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包括电极座、电极后套、电极后盖、向心关节轴承、内箱电极触头、弹簧圈、O型橡胶圈、导电法兰和螺母,外围设备是外箱电极座;向心关节轴承通过外圈与电极座的安装孔过盈配合,外圈的一端与安装孔内的定位台阶抵触,外圈的另一端由弹簧圈卡装在电极座上,内箱电极触头大端的环形沟槽内装入O型橡胶圈,O型橡胶圈与电极座的内孔挤压接触,内箱电极触头的导向端装入关节轴承的内圈后分别连接导电法兰与螺母,电极座装入电极后套由螺栓固定,最后将电极后盖安装在电极后套上;外箱电极座内的外箱电极触头与内箱电极触头的端面互相接触;出现震动时,向心关节轴承可保证导电的表面始终保持面接触状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属于机械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专利200710122367. 0公开了一种通用电池箱,在电池箱的电连接中,内箱和 外箱的电极触头都是直接固定在电极座上,当内箱与外箱安装到位后,内箱和外箱内的电 极触头依靠彼此的端面接触导电,内外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的原因是相对活动的,因 此内外箱的电极触头接触平面必然会产生平行度误差,从而使面接触的电极触头成为线接 触或点接触,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同时容易导致放电现象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内箱电极触头在向心关节轴 承的作用下可跟随外箱电极触头摆动,保证电极触头始终处于面接触状态,同时具有自动 复位的功能。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包括电极座、电极后套、电极后盖、向心关节 轴承、内箱电极触头、弹簧圈、0型橡胶圈、导电法兰和螺母,外围设备是外箱电极座;其中 向心关节轴承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组成结构的滑动轴承,可以 承受径向负荷、轴向负荷或径向、轴向同时存在的联合负荷;内箱电极触头是横截面为T字 型台阶结构,分为大小两端,内箱电极触头的大端端面为导电接触面,小端为导向端,内箱 电极触头大端外圆上设置一道周向的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固定用于使电极触头复位的0型 橡胶圈,内箱电极触头小端用于连接螺母和法兰;其连接关系为向心关节轴承通过外圈 与电极座的安装孔过盈配合,外圈的一端与安装孔内的定位台阶抵触连接,外圈的另一端 由弹簧圈卡装在电极座的安装孔内,限制向心关节轴承与电极座的相对移动;内箱电极触 头大端的环形沟槽内装入0型橡胶圈,0型橡胶圈与电极座的相对应的内孔壁挤压接触连 接,内箱电极触头的导向端装入关节轴承的内圈后依次连接导电法兰与螺母,导电法兰和 螺母用于连接相应的导线,电极座与电极后套固定连接,最后将电极后盖固定连接在电极 后套上。其中,内箱电极触头大端直径小于相对应的电极座内孔的直径,0型橡胶圈外圆的 直径大于内箱电极触头大端的直径。工作原理当电池箱的外箱和内箱安装到位后,外箱电极座内的外箱电极触头与 内箱电极触头的端面互相接触,构成电流通路;在出现震动的情况下,外箱电极触头会发生 偏摆,由于向心关节轴承的作用,内箱电极触头会跟随外箱电极触头同时偏摆,从而保证导 电的表面始终保持面接触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时,由于0型橡胶圈的作用,内箱电极触头能 自动回复到水平初始位置。有益效果1.内箱电极触头相对于电极座能够摆动,实现接触平面间的良好配合与接触,克服因电极触头柱的直线度误差造成的平面虚接或点接触。2.向心关节轴承的内圈为空心球状,外圈的空腔为球面,内外圈的结合方式使得 电极触头与电极座之间的作用力,只有导向杆轴向一个方向,没有空间的扭矩作用,保证电 极触头接触平面的受力均勻。3.0型橡胶圈利用本身的弹性可以内箱电极触头在非工作状态能够复位。4.内箱电极触头固定于电极座上只有摆动的自由度,防止了电极触头的轴向窜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1_电极座、2-电极后套、3-电极后盖、4-向心关节轴承、5-内箱电极触头、 6-弹簧圈、7-0型橡胶圈、8-导电法兰、9-螺母、10-外箱电极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包括电极座1、电极后套2、电 极后盖3、向心关节轴承4、内箱电极触头5、弹簧圈6、0型橡胶圈7、铜法兰8和螺母9,外围 设备是外箱电极座;其中向心关节轴承4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 组成结构的滑动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轴向负荷或径向、轴向同时存在的联合负荷;内 箱电极触头5是横截面为T字型台阶结构,分为大小两端,内箱电极触头5的大端端面为导 电接触面,小端为导向端;内箱电极触头5大端外圆上设置一道周向的环形沟槽;其连接关 系为向心关节轴承4通过外圈与电极座1的安装孔过盈配合,外圈的一端与安装孔内的定 位台阶抵触,外圈的另一端由弹簧圈6卡装在电极座1上,限制向心关节轴承4与电极座1 的相对移动;内箱电极触头5大端的环形沟槽内装入0型橡胶圈7,0型橡胶圈7与电极座 1相对应的内孔壁挤压接触连接,内箱电极触头5的导向端装入向心关节轴承4的内圈后依 次连接导电法兰8与螺母9,导电法兰8和螺母9用于连接相应的导线,电极座1装入电极 后套2由螺栓固定,最后将电极后盖3安装在电极后套2上。工作原理当电池箱的外箱和内箱安装到位后,外箱电极座内的外箱电极触头10 与内箱电极触头5的端面互相接触,构成电流通路;在出现震动的情况下,外箱电极触头10 会发生偏摆,由于向心关节轴承4的作用,内箱电极触头5会跟随外箱电极触头10同时偏 摆,从而保证导电的表面始终保持面接触状态;在非工作状态时,由于0型橡胶圈7的作用, 内箱电极触头5能自动回复到水平初始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包括电极座(1)、电极后套O)、电极后盖(3)、 内箱电极触头(5)、导电法兰(8)和螺母(9),外围设备是外箱电极座,内箱电极触头(5)是 横截面为T字型台阶结构,分为大小两端,内箱电极触头(5)的大端端面为导电接触面,小 端为导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连接机构还包括一个向心关节轴承G)、弹簧圈(6) 和0型橡胶圈(7),其中向心关节轴承(4)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 圈组成结构的滑动轴承;其连接关系为向心关节轴承(4)通过外圈与电极座(1)的安装 孔过盈配合,外圈的一端与安装孔内的定位台阶抵触连接,外圈的另一端由弹簧圈(6)卡 装在电极座⑴的安装孔内,限制向心关节轴承⑷与电极座⑴的相对移动;内箱电极触 头(5)的导向端装入向心关节轴承⑷的内圈后依次连接导电法兰⑶与螺母(9),电极座 (1)与电极后套O)固定连接,电极后盖(3)固定连接在电极后套( 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内箱电极触 头(5)大端直径小于相对应的电极座⑴内孔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内箱电极 触头( 大端外圆上设置一道周向的环形沟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0型橡胶圈 (7)外圆的直径大于内箱电极触头(5)大端的直径。5.如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内箱电 极触头( 大端的环形沟槽内安装0型橡胶圈(7)后装入电极座(1)相对应的内孔,0型 橡胶圈(7)与电极座(1)相对应的内孔壁挤压接触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包括电极座、电极后套、电极后盖、向心关节轴承、内箱电极触头、弹簧圈、O型橡胶圈、导电法兰和螺母,外围设备是外箱电极座;向心关节轴承通过外圈与电极座的安装孔过盈配合,外圈的一端与安装孔内的定位台阶抵触,外圈的另一端由弹簧圈卡装在电极座上,内箱电极触头大端的环形沟槽内装入O型橡胶圈,O型橡胶圈与电极座的内孔挤压接触,内箱电极触头的导向端装入关节轴承的内圈后分别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箱的自适应电流连接机构,包括电极座(1)、电极后套(2)、电极后盖(3)、内箱电极触头(5)、导电法兰(8)和螺母(9),外围设备是外箱电极座,内箱电极触头(5)是横截面为T字型台阶结构,分为大小两端,内箱电极触头(5)的大端端面为导电接触面,小端为导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连接机构还包括一个向心关节轴承(4)、弹簧圈(6)和O型橡胶圈(7),其中向心关节轴承(4)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组成结构的滑动轴承;其连接关系为:向心关节轴承(4)通过外圈与电极座(1)的安装孔过盈配合,外圈的一端与安装孔内的定位台阶抵触连接,外圈的另一端由弹簧圈(6)卡装在电极座(1)的安装孔内,限制向心关节轴承(4)与电极座(1)的相对移动;内箱电极触头(5)的导向端装入向心关节轴承(4)的内圈后依次连接导电法兰(8)与螺母(9),电极座(1)与电极后套(2)固定连接,电极后盖(3)固定连接在电极后套(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东,王振坡,田行俊,崔继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中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