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和具有该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7750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和具有该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终端机体;辐射体,其包括导电材料,并且按照预设图案进行构造以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电路板,其被安装到终端机体,并且被配置成通过与辐射体电连接来处理无线信号;以及人工磁导体模块,其被设置在辐射体附近,并且被配置成反射无线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终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技术介绍
总体上,终端可以根据可移动状态而分类为移动(便携式)终端和静止终端。移 动终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携带方法而分类成手持式终端和车载式终端。随着终端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终端可以支持诸如拍摄图像或视频、再现音 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信号等更加复杂的功能。通过综合地和集总地实现这样的 功能,可以以多媒体播放器或多媒体装置的形式来实现移动终端。在这样的多媒体装置中,已经利用硬件或软件做出了实现复杂功能的各种尝试。 例如,在便携式终端中提供了用户界面(UI)环境以使用户能够容易和方便地在可用功能 中搜索或选取需要的功能。由于便携式终端被视为表现用户个性的个人物品,因此需要各种不同的设计。所述各种不同设计包括增强用户便利的结构性变化和改进。针对结构性变化和改 进,可以研究天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功能被更加增强的天线装置的便携式终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更纤细外形的便携式终端以及天线装置。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这里具体实施和广义描述地,提 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终端机体;辐射器,其由导电材料形成,并且按 照预设图案构造以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电路板,其被安装到所述终端机体,并且被配置成 通过与所述辐射体电连接来处理所述无线信号;以及人工磁导体模块,其被设置在所述辐 射体附近,并且被配置成反射所述无线信号,其中,所述人工磁导体模块包括导电接地层; 第一导电层,其与所述导电接地层电连接,并且具有布置在与所述导电接地层分隔开的位 置处的多个第一导体;以及第二导电层,其被形成为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并且具有与所述 第一导体平行布置的第二导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狭缝可以形成在彼此相邻的所述第一导体之间,并且 所述第二导体可以被布置成覆盖所述狭缝。所述第二导体可以按照与所述第一导体的间距 相同的间距来排布。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具 有长度和宽带,并且可以被设置成在长度方向上长且在宽度方向上连续。所述第一导体和 所述第二导体中的每一个都可以被这样设置,即,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在一个方 向上排列为一列。所述辐射体可以被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二导体相邻的位置处与所述第二导体平行。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短于所述导电接地层与所 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人工磁导体模块还可以包括填充在所述导电 接地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第一电介质;和填充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 之间的 第二电介质。所述第一电介质可以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所述第一导体可 以形成在所述第一电介质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所述导电接地层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电介 质的所述下表面上。在所述第一电介质的所述侧表面上,可以形成用于将布置在所述第一 电介质的边缘处的所述第一导体电连接到所述导电接地层的连接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便携式终端可以包括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 的一个表面可以布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处,并且所述支承部件的另一个表面可以设置有所 述辐射体。所述支承部件可以实现为由不导电材料形成的薄膜。所述支承部件或所述辐射 体可以被配置成覆盖每一个所述第二导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机体的一个表面上,可以设置用于显示可视 信息的显示器和用于输入控制命令的用户输入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人工磁导体模块可 以设置在所述显示器或所述用户输入单元的附近,并且所述辐射体可以设置在所述机体的 另一个表面附近。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人工磁导体模块可以被安装到所述电路板,并 且所述导电接地层与所述辐射体中的每一个都可以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板处 可以形成通孔,所述导电接地层与所述电路板的接地层通过所述通孔彼此电连接。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这里具体实施和广义描述地,还 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包括辐射体,其按照预设图案形成以 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和人工磁导体模块,其设置在所述辐射体附近并被配置成反射所述 无线信号,其中,所述人工磁导体模块包括导电接地层;第一导电层,其与所述导电接地 层电连接,并且具有在与所述导电接地层分隔开的位置处布置的多个第一导体;以及第二 导电层,其被形成为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导体平行设置的第二导体。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这里具体实施和广义描述地,提 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终端机体;辐射体,其包括导电材料,并且按照 预定图案构造以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电路板,其被安装到所述终端机体,并且被构造成通 过与所述辐射体电连接来处理所述无线信号;以及人工磁导体模块,其被设置在所述辐射 体附近,并且被构造成反射所述无线信号。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这里具体实施和广义描述地,还 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包括辐射体,其被形成为包括预设图 案,并且被配置成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和人工磁导体模块,其被设置在所述辐射体附近, 并且被配置为反射所述无线信号。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 描述中变得明显。附图说明附图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中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 的原理。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便携式终端的背面立体图;图3是图2的便携式终端的第二机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了图3的天线装置的电磁波辐射的概念图;图5是图3的天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6A是图3的电路板和天线装置的放大图;图6B是图5的人工磁导体模块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了图3的由人工磁导体形成的人工磁导体模块的原理的概念图;图8A和图8B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终端的立体图和背面立 体图;图9A和图9B分别是对在实现AMC模块时的总辐射功率(TRP total radiated power)与未实现AMC模块时的TRP进行比较、和对在实现AMC模块时的人体中电磁波的比 吸收率(SA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与未实现AMC模块时的SAR进行比较的曲线 图;图10A到图10C是示出了辐射效率和人体中电磁波的比吸收率(SAR)根据本专利技术 的人工磁导体模块的大小的变化的概念图和曲线图;以及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结合附图进行简要的说明,将为相同或等同的部件提供相同的附图标记,并 且将不对这些部件进行重复的说明。下面,将更加详细地阐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与前述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将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略去对这些 部件的说明。除非特别地区分限定,否则本专利技术的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概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可以包括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终端,该便携式终端包括:终端机体;辐射体,其包括导电材料,并且被构造成预定图案以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电路板,其被安装到所述终端机体,并且被配置成通过与所述辐射体电连接来处理所述无线信号;和人工磁导体模块,其设置在所述辐射体附近,并且被配置成反射所述无线信号,其中,所述人工磁导体模块包括:导电接地层;第一导电层,其与所述导电接地层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布置在与所述导电接地层相距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多个第一导体;和第二导电层,其被配置成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并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与所述第一导体平行的多个第二导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坤玄安善郑垠泽扈尧喆维克托·卡里尼切夫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