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东洋骨及东洋骨轧辘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8775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弯闭的东洋骨及用于生产该东洋骨的轧辘组。一种东洋骨,包括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在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之间设有弯折槽,所述弯折槽的开口朝向L骨插入部所在的一面。一种东洋骨轧辘组,包括上轧辘和下轧辘,上轧辘设有L骨插入部预留槽;特别地,上轧辘还设有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凸缘,下轧辘还设有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凹槽;所述周向凸缘与所述周向凹槽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可有效提高风管段的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其通过改进现有东洋骨加工线最后一道轧辘组的结构即可获得,易于生产,值得在风管生产行业中广泛推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管东洋骨以及用于生产该东洋骨的轧辘组。
技术介绍
建筑物内用于空气输送的风管,一般是由多个风管段组装而成的。对于单个风管 段,其通常又是由1到4件板体首尾连接而围成的。如图1所示,在连接处,被连接的板体 会被分别制出东洋骨11和L骨12。如图2所示,将L骨12插入东洋骨11后并折弯东洋骨 11的翻边部13,即可将L骨12卡在东洋骨11内,实现板体的连接。但是,现有东洋骨的翻边部在被折弯以前并不是一个明确的部位,其仅在L骨插 入东洋骨后,以L骨的棱角位置作为折弯界线时才被体现出来。由此引起的问题是以手锤 等工具对东洋骨的翻边部进行折弯时,工人很难令到翻边部的折弯处的纵向保持在一条直 线上,或者是说,工人必须以更长的时间和更仔细的施工才能保证板体连接的稳固性和美 观性。这必然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于是需要对现有东洋骨的结构以及用于加工东洋 骨的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弯闭的东洋骨及用于生产该东洋骨的轧辘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东洋骨,包括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在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之间设有弯折槽, 所述弯折槽的开口朝向L骨插入部所在的一面。加入弯折槽后,L骨插入部与翻边部之间具有了预定的分界线。在对板体进行连接 时,工人可以借助弯折槽的位置快速地判断出L骨是否已经完全插入到L骨插入部中。另 外,开口朝向L骨插入部所在面的弯折槽更有利于翻边部以其为转角位而向L骨插入部进 行折弯,于是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不必考虑折弯处的纵向是否足够平直,只需由弯折槽 的走向来保证折弯处的纵向的直线度即可,大幅降低了对工人的施工技术要求。现有东洋骨的加工过程一般需要经过6 9个滚压工位渐进成型。滚压工位的成 型部件为轧辘组,最后一道轧辘组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上轧辘4’和下轧辘5’。为加工 出具有弯折槽的东洋骨,可对现有用于加工东洋骨的最后一道轧辘组的结构进行改进一种东洋骨轧辘组,包括上轧辘和下轧辘,上轧辘设有L骨插入部预留槽;特别 地,上轧辘还设有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凸缘,下轧辘还设有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凹槽; 所述周向凸缘与所述周向凹槽相对设置。通过在东洋骨加工的最后一道轧辘组上相对地设置周向凸缘和周向凹槽,即可实 现在东洋骨的L骨插入部与翻边部之间加入弯折槽,从而使这样的板体更容易更美观地被 连接在一起。另外,为消除压制弯折槽后翻边部起翘的问题,可在上轧辘设置周向的矫形凸部, 在下轧辘设置相应的周向的矫形凹部。以此使得冷轧成型的东洋骨的翻边部足够平整。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可有效提高风管段的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其通 过改进现有东洋骨加工线最后一道轧辘组的结构即可获得,易于生产,值得在风管生产行 业中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风管段板体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现有风管段板体连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现有东洋骨生产工艺中最后一道轧辘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东洋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东洋骨轧辘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L骨插入部;2-翻边部;3-弯折槽;4-上轧辘;5_下轧辘;6_L骨 插入部预留槽;7-周向凸缘;8-周向凹槽;9-矫形凸部;10-矫形凹部;4’-上轧辘;5’-下 轧辘;11-东洋骨;12-L骨;13-翻边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4所示,东洋骨包括L骨插入部1和翻边部2,在L骨插入部1和翻边部2之 间冷轧出弯折槽3,弯折槽3的开口朝向L骨插入部1所在的一面。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东洋骨轧辘组是通过对现有冷轧加工东洋骨的工艺的最后一道轧辘 组的结构进行改进而获得的,其包括上轧辘4和下轧辘5。上轧辘4设有L骨插入部预留 槽6和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凸缘7 ;下轧辘5设有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凹槽8 ;周向凸 缘7与周向凹槽8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上轧辘4还设有周向的矫形凸部9,下轧辘5还 设有与矫形凸部9相应的周向的矫形凹部10。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 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东洋骨,包括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其特征在于在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之间设 有弯折槽,所述弯折槽的开口朝向L骨插入部所在的一面。2.一种东洋骨轧辘组,包括上轧辘和下轧辘,上轧辘设有L骨插入部预留槽;其特征在 于上轧辘还设有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凸缘,下轧辘还设有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凹槽; 所述周向凸缘与所述周向凹槽相对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东洋骨轧辘组,其特征在于在上轧辘设有周向的矫形凸 部,在下轧辘设有相应的周向的矫形凹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弯闭的东洋骨及用于生产该东洋骨的轧辘组。一种东洋骨,包括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在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之间设有弯折槽,所述弯折槽的开口朝向L骨插入部所在的一面。一种东洋骨轧辘组,包括上轧辘和下轧辘,上轧辘设有L骨插入部预留槽;特别地,上轧辘还设有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凸缘,下轧辘还设有用于压制弯折槽的周向凹槽;所述周向凸缘与所述周向凹槽相对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可有效提高风管段的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其通过改进现有东洋骨加工线最后一道轧辘组的结构即可获得,易于生产,值得在风管生产行业中广泛推广。文档编号B21D37/00GK201874196SQ201020567788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伟光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力丰机床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东洋骨,包括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其特征在于:在L骨插入部和翻边部之间设有弯折槽,所述弯折槽的开口朝向L骨插入部所在的一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力丰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