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及悬浮颗粒管道新型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4455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及悬浮颗粒管道新型阀门。其特点是:阀瓣下端设有配合过滤用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上方的外围台阶面上设有第一密封面;压环通过外周所设的螺纹配置在内通道中,压环中设有配合过滤或流通用的内孔,内孔与内通道相通;内通道的上端面上设有沉孔,密封圈通过压环上头的凸边固定在沉孔内,密封圈上设有第二密封面;阀瓣下头的圆柱体配于压环的内孔中,圆柱体与内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构成过滤层;阀瓣上所设第一密封面与密封圈上所设第二密封面之间可通过挤压构成软密封。本阀门不仅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除此之外还具有易损件便于更换和制法简便等特点,采用不同材料制作,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腐蚀性悬浮颗粒介质管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一种能够用于截断或接通输送污水处理及悬浮 颗粒管道新型阀门。
技术介绍
在煤矿开采的煤浆输送、电厂的粉煤灰输送、油田钻井的泥浆输送、化肥厂的合成 氨生产、铝厂的氧化铝生产、以及工业、生活废水处理等管道中的介质,均携带着大量的悬 浮颗粒,当阀门关闭时,悬浮颗粒将不可避免的被夹在阀门密封面之间,致使阀门密封面破 坏而泄漏,此后介质便以高速穿过密封面的泄漏点,并对泄漏点进行持续不断的冲击和磨 损,迫使泄漏点迅速扩大和最终造成密封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些场合采用了带有 擦拭作用的刀形平板闸阀、球阀,尽管刀形平板闸阀关闭时,虽然在金属密封面之间的剪切 作用下,能够免除大的悬浮颗粒进入密封面,但仍会夹带细的小颗粒进入密封面,并导致金 属密封面擦伤而泄漏,而球阀关闭的瞬间会夹住较大的悬浮颗粒,致使非金属材料制作的 阀座密封面损坏而泄漏,因此现有技术阀门在含有悬浮颗粒介质工况下的密封寿命都很 短,不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点的,能实现阀门关闭过程 中对悬浮颗粒自动进行切断、过滤和耐冲刷,能实现阀门关闭时对通过滤层后,残留在第 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之间的微小悬浮颗粒不受影响完全密封;而在开启过程中,又能够 通过介质的流动自动清除阀门关闭时残留在密封面上的微小悬浮颗粒,在完全开启后,还 能完全保护密封圈免遭介质冲刷而破坏,并使得本阀门不仅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而且 还具有维修方便的一种污水处理及悬浮颗粒管道新型阀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阀门包括阀体、阀瓣、阀盖 和阀杆;阀盖与阀体固定联接,在阀体内设有内腔、上通道、下通道及内通道,内腔位于内通 道的上方,上通道与内腔相通,下通道位于内通道的下方,下通道与内通道相通,阀杆穿过 阀盖,阀杆的下端部与阀瓣活动联接,阀瓣设置在内腔中,可随阀杆在内腔中上下移动,其 特征在于阀瓣下端设有配合过滤用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上方的外围台阶面上设有第一密 封面;压环通过外周所设的螺纹配置在内通道中,压环中设有配合过滤或流通用的内孔,内 孔与内通道相通;内通道的上端面上设有沉孔,密封圈通过压环上头的凸边固定在沉孔内, 密封圈上设有第二密封面;阀瓣下头的圆柱体配于压环的内孔中,圆柱体与内孔之间采用 间隙配合构成过滤层;阀瓣上所设第一密封面与密封圈上所设第二密封面之间可通过挤压 构成软密封。所述的污水处理及悬浮颗粒管道新型阀门,其特征在于阀瓣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阀瓣下端设有配合过滤用的圆柱体,在圆柱体的表面设有喷焊或堆焊高硬度的合金层。所述的污水处理及悬浮颗粒管道新型阀门,其特征在于压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压环中设有配合过滤或流通用的内孔,在内孔的表面设有喷焊或堆焊高硬度的合金层。所述的污水处理及悬浮颗粒管道新型阀门,其特征在于密封圈为非金属弹性材 料。所述的污水处理及悬浮颗粒管道新型阀门,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面的形状为平 面、圆锥面或球面之一,第二密封面与所述第一密封面的形状相吻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设置具有配合间隙的过滤层结构尺 寸及硬度较高的耐磨材料,能够在阀门关闭过程中自动完成对介质中的悬浮颗粒进行剪 切、过滤和耐冲刷,确保稍大悬浮颗粒不得进入密封面;2、设置具体的软密封材料及结构尺 寸,能够在阀门关闭时将过滤后残留在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之间的微小悬浮颗粒,全 部压入较软的第二密封面中实现完全密封,并在阀门开启时能够通过介质的流动,自动清 除残留在第二密封面上的微小悬浮颗粒;3、设置的具体密封圈保护结构,能够在阀门长期 开启状态下,使得软质密封圈及第二密封面免遭介质冲刷而破坏;4、显著提高了阀门的开 关次数及使用周期,使其连续使用寿命至少达到现有阀门的10倍以上;5、阀门密封易损 件密封圈、压环及阀瓣便于维修或更换,使得本阀门可方便的重复多次使用;6、采用不同 材料制作,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腐蚀性悬浮颗粒介质管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视图。图中1.阀体,2.压环,3.圆柱体,4.上通道,5.密封圈,6.第一密封面,7.阀瓣, 8.阀盖,9.阀杆,10.内腔,11.第二密封面,12.沉孔,13.下通道,14.上端面,15.内孔, 16.内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阀门主要包括阀体1、阀瓣7、压环2、密封圈5、阀杆9和阀盖8。 阀盖8与阀体1固定联接,阀体1设有内腔10、上通道4、下通道13及内通道16,内腔10位 于内通道16的上方,上通道4与内腔10相通,下通道13位于内通道16的下方,下通道13 与内通道16相通,阀杆9穿过阀盖8,阀杆9的下端部与阀瓣7活动联接,阀瓣7设置在内 腔10中,可随阀杆9在内腔10中上下移动。阀瓣7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成,阀瓣7下 端设有配合过滤用的圆柱体3,圆柱体3的表面设有喷焊或堆焊较高硬度的钴基合金层,在 圆柱体3上方的外围台阶面上还设有第一密封面6,第一密封面6的形状为平面、圆锥面或 球面之一;压环2采用碳钢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压环2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内通道16中,压 环2中设有配合过滤或流通用的内孔15,内孔15的表面设有喷焊或堆焊较高硬度的钴基 合金层,压环2的内孔15与内通道16相通;密封圈5通过压环2上头的凸边固定在内通道 16的上端面14上所设的沉孔12内,密封圈5选用非金属弹性材料,本实施例的密封圈5采 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密封圈5上设有第二密封面11,其形状与第一密封面6的形状相吻 合。阀瓣7下头的圆柱体3配于压环2的内孔15中,圆柱体3与压环2的内孔15之间采 用0. 05 0. 2mm的间隙配合构成过滤层;阀瓣7上所设第一密封面6与密封圈5上所设第二密封面11之间可通过挤压构成软密封。本技术的原理是本技术的截止阀与压力管道联接后,阀门处于完全开 启状态时,介质沿阀体1的下通道13流入,再沿阀体1的内通道16、压环2的内孔15、阀体 1的内腔10和阀体1的上通道4流出。当本阀门处于关闭过程时,在阀杆9的推动下,阀瓣 7沿阀体1的内腔10逐渐下移,由于阀瓣7下端的圆柱体3与压环2的内孔15之间采用的 配合间隙很小,配合的表面又具有高硬度合金层,在阀瓣7下端的圆柱体3逐渐滑入压环2 的内孔15的过程中,既能自动剪切大于配合间隙的悬浮颗粒,在阀瓣7下端的圆柱体3逐 渐滑入压环2的内孔15后,又能通过配合间隙自动构成过滤层,因此几何尺寸大于该配合 间隙的悬浮颗粒均不得通过,即使通过该过滤层而进入第一密封面6与第二密封面11之间 的微小悬浮颗粒,也会不断被流动的介质所带走,直至第一密封面6与第二密封面11接触 并经挤压构成软密封,此时,残留在密封面之间的微小悬浮颗粒,将被第一密封面6强行压 入较软的第二密封面11达到完全密封。当开启本截止阀时,在阀杆9的拉动下,阀瓣7沿 阀体1的内腔10逐渐上移,阀瓣7的第一密封面6逐渐离开密封圈5的第二密封面11,介 质流经过滤层后再经第一密封面6、第二密封面11之间流出,在此过程中介质将自动冲刷 并清除压入第二密封面11的微小悬浮颗粒,随着阀瓣7的继续上移,阀瓣7下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水处理及悬浮颗粒管道新型阀门,包括阀体(1)、阀瓣(7)、阀盖(8)和阀杆(9);阀盖(8)与阀体(1)固定联接,在阀体(1)内设有内腔(10)、上通道(4)、下通道(13)及内通道(16),内腔(10)位于内通道(16)的上方,上通道(4)与内腔(10)相通,下通道(13)位于内通道(16)的下方,下通道(13)与内通道(16)相通,阀杆(9)穿过阀盖(8),阀杆(9)的下端部与阀瓣(7)活动联接,阀瓣(7)设置在内腔(10)中,可随阀杆(9)在内腔(10)中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阀瓣(7)下端设有配合过滤用的圆柱体(3),在圆柱体(3)上方的外围台阶面上设有第一密封面(6);压环(2)通过外周所设的螺纹配置在内通道(16)中,压环(2)中设有配合过滤或流通用的内孔(15),内孔(15)与内通道(16)相通;内通道(16)的上端面(14)上设有沉孔(12),密封圈(5)通过压环(2)上头的凸边固定在沉孔(12)内,密封圈(5)上设有第二密封面(11);阀瓣(7)下头的圆柱体(3)配于压环(2)的内孔(15)中,圆柱体(3)与内孔(15)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构成过滤层;阀瓣(7)上所设第一密封面(6)与密封圈(5)上所设第二密封面(11)之间可通过挤压构成软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君邹徳满
申请(专利权)人:射阳县石化阀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