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78784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所述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进入球盘进行料、水的混合;(b)将步骤(a)所得混合料加入双轴搅拌,进行二次加水工艺;(c)将步骤(b)所得混合料加入造球盘,完成造球。所述的预加水造球方法使用预加水造球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采用预加水造球方法,有效的改善了现场操作环境,现场扬尘、扬灰现象大大减少;采用三点悬挂式计量绞刀作为计量设备,使计量误差严格控制在±1%以内;球盘刮刀采用电动组合刮刀,既能清理盘底又不挡料,提高料球形成的百分数;成球机的盘边高度降低30mm,大大降低了爆球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体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造球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永磁铁氧体 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过程中,传统永磁铁氧体生产过程中的造球系统主要以 人工控制水量,冲击式流量计或电子螺旋计量秤控制料量为主,通过先供料后喷雾加水的 方式,在球盘内成球。该方法自动化水平较低,水量的调节需要人工控制,对操作人员操作 水平依赖性较高;使用该工艺时,由于物料的粒度较细,扬尘较大,现场操作环境较差;料 球的水分控制很不稳定,而且大多只能控制在10%左右,进入链篦机后耗能较大,不利于节 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中国专利文献CNlO 1435019A,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专利技术的名称为转底炉原料 处理及造球系统工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底炉原料处理及造球系统工艺,其工艺过程是 所需出路的含锌粉尘、污泥可分别通过密封罐车和管道输送过来,罐车内的各种含铁除尘 灰和造球所需粘合剂直接送入密封的配料仓;管道输送过来的转炉泥浆和瓦斯泥浆处理干 燥后送入配料仓,再经过配料、研磨、加湿和造球等过程生产处满足RHF炉高指标参数要求 的高锌含铁球团。但是关于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及其装置目前还未 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 加水造球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使用的预加水造球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 加水造球方法,所述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进入球盘造进行料、水的混合;(b)将步骤(a)所得混合料加入双轴搅拌,进行二次加水工艺;(c)将步骤(b)所得混合料加入造球盘,完成造球。所述的步骤(a)中料、水的混合所用的计量设备为三点悬挂式计量绞刀。所述的步骤(b)中使用的双轴搅拌头部采用四眼喷头加水。所述的步骤(b)中使用的双轴搅拌中部采用单嘴喷头加水。所述的步骤(C)中使用的造球盘球盘刮刀采用电动组合刮刀。所述的步骤(c)中使用的成球机盘边高度降低25_35mm。所述的步骤(c)中使用的成球机盘边高度降低30mm。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加水造球方法所使用的预加水造球装置,包括三点悬挂式计量绞刀、双轴搅拌、造球盘和成球机,所述的双轴搅 拌头部装有四眼喷头,中部装有单嘴喷头。所述的造球盘设有刮刀,刮刀采用电动组合刮刀。所述的成球机成盘状,盘边高度降低30mm。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采用预加水造球方法,有效的改善了现场操作环境,现场扬尘、扬灰现象大大减 少;2、预加水造球更有利于固相反应的进行,使材料充分铁氧体化,成球的密度比混 合料粉末的松装密度及混合物的摇实密度都高,有利于烧结时离子扩散和固相反应,而且 在预烧过程中不易粘结窑壁及料球相互粘结;3、采用三点悬挂式计量绞刀作为计量设备,使计量误差严格控制在士 以内;4、球盘刮刀采用电动组合刮刀,既能清理盘底且不挡料,使清盘物料在动态下形 成成子球状态的小颗粒,提高料球形成的百分数;5、成球机的盘边高度降低30mm,大大降低了爆球率。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装置中的双轴搅拌 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双轴搅拌11.四眼喷头12.单嘴喷头实施例1传统永磁铁氧体生产过程中的造球方法及其装置将细磨及混合好的氧化铁红料通过料仓下到稳料绞刀,由稳料绞刀稳定物料,再 由螺旋绞刀下料至造球盘,在造球盘中通过人工给水形成符合规格要求的球,球由造球盘 旋转下料口下到琏蓖机进料口准备预烧。该传统造球方法中使用到的装置有稳料绞刀、螺旋绞刀、造球盘。实施例2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及其装置将细磨及混合好的氧化铁红料通过料仓下到稳料绞刀,变频控制稳料绞刀螺旋输 送速度,定量将物料下到悬挂着的三点悬挂式计量绞刀,三点悬挂式计量绞刀通过定量控 制系统定量给料给双轴搅拌,变频加水系统控制一次雾化加水至双轴搅拌机进料口,双轴 搅拌机通过搅拌混合,在搅拌过程中初步致密并形成仔球,再通过变频加水系统控制二次 雾化加水至双轴搅拌机出料口,物料下到造球盘,造球盘的旋转速度由变频控制,盘边高可 调节,物料在造球盘内批量形成符合规格要求的球,球由造球盘旋转下料口下到琏蓖机进 料口准备预烧。本专利技术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中使用到的装置有稳料 绞刀、三点悬挂式计量绞刀、双轴搅拌、造球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预加水造球方法采用二次加水工艺。请参照图1,图 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装置中的双轴搅拌结构示意图,所 述的双轴搅拌1设有四眼喷头11和单嘴或双嘴喷头12。四眼喷头11设于双轴搅拌1的头 部,当物料进入双轴搅拌1后,首先采用四眼喷头1将雾化水和物料进行充分接触,达到致 密的效果,同时防止尘扬;单嘴喷头12设于双轴搅拌1的中部,物料通过双轴搅拌1的叶片 带动,以扬料的方式流动,水在单嘴喷头12的作用下取得较大的分散度,达到动态下充分 润湿物料的效果,产生子球。同时,造球盘中的球盘刮刀采用电动组合刮刀,既能清理盘底, 而且不挡料,使清盘物料在动态下形成成子球状态的小颗粒,提高料球形成的百分数。结果比较采用传统永磁铁氧体生产过程中的造球方法及其装置造球,自动化水 平较低,水量的调节需要人工控制,对操作人员操作水平依赖性较高;使用该工艺时,由于 物料的粒度较细,扬尘较大,现场操作环境较差;料球的水分控制很不稳定,而且大多只能 控制在10%左右,进入链篦机后耗能较大,不利于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而采用本专利技术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及其装置造球,自 动化水平高,水控制性能良好,有效地改善了现场操作环境,现场扬尘、扬灰现象大大减少; 使用三点悬挂式计量绞刀作物计量工具,使计量误差严格控制在士 以内;采用二次加 水工艺更有利于固相反应的进行,使材料充分铁氧体化,成球的密度比混合料粉末的松装 密度及混合物的摇实密度都高,这有利于烧结时离子扩散和固相反应,而且在预烧过程中 不易粘结窑壁及料球相互粘结;同时,造球盘中的球盘刮刀采用电动组合刮刀,既能清理盘 底且不挡料,使清盘物料在动态下形成成子球状态的小颗粒,以提高料球形成的百分数,使 直径为6 8毫米的料球占90%以上,均勻的粒度避免了预烧过程中出现过烧或夹生现象, 同时也避免了后道球磨时"跑锶"现象;经过现场取样测量,采用预加水成球系统后,球料 含水率大大降低,基本控制在4-6%左右,有效地降低了料球含水率,降低了烘干所需能耗; 由于料球含水率的降低,大大的缩短了料球水分的干燥时间,降低了料球爆裂的可能性,减 少了粉尘的产生,最终减轻了除尘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环保作用。总之,本专利技术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及其装置通过一套 集成系统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给料、给水的精度,水控制性能良好,料水跟踪及时、准确, 达到全自动生产,为永磁铁氧体生产技术提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以上所述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生产中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加水造球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进入球盘造进行料、水的混合;(b)将步骤(a)所得混合料加入双轴搅拌,进行二次加水工艺;(c)将步骤(b)所得混合料加入造球盘,完成造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明科姚冬晚傅炜任林福杨华新徐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