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明朝专利>正文

自动制药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654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制药丸机,该制丸机内部具有二马达,其中一马达可控制进料槽装置及推送装置,另一双轴向马达可控制成型装置及切动杆装置。将原料置入进料槽装置的进料槽,进料槽内部的加压杆及推送装置的推送杆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至切动杆装置的嘴口处,再由切动杆装置的切动杆将原料切成块状,并送至成型装置的主动转盘上,借助于主动转盘与固定盘的圆弧槽的配合,即可将块状原料搓和成圆形药丸,这种制丸机效率高,制成的药丸均匀。(*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制药丸机,尤其是为提供一自动化制造药丸而设计的制丸机,特别是一种借助进料槽装置、推送装置、成型装置、切动杆装置、传动装置等构件的配合,而得以自动化进行制造药丸的制丸机。目前制药丸的方式,是利用人工来制造,其制造方式是先将药调和成块状,而后再利用搓和方式,将块状药搓和成圆状,以形成药丸的型态;利用人工方式来制造药丸,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诸多问题,如1.无法大量生产因目前是利用人工方式来制造药丸,以致使药丸的制造速度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导致无法大量制造药丸以供所需,而若欲使生产速度能足以供给所需,则需较多人工,而且相对的人工成本较高,使药丸成本提高。2.药丸的形状无法呈均匀圆状因目前是利用人工以搓和方式来制造药丸,每个人所搓和出的药丸形状、大小均不相同也不均匀,且药丸也无法呈均匀圆状。3.制出的药丸不卫生因药丸是利用人工来制造,故制出的药丸的卫生程度,值得考虑,尤其药本身是用以治疗疾病,若药丸本身不卫生,则不仅治疗效果有限,且可能引发其他疾病。由上述可知,目前人工制药丸的方式存在诸多缺点,因此为能解决上述缺点而提出一种可全自动大量生产药丸的机器,以解决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自动制药丸机,该自动制药丸机是在机台内部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以一马达带动进料槽装置、推送装置,以另一马达带动成型装置及切动杆装置,可通过进料槽装置将原料送至推送装置,再借助推送装置的推送杆,将原料送至切动杆装置的嘴口处,之后即可供助上下动作的切动杆将原料切成块状,并使块状原料落至成型装置主动转盘的弧槽上,通过主动转盘与固定盘的弧槽的配合,可使当主动转盘旋转时,即可将块状原料搓和成圆形状的药丸,从而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生产药丸的机器,并达到可大量生产的主要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借助嘴口、主动转盘、固定盘可更换的设计,使该机器可制造各种尺寸的药丸,提高制药丸机的实用性。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制药丸机,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制药丸机包含一机台,该机台内部二适当处分别设有一马达;其中一马达可带动进料槽装置及推送装置,该进料槽装置设于机台上端处,该装置具有一进料槽,进料槽内部周缘设有凸纹,且于内部设有马达所带动的加压杆,加压杆底端形成螺旋状的加压板,于最上端的加压板底端可锁定控制片,而推送装置位于进料槽装置底端,具有一横向座体,横向座体上端为纵向座体,进料槽装置的加压板延伸至纵向座体内部,而于横向座体内部设有马达所带动的推送杆,于推送杆前端则设置切动杆装置的嘴口;一双轴向马达的前、后心轴分别驱动连接成型装置及切动杆装置,该成型装置,其由主动转盘、固定盘组成,主动转盘位于机台前端,并与双轴向马达的前心轴固接,主动转盘呈圆形状,其周缘形成断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于周围适当处形成缺口,缺口的侧边固定一清洁片,于主动转盘侧边固定一呈弧状的定位架,定位架内形成缺槽,于缺槽处可固定一弧状固定盘,固定盘的内侧周缘形成断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此圆弧槽即与主动转盘的圆弧槽配合形成断面呈圆形状的环形空间;切动杆装置是由双轴向马达的后心轴以偏心方式带动一动作杆,动作杆一端再衔接一调整杆,调整杆另端则以一带动杆带动一上下摆动的摇臂,而摇臂的一端即与一切动杆相衔接,该切动杆底端穿过嘴口的定位孔,并延伸至嘴口的切口处,切口位于成型装置的主动转盘上端,该嘴口固定于机台前端,其后端形成弧形槽,弧形槽前端形成贯穿至前端的溢料口,溢料口与切口相垂直,而弧形槽与推送装置的推送杆相衔接,另于溢料口前端设有一呈斜状的导槽;设有一蒸气装置,具有一蒸气筒,蒸气筒内部底端设有加热管,顶端设有注水口及二出口,且于侧边设有观察水位的透明塑料管,二出口则可以蒸气管与二蒸气喷嘴相衔接,其中一蒸气喷嘴位于切动杆、导槽间,另一蒸气喷嘴位于导槽、主动转盘间;其中切动杆装置的动作杆一端为套环,套环内设有轴承,而另一端则为螺纹端,螺纹端上设有调整套筒,调整套筒一侧并设有内为轴承的套环;调整杆一端设有数个调整孔,其另一端则为套筒,动作杆通过套环端装于后心轴所带动的偏心套筒的偏心孔上,由锁定方式,将调整杆的调整孔与调整套筒的套环端锁定一起,而调整杆的套筒则与带动杆直接卡制一起。由上述可知,本技术利用机器自动化方式,即可制造出呈圆状的药丸,不仅可达到大量生产的目的,且可使药丸本身合乎卫生规定,进而提高品质;而本技术除了通过整体结构配合,得以达到全自化的目的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片与加压板的配合借助可拆卸的控制片与加压板配合,除了可具备多种压力外,完全无须再借助人力来进行加压工作即可使原料达到质量均匀的目的。2.蒸气装置蒸气装置的设置可确保原料不会粘置于切动杆或主动转盘上,使机器动作完全顺畅,而若无此蒸气装置设置,或以水、其他物品来取代蒸气时,便会使原料粘置于切动杆上,使切动杆无法再继续动作,而影响机器动作的顺畅性,使机器失去自动功能,并影响药品质。3.嘴口嘴口与切动杆配合,可使推出的原料质量更为均一,并使块状原料顺畅地落至主动转盘上,而多余的原料,可自嘴口溢料口前端及斜槽而落至外侧,因此可使制出的每个药丸均能符合标准。4.主动转盘、固定盘成型装置上的主动转盘、固定盘的设置,即可使切动杆切下的原料,经成型装置主动转盘的动作后,即可形成圆形状的药丸,而此药丸经加压板、嘴口后,质量已极为均匀,再经过成型装置后,即可提供一质量均匀,且外形为圆形状的药丸。此外,主动转盘、固定盘及嘴口可更换,可依据俗制造的药丸尺寸,来变换主动转盘、固定盘及嘴口,因而更可提高适用范围,实用性更强。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所在,特以一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提出自动制药丸机的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制药丸机的侧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制药丸机的机台、成型装置、传动装置、切动杆装置间的部份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制药丸机的进料槽装置加压杆的分解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制药丸机的带动切动杆装置的传动装置的平面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制药丸机的带动切动装置的传动装置的平面动作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制药丸机的成型装置的主动转盘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制药丸机的切动杆装置嘴口的外观图。请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自动制药丸机具有一机台1,请配合参看图2所示,于机台1内部二适当处分别设有马达11及双轴向马达12,其中马达11是控制进料槽装置2及推送装置3,而双轴向马达12则控制成型装置4及切动杆装置5;另于机台1前端侧边设有一控制箱13,控制箱13上端设有转钮及一开关,控制箱13侧边则为另一开关14,开关14以电源线与电源相衔接,而控制箱13与开关14间以电线连接,控制箱13并以另一线路与双轴向马达12连接,开关14以另一线路与马达11连接,可通过控制箱13的转钮调整双轴向马达12的速度,控制箱13的开关开启,并且在开关14开启时,即可启动双轴向马达12,但若开关14未开启时,双轴向马达12即无法启动,但只要开关14开启时,即可使马达11启动。请参看图2所示,马达11的心轴的适当处以链轮与链条111的配合,带动上端的伞齿轮杆112,伞齿轮杆112一端的伞齿轮与另一伞齿轮杆113的伞齿轮啮合,而伞齿轮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制药丸机,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制药丸机包含:一机台,该机台内部二适当处分别设有一马达;其中一马达可带动进料槽装置及推送装置,该进料槽装置设于机台上端处,该装置具有一进料槽,进料槽内部周缘设有凸纹,且于内部设有马达所带动的加压杆 ,加压杆底端形成螺旋状的加压板,于最上端的加压板底端可锁定控制片,而推送装置位于进料槽装置底端,具有一横向座体,横向座体上端为纵向座体,进料槽装置的加压板延伸至纵向座体内部,而于横向座体内部设有马达所带动的推送杆,于推送杆前端则设置切动杆装置的嘴口;一双轴向马达的前、后心轴分别驱动连接成型装置及切动杆装置,该成型装置,其由主动转盘、固定盘组成,主动转盘位于机台前端,并与双轴向马达的前心轴固接,主动转盘呈圆形状,其周缘形成断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于周围适当处形成缺口,缺口的侧 边固定一清洁片,于主动转盘侧边固定一呈弧状的定位架,定位架内形成缺槽,于缺槽处可固定一弧状固定盘,固定盘的内侧周缘形成断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此圆弧槽即与主动转盘的圆弧槽配合形成断面呈圆形状的环形空间;切动杆装置是由双轴向马达的的后心轴以偏心方式带动一动作杆,动作杆一端再衔接一调整杆,调整杆另端则以一带动杆带动一上下摆动的摇臂,而摇臂的一端即与一切动杆相衔接,该切动杆底端穿过嘴口的定位孔,并延伸至嘴口的切口处,切口位于成型装置的主动转盘上端,该嘴口固定于机台前端,其后端形成弧形槽,弧形槽前端形成贯穿至前端的溢料口,溢料口与切口相垂直,而弧形槽与推送装置的推送杆相衔接,另于溢料口前端设有一呈斜状的导槽;设有一蒸气装置,具有一蒸气筒,蒸气筒内部底端设有加热管,顶端设有注水口及二出口,且于侧边设有观察水位的透明塑胶 管,二出口则可以蒸气管与二蒸气喷嘴相衔接,其中一蒸气喷嘴位于切动杆、导槽间,另一蒸气喷嘴位于导槽、主动转盘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制药丸机,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制药丸机包含一机台,该机台内部二适当处分别设有一马达;其中一马达可带动进料槽装置及推送装置,该进料槽装置设于机台上端处,该装置具有一进料槽,进料槽内部周缘设有凸纹,且于内部设有马达所带动的加压杆,加压杆底端形成螺旋状的加压板,于最上端的加压板底端可锁定控制片,而推送装置位于进料槽装置底端,具有一横向座体,横向座体上端为纵向座体,进料槽装置的加压板延伸至纵向座体内部,而于横向座体内部设有马达所带动的推送杆,于推送杆前端则设置切动杆装置的嘴口;一双轴向马达的前、后心轴分别驱动连接成型装置及切动杆装置,该成型装置,其由主动转盘、固定盘组成,主动转盘位于机台前端,并与双轴向马达的前心轴固接,主动转盘呈圆形状,其周缘形成断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于周围适当处形成缺口,缺口的侧边固定一清洁片,于主动转盘侧边固定一呈弧状的定位架,定位架内形成缺槽,于缺槽处可固定一弧状固定盘,固定盘的内侧周缘形成断面呈半圆形的圆弧槽,此圆弧槽即与主动转盘的圆弧槽配合形成断面呈圆形状的环形空间;切动杆装置是由双轴向马达的后心轴以偏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朝
申请(专利权)人:张明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