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嘴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31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奶嘴夹,包括本体,该本体是由在端部相互连接的一长夹持杆与一短夹持杆所构成,该短夹持杆的另一端部设有一C形夹头,该长夹持杆的另一端部则设有圆孔夹头,该圆孔夹头具有一内孔,C形夹头与圆孔夹头为上、下排列设置,其中心线位于同一中轴线上,利用对夹持杆施加外力,得以紧扣奶嘴,使用者无须以手直接接触奶嘴,可以避免奶嘴遭到病菌污染。(*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奶嘴夹。由于近年来,各种细菌病毒对幼儿的侵害日益严重,一般家庭对于幼儿奶瓶、奶嘴的消毒格外慎重,习见的消毒方式,不外以高温煮沸或利用奶瓶奶嘴消毒锅的蒸汽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其消毒过程均须将奶瓶、奶嘴及瓶盖分离后,或置入沸水中或置入蒸汽锅中,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当消毒完成后,一般均以手直接取用奶嘴,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再与奶瓶盖组装,此时,奶嘴即因使用者手部直接接触,遭到病菌的污染,如此,即失去消毒奶嘴的作用,实待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奶嘴夹,可达到无须以手直接取用及组装奶嘴奶瓶盖的功能,并达成避免奶嘴遭污染的功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奶嘴夹,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是由在端部相互连接的一长夹持杆与一短夹持杆所构成,该短夹持杆的另一端部设有一C形夹头,该长夹持杆的另一端部则设有圆孔夹头,该圆孔夹头具有一内孔。所述的奶嘴夹,其特征在于该C形夹头与圆孔夹头为上、下交错设置,该C形夹头与圆孔夹头的中心线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本技术利用对长夹持杆与短夹持杆施加外力,使得设于该二夹持杆前端的二夹头内径间距因位移而缩小,藉以紧扣奶嘴,如此,使用者无须以手直接接触奶嘴,即可顺利取用及组装奶嘴,可以避免奶嘴遭到病菌污染,而致婴幼儿受到侵害。本技术的特点及其新颖性,将于配合以下所附图式实施例详细说明,而更趋明了,如图所示图1是习知奶嘴奶瓶盖组装方式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的圆孔夹头实施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2、3、4,本技术的奶嘴夹,包括本体1,本体1是由在端部相互连接的一长夹持杆11与一短夹持杆10所构成,短夹持杆10的另一端部设有一C形夹头20,C形夹头20具有适当内径22,长夹持杆11的另一端部则设有圆孔夹头21,圆孔夹头21具有适当内径的内孔23,而C形夹头20的外径略小于圆孔夹头21的外径,且该C形夹头20与圆孔夹头21是向内相对、上下交错设置,当长、短夹持杆11、10在未受外力压迫时,C形夹头20、圆孔夹头21的中心线是在同一轴线上,其功能是供奶嘴3上部贯通。当使用者自消毒架5上欲取用奶嘴3时,首先将本技术的长、短夹持杆11、10连同C形夹头20、圆孔夹头21穿过奶瓶盖4的圆孔41,再将C形夹头20、圆孔夹头21对准套入奶嘴3的上部适当处,使C形夹头20、圆孔夹头21的孔壁接合于奶嘴3,此时,使用者施加外力L、L’向内压迫长、短夹持杆11、10,使得C形夹头20向内产生位移,位移后的C形夹头20、圆孔夹头21的中轴线偏移,使得二者相对向内紧缩而推压奶嘴3并将奶嘴3予以紧扣,使用者再向上取出奶嘴3,使之脱离消毒架5上的定位架51、52、53,再将本技术由奶瓶盖4的圆孔41连同紧扣于C形夹头20、圆孔夹头21上的奶嘴3提出,即完成奶嘴3与奶瓶盖4的组合程序,利用奶瓶盖4内缘的螺纹42与奶瓶组合,完成使用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奶嘴夹,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是由在端部相互连接的一长夹持杆与一短夹持杆所构成,该短夹持杆的另一端部设有一C形夹头,该长夹持杆的另一端部则设有圆孔夹头,该圆孔夹头具有一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嘴夹,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是由在端部相互连接的一长夹持杆与一短夹持杆所构成,该短夹持杆的另一端部设有一C形夹头,该长夹持杆的另一端部则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汉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优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