201020593660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高登明, 黄顺华 申请人: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饰条产品缩水的模具型腔,包括水平段(1),拐角部分(2)和竖直段(3),其水平段(1)和竖直段(3)通过拐角部分(2)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型腔拐角部分(2)的下边向里缩进,型腔水平段(1)有一过渡段,该过渡段的下边从与拐角部分(2)连接处开始逐渐向外扩张,直到水平段(1)的型腔厚度达到饰条产品的原始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顺华高登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信元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