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83659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轴和从动轴,传统技术系通过设置一联轴器将传动轴与从动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于传动轴的输出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方形连接端,以及对应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内凹形成有一方形槽,如此,不需传统之联轴器,该方形连接端直接嵌入前述方形槽内即可实现传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固定,其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加了传动轴与从动轴的结合面,从而传输更加平稳,一方面使得电路芯板表面棕化更加均匀,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由于传输不平稳造成的设备异常。(*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芯板制作
,尤其是指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多层印刷电路芯板可供印刷电路板(PCB)厂加工制成多层印刷电路板,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通讯、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加工制作多层印刷电路芯板时,其中有一道工序为棕化,棕化系用来提高铜面的粗糙度,加强半固化片和铜面的结合力,在棕化铜表面的时候还在铜表面形成了一层隔膜, 它能有效的阻止半固化片和铜面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从而引起以后产生爆板情况。电路芯板表面棕化均勻与否系棕化效果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而棕化作业线上传输是否平稳又直接影响着前述电路芯板表面棕化均勻程度,藉此,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的设计十分重要。现有之有代表性的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传动轴11、从动轴12及连接该传动轴11与从动轴12的联轴器20,该传动轴11及从动轴 12与联轴器20的结合面为圆弧面,运行时会产生径向振动,导致联轴器20磨损异常,使得该棕化作业线上传输不平稳,进而导致前述电路芯板棕化不均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其结构简单、 传输平稳,有利于电路芯板棕化均勻且减少了设备异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轴和从动轴,该传动轴的输出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方形连接端,以及对应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内凹形成有一方形槽,该方形连接端嵌入该方形槽内,且前述传动轴的输出端面抵于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轴及从动轴均为圆柱体。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形连接端设置于前述传动轴之输出端面的中心位置, 且前述方形槽亦设置于前述从动轴之输入端面的中心位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形连接端小于前述传动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其主要系通过将传统之圆柱体的传动轴和从动轴改良为于传动轴的输出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方形连接端,以及对应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内凹形成有一方形槽,如此,不需传统之联轴器,该方形连接端直接嵌入方形槽内即可实现传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固定,其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加了传动轴与从动轴的结合面,从而传输更加平稳,一方面使得电路芯板表面棕化更加均勻,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由于传输不平稳造成的设备异常。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组装结构示图;图2是传统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分解示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1、传动轴12、从动轴20、联轴器11’、传动轴12’、从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结构改良,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轴11’和从动轴12’,该传动轴 11’及从动轴12’均为圆柱体。其中,该传动轴11’的输出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方形连接端,该方形连接端设置于前述传动轴11’之输出端面的中心位置,且该方形连接端小于前述传动轴11’ ;以及,对应从动轴12’的输入端面上内凹形成有一方形槽,且该方形槽亦设置于前述从动轴12’之输入端面的中心位置;安装时,前述传动轴11’的方形连接端嵌入从动轴12’的方形槽内,同时,前述传动轴11’的输出端面抵于从动轴12’的输入端面上;如此,不需传统之联轴器,即可实现传动轴11’与从动轴12’的连接固定。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系通过将传统之圆柱体的传动轴和从动轴改良为于传动轴的输出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方形连接端,以及对应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内凹形成有一方形槽,如此,不需传统之联轴器,该方形连接端直接嵌入方形槽内即可实现传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固定,其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加了传动轴与从动轴的结合面,从而传输更加平稳,一方面使得电路芯板表面棕化更加均勻,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由于传输不平稳造成的设备异常。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轴和从动轴,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输出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方形连接端,以及对应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内凹形成有一方形槽,该方形连接端嵌入该方形槽内,且前述传动轴的输出端面抵于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及从动轴均为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连接端设置于前述传动轴之输出端面的中心位置,且前述方形槽亦设置于前述从动轴之输入端面的中心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连接端小于前述传动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轴和从动轴,传统技术系通过设置一联轴器将传动轴与从动轴连接;本技术于传动轴的输出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方形连接端,以及对应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内凹形成有一方形槽,如此,不需传统之联轴器,该方形连接端直接嵌入前述方形槽内即可实现传动轴与从动轴的连接固定,其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降低了成本;同时,增加了传动轴与从动轴的结合面,从而传输更加平稳,一方面使得电路芯板表面棕化更加均匀,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由于传输不平稳造成的设备异常。文档编号F16D1/112GK201934533SQ20102057750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曾启民 申请人:广州宏镓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棕化作业线上传输装置之改良结构,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传动轴和从动轴,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的输出端面延伸形成有一方形连接端,以及对应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内凹形成有一方形槽,该方形连接端嵌入该方形槽内,且前述传动轴的输出端面抵于从动轴的输入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启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宏镓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