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放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412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卤化物放电灯,具有:由陶瓷制成的放电容器,所述放电容器含有金属卤化物填充物;管状的中间件;以及两个端部部分,所述端部部分非对称地构成,并且在所述端部部分内分别保持有电极系统,其中尖的第一端部部分从中间件观察,逐渐变细,而钝的第二端部部分从中间件观察,在尺寸上保持不变或者变宽,其中至少在钝的端部内插入塞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基于一种高压放电灯,所述高压放电灯具有由陶瓷制成的放电容器,所述 放电容器含有金属卤化物填充物;管状的中间件;以及两个端部部分,所述端部部分非对 称地构成,并且在所述端部部分内分别保持有电极系统。所述高压放电灯尤其是具有陶瓷 放电容器和金属卤化物填充物的高压放电灯。
技术介绍
从EP 1 652 212和WO 2006/081804中已知一种反射灯,所述反射灯使用基于具 有金属卤化物填充物的陶瓷放电容器的装入式灯。在不具有防目眩系统的金属卤化物反射灯中,——所述金属卤化物反射灯配备有 圆形或椭圆形的燃烧器——,光的一部分射入反射器颈部,并且在那里由于典型的陡峭的 入射角而逐渐消失。狭窄的颈部直径、附加地引入颈部开口内的反射器面、还有圆柱形的燃 烧器几何形状对通过颈部开口的光线损失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在燃烧器内的填充池而导 致的色彩不均勻性能够部分地通过适合的反射器弧度补偿。同样,结构化的反射器遮盖片 将具有不同的光谱的光混合,并且因此使色分布均勻化。在具有防目眩系统的反射灯中,射入防目眩罩内的光部分通过吸收表面消除,以 便减少在燃烧器的封接区域上的反射。所有在这里所述的机构也能够在具有和不具有防目 眩系统的照明装置中类似地出现,所述照明装置配备有金属卤化物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基于陶瓷的装入式灯的高效率的与反射器配合的 灯,所述灯具有由陶瓷制成的放电容器,所述放电容器含有金属卤化物填充物;管状的中 间件;以及两个端部部分,所述端部部分非对称地构成,并且在所述端部部分内分别保持有 电极系统。该目的如下得以实现,即第一端部部分从中间件观察,逐渐变细,而钝的第二端部 部分从中间件观察,在尺寸上保持不变或者变宽,其中至少在钝的端部内插入塞子。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可从下文中获得。在已知的金属卤化物反射灯中,特别是具有防目眩系统的反射灯,因为既不直接 投射到起作用的反射器面上,也不直接沿有效方向放射,所以由点燃器放射出的光的大部 分丢失。由于这个效果,圆形的点燃器的几何形状的一些其他非常好的效能也被否定了。 在根据功率以极限值的方式确定尺寸的设计结构中,这取决于由于热过载引起的高的故障 危险。此外,在金属卤化物反射灯中,已知照射面的色彩不均勻性的扰动影响。由于来自放 电电弧通过金属卤化物填充池的选择性的色彩传输,这主要在水平的燃烧位置的情况下适 用。当燃烧器几何形状促进填充池在主光路中的积聚,该影响变得更强。在圆形或椭 圆形的燃烧器形状中正是所述情况。所有这些机构也能够在配备有金属卤化物反射灯的照明装置中出现,与是否使用反射器或反射器是否与灯分开地装配无关。根据本专利技术,陶瓷放电容器由中间件和两个端部组成,所述中间件尤其为圆柱形。 这些端部非对称地构成。第一端部基本上保持中间件的直径。其以已知的方式借助塞子封 闭。第二端部逐渐变细为毛细管。逐渐变细的端部部分尤其形成半壳状,尤其构成为半球 状或球缺状,或者也构成为椭圆形部分。陶瓷放电容器尤其具有锥体形状和两个塞子,其中锥体侧能够为扇形、抛物线部 分或自由线。在塞子上存在具有电极引线的毛细管。塞子尤其具有比燃烧器体部的壁厚大的壁厚WDS,所述燃烧器体部的壁厚用WDK表不。燃烧器本身能够为由单部分或多部分组成。通过上述可能的特征获得不同的实施形式。灯尤其能够为反射灯,或者能够为具 有在照明装置内的非对称的燃烧器的金属卤化物灯。通过燃烧器体部的适合的成形,优化用于反射灯的放射。此外,通过冷点的形成, 能够避免色彩不均勻性的形成,所述冷点不位于光的主光路上。在不具有防目眩系统的金 属卤化物(MH)反射灯中,具有指向反射器颈部的塞子的陶瓷能够减少在颈部中的辐射,并 且使冷凝物保持在所希望的辐射区域外。朝着反射器开口,燃烧器陶瓷的端部部分球形地、 椭圆形地或以与反射器轮廓相匹配的自由线的形式构成,以便允许在反射器的有效区域内 的尽可能均勻的辐射。在具有防目眩系统的反射灯中,具有塞子的这样的燃烧器陶瓷能够沿朝着防目眩 装置的方向装配。但是在此,失去了用于反射器颈部区域的优点。另一个实施形式为燃烧器陶瓷,所述燃烧器陶瓷具有两个塞子和放电体,所述放 电体相当于球缺、具有抛物线形的曲线或自由线的锥体。因此能够减少在反射器颈部和防 目眩系统内的辐射损失,使得冷点构成在主辐射区域外。通过所述设计结构能够改进下面的参数反射灯的效率、热故障的减少、相同结构 形式中的更高的灯功率、在组件灯的外泡壳内的氮填充物的省去、沿放射方向的色分布的 均勻性、沿放射方向的光分布的均勻性。附图说明下面将借助于多个实施例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附图示出图1示出陶瓷的放电容器的剖视图(图la)和立体图(图lb),所述放电容器非对 称地构成;图2示出具有这样的放电容器的反射灯;图3示出具有这样的放电容器的反射灯;图4示出陶瓷放电容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a)和立体图(图4b);图5示出具有图4中的放电容器的反射灯的另一个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示出金属卤化物灯。其为具有陶瓷放电容器1的70W的灯。燃烧器陶瓷1由圆柱形的中间件2和两个端部部分组成。钝的第一端部3保持中 间件的恒定的直径,并且借助塞子4封闭。该塞子能够直接烧结或借助于玻璃焊料连接。在 塞子4上一体地或分开地安置有毛细管5。第二端部部分6逐渐变尖,并且同样朝毛细管5 逐渐变细。尖的第二端部部分6的形状为球缺状。在特殊情况下,其为球状的半壳。但是,第二端部部分6的形状也能够为椭球缺状或部分椭圆形或半球缺状。在此,基于简单制造的原因,放电容器由两个部分组成,所述两个部分通过中央的 接合缝7相互连接。图2示出具有防目眩装置11的反射灯10。在该实施例中,放电容器1的钝的端部 3指向反射器13的开口 12。放电容器1由外泡壳14包围,并且借助于支架15保持在外泡 壳内。外泡壳14作为防爆保护装置附加地由基本上为圆柱形管的由玻璃制成的外壳35包 围,在所述外壳的开口侧安置有防目眩罩16。在远离开口的端部上安置有灯头17,所述灯 头除了装入式灯外,还支撑具有颈部19的金属反射器轮廓18。原则上,这样的构造是已知 的,参见 WO 2006/081804。该结构形式的灯获得特别的优点,这是由于其也能够在不具有防目眩装置和外壳 的反射灯10中使用,参见图3。为此足够的是,放电容器1正好相反地安装在反射器13内。 现在,尖的端部部分6指向开口,钝的端部部分3指向灯头17。在该实施例中,放电容器1 无缝地构成为一体。在此,塞子4与其余的放电容器形成一体。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电极的 填充和引入通过塞子4进行,其中毛细管为此必须相当远地设置。这在示意图中没有特别 地考虑。最后,图4示出放电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已知的,陶瓷放电容器20优选由Al2O3 制成,并且能够含有添加物。同样能够使用其它陶瓷,如蓝宝石、Dy2O3或A1N。在该实施例中,放电容器20原则上具有锥体形状。也就是说,直径从尖的端部部 分21直至钝的端部部分22或直至位于钝的端部部分之前的确定的点连续地增加。在该实 施例中,放电容器具有两个非对称的塞子23和M,其中尖的端部部分21尤其形成为扇形、 抛物线部分,或者借助自由轮廓形成。如已知的,钝的塞子23形成为圆环。尖的塞子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卤化物放电灯,具有:由陶瓷制成的放电容器,所述放电容器含有金属卤化物填充物;管状的中间件;以及两个端部部分,所述端部部分非对称地构成,并且在所述端部部分内分别保持有电极系统,其特征在于,尖的第一端部部分从所述中间件观察,逐渐变细,而钝的第二端部部分从所述中间件观察,在尺寸上保持不变或者变宽,其中至少在所述钝的端部内插入塞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阿希姆·阿恩特乌韦·菲德勒拉尔夫·豪席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