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7821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改进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属于吹塑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模芯、模口圈和模套,模口圈与模套的底部固定,模套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位于模口腔内并且与油缸的油缸柱固定连接,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弹性套圈和用于迫使弹性套圈发生变形的弹性套圈触变装置,弹性套圈设在所述模口圈内,与模口圈的内壁接触,并且该弹性套圈的下部探出模口圈,所述模芯位于弹性套圈内,并且该模芯的外壁与弹性套圈的内壁之间构成有用于供塑料料坯通过的隙道,所述的弹性套圈触变装置固定在所述的模口圈上,并且与弹性套圈的下部相配合。有助于避免材料的无为浪费,又有利于降低塑料容器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吹塑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一模芯1、一模口圈2和一模套3,模口圈2由螺钉与模套3的底部固定,模套3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1与模口圈2 相配合,并且与油缸的油缸柱固定连接。由油缸的工作使油缸柱携模芯1位移,由于模芯1 的形状为公知的圆锥台形,因此油缸柱携模芯1移动时,模芯1相对于模口圈2之间的间隙 (业界称之为料道)发生改变。间隙越大则料的厚度越厚,反之亦然,以获得所需壁厚的中空塑料容器。例如当模芯1朝着口模圈2的方向位移时,则由于模芯1与口模圈2之间的间隙变大,出料量增多,料坯的厚度便厚,反之则变薄。上述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所获得的塑料中空容器的轴向壁厚仅能表现为一厚俱厚,一薄俱薄,而不能体现区别性。然而,在实际制造塑料中空容器如塑料水箱和塑料加伦桶之类的容器时,往往存在同一横截面上的厚薄要求不同的情形,以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或矩形的容器为例,四个角度的厚度通常需比其它区域的厚度厚,因此,如果使用图3所示的口模结构,那么为了保障四个角部的强度,通常将容器的其它区域的厚度满足到角部的厚度(业界称之为就厚不就薄),从而造成材料的不必要浪费,不仅与目前全社会倡导的节约型节能型的精神不相适应,而且无为地增加了容器的成本。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37051Y推荐了一种吹塑机环形口模装置,该专利方案也只能整体地调节内外环之间的相对位置,因而对于克服本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技术问题并没有可借鉴的意义。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反复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料坯在轴向壁厚的不同要求进行调节而藉以避免无为地浪费材料的结构改进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进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包括模芯、模口圈和模套,模口圈与模套的底部固定,模套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位于模口腔内并且与油缸的油缸柱固定连接,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弹性套圈和用于迫使弹性套圈发生变形的弹性套圈触变装置,弹性套圈设在所述模口圈内,与模口圈的内壁接触,并且该弹性套圈的下部探出模口圈,所述模芯位于弹性套圈内,并且该模芯的外壁与弹性套圈的内壁之间构成有用于供塑料料坯通过的隙道,所述的弹性套圈触变装置固定在所述的模口圈上, 并且与弹性套圈的下部相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套圈触变装置包括回转体座、回转体、凸轮圈和用于驱使回转体回转的回转体致动装置,回转体座套置在所述的模口圈外,并且与模口圈固定,回转体转动地设置在回转体座外,凸轮圈与回转体固定,并且随回转体的回转而回转,在该凸轮圈上并且朝向凸轮圈的中心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凸轮块,回转体致动装置设在所述的回转体座上并且与所述的回转体连接,所述的回转体座的下部间隔开设有一组数量与所述凸轮块的数量相等的推杆孔,各推杆孔内置入有一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探出模口圈的下部的弹性套圈相对应,用于推压弹性套圈,而推杆另一端枢轴设置有有一滚轮,滚轮与所述的凸轮块相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口圈的上表面构成有一环通的定位圈槽,在定位圈槽内设有一定位圈和一组哈夫嵌圈,其中,哈夫嵌圈位于定位圈的内侧,所述的弹性套圈的上部置于哈夫嵌圈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哈夫嵌圈具有一哈夫嵌圈台阶,而所述的弹性套圈的上部构成有一弹性套圈台阶,该弹性套圈台阶与哈夫嵌圈台阶相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套圈是由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金属材料为弹簧钢、铜或铜合金。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转体包括上、下回转环和滚珠,所述的回转体座上构成有一对上下彼此对应的滚珠滚道,滚珠设在滚珠滚道内,上、下回转环彼此固定,并且上回转环与设在回转体座上的上部的滚珠滚道内的滚珠相配合,而下回转环与设在回转体座上的下部的滚珠滚道内的滚珠相配合,所述的凸轮圈固定在下回转环的底部,所述的回转体致动装置与回转体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转体致动装置包括电机、第一、第二蜗杆座、蜗杆和蜗轮,电机以卧置状态固定在第一蜗杆座上,第一、第二蜗杆座均固定在所述的回转体座上,蜗杆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蜗杆座上,第一、第二蜗杆座均固定在所述的回转体座上,蜗杆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一蜗杆座上,并且与电机传动连接,蜗杆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蜗杆座上,蜗轮固定在所述的回转体上,并且与所述的蜗杆相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伺服电机。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凸轮块的数量为2-16个,并且以等距离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凸轮圈的圆周方向,所述的配有滚轮的推杆的数量与凸轮块的数量相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作了上述改进,即由于增设了弹性套圈和弹性套圈触变装置,从而由弹性套圈触变装置迫使弹性套圈发生形变,使弹性套圈与模芯之间的隙道发生变化,从而得以在容器的同一横截面上获得厚度不同的的壁厚,既有助于避免材料的无为浪费,又有利于降低塑料容器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已有技术中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1和图2,在图中给出了与公知技术相同的或者称相等效的模芯1、模口圈2(业界习惯称其为口模)和模套3,模口圈2借助于一托座22并且用一组托座固定螺钉221与模套3的底部固定,而模套3按照公知技术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1位于模口圈2 内,并且模芯1的顶部用模芯固定螺钉12与油缸的油缸柱固定,由油缸柱的上下运动而带动模芯1相应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给出的作为结构改进的吹塑机的口模结构还包括一增设的弹性套圈4和一同样为增设的弹性套圈触变装置5,弹性套圈4的上部构成有一弹性套圈台阶41,而前面提及的模口圈2的上表面构成有一道环通的定位圈槽21, 在定位圈槽21内设置一个定位圈211和一组(一对)哈夫嵌圈212,哈夫嵌圈212位于定位圈211的内侧,并且在哈夫嵌圈212上构成有一哈夫嵌圈台阶2121,弹性套圈台阶41与哈夫嵌圈台阶2121相配合,从而使弹性套圈4的上部置于哈夫嵌圈212上,宏观地讲,置于模口圈2上。由图所示,弹性套圈4的外壁与模口圈2的内壁接触,并且弹性套圈4的下部探出模口圈2的下边沿,以便供下面将要描述的弹性套圈触变装置5触及而使其发生变形。 由于弹性套圈4的增设,从而使原来(公知技术)的模芯1与模口圈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演变为模芯1的外壁与弹性套圈4的内壁之间的隙道11,于是当弹性套圈4发生变形时,隙道11便发生变化。弹性套圈4采用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金属材料制作,例如采用弹簧钢或类似的弹性金属材料如铜或铜合金(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构改进的塑料吹塑机的口模结构,包括模芯(1)、模口圈(2)和模套(3),模口圈(2)与模套(3)的底部固定,模套(3)与油缸缸体固定,模芯(1)位于模口腔(2)内并且与油缸的油缸柱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弹性套圈(4)和用于迫使弹性套圈(4)发生变形的弹性套圈触变装置(5),弹性套圈(4)设在所述模口圈(2)内,与模口圈(2)的内壁接触,并且该弹性套圈(4)的下部探出模口圈(2),所述模芯(1)位于弹性套圈(4)内,并且该模芯(1)的外壁与弹性套圈(4)的内壁之间构成有用于供塑料料坯通过的隙道(11),所述的弹性套圈触变装置(5)固定在所述的模口圈(2)上,并且与弹性套圈(4)的下部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