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炉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9806 阅读:5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炉膛结构,提供了一种适合在农村和城乡交界处普遍使用的炉膛结构。该炉膛设计分两层,下炉膛呈圆形,用于燃烧生物质燃料,上炉膛设计使用圆型煤炉芯,用于燃烧型煤,两炉膛中间截面积比为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卫生,适应农民生活习惯和燃料要求,造价低,实用耐用,火力足、火势均,燃烧完全,能源利用效率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热炉,具体为一种双炉膛结构
技术介绍
在所有的加热炉中,炉膛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炉膛的优秀与否直接关系到加热炉的各种品质。炉膛的设计需适应燃料的燃烧特点,其作用就是聚集火焰,提高炉膛内温度。我国9亿农民居住在农村,约2. 3亿户,传统的耗能方式仍然是以炊事以及北方农村取暖为主,以作物秸秆、薪柴和草为主要资源,基本上是采取直接燃烧方式。直接燃烧转换效率低,浪费严重。传统的农村炊事旧灶由于灶膛大,灶门大,排烟口大。灶膛大,火力分散,散热损失大,燃烧温度低。大灶门使大量的冷空气进入,增加了排烟损失,降低了燃烧室内温度。排烟口大使灶膛内负压过大,使燃料的挥发分析出后往往不经燃烧就逸出,减少了高温烟气的停留时间。由于这些不合理结构,使柴草不能充分燃烧,并且柴草释放出来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造成大量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导致室内空气质量非常差,CO超标有时达10 100倍。传统的炉膛虽然形式较多,但一般有两种形状,其中以长方形居多。长方形的炉膛在农村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其制作方便,但是长方形炉膛的燃烧室,在燃烧时易出现死角,影响火焰的传递,热量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炉膛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双炉膛结构,包括上炉膛、下炉膛、加料口、灰门、拦火圈和封火盖。其中,下炉膛主要燃料是生物质成型燃料,炉膛设计为圆形,使得炉膛内不只有燃烧的上升热,还有炉膛内壁的反射热,用于共同提高炉膛内温度,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在上炉膛中添加有一个圆形的煤炉芯;所述灰门采用抽屉式结构,有利于清理固体残渣和灰烬。本技术还设计安装了拦火圈和封火盖,用于热量的回收。其中,拦火圈,又称聚热反射层,安装在炉口和出烟口,封火盖采用铸铁铸造,根据常用锅直径大小,设计为三个等级,主要是为了在封火加热时可以放置不同直径的锅进行加热热水,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所述的双炉膛之间截面积比为1 3,中间形成一个缩口,有利于增加火力。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卫生,适应农民生活习惯和燃料要求,造价低,实用耐用,火力足、火势均,燃烧完全,能源利用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的双炉膛结构,下层的是下炉膛2,用于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从加料口 3 处进料,上层的是上炉膛1,用于燃烧型煤,从上面添加型煤,两层燃料产生的燃料废渣从灰门4处排出。两炉膛中间截面积比为1 3,形成一个缩口,有利于增加火力。使用时,先清理炉膛内的炉灰渣,以保证通风。避免在燃料中混合不能燃烧的大块物体,以防卡住。从加料口 3进料,从上面添加型煤,进料后迅速关闭合拢。清理时使用火钳先将炉膛内的炉灰渣拨下去,再从灰门4将灰渣排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双炉膛结构,包括上炉膛、下炉膛、灰门、拦火圈和封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膛为圆形,上炉膛添加圆型煤炉芯;灰门为抽屉式结构;拦火圈安装在炉口和出烟口,封火盖采用铸铁铸造。专利摘要双炉膛结构,提供了一种适合在农村和城乡交界处普遍使用的炉膛结构。该炉膛设计分两层,下炉膛呈圆形,用于燃烧生物质燃料,上炉膛设计使用圆型煤炉芯,用于燃烧型煤,两炉膛中间截面积比为1∶3。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卫生,适应农民生活习惯和燃料要求,造价低,实用耐用,火力足、火势均,燃烧完全,能源利用效率高。文档编号F24B1/197GK201944890SQ20102058733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刘保华, 刘巧玲, 孙松林, 李明, 汤楚宙, 汤鑫, 罗海峰, 翁伟 申请人:湖南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炉膛结构,包括上炉膛、下炉膛、灰门、拦火圈和封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膛为圆形,上炉膛添加圆型煤炉芯;灰门为抽屉式结构;拦火圈安装在炉口和出烟口,封火盖采用铸铁铸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华汤楚宙李明翁伟汤鑫罗海峰孙松林刘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