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启达专利>正文

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及具有该发热装置的成型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7184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所述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包括:一上盖;电热板;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电热板安装槽以及线槽;所述电热板设置于所述电热板安装槽内,并且通过设置于所述线槽内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上盖连接固定到所述底座;所述电热板为纳米电热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该发热装置的成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量转化率高,能有效利用资源、使用寿命长、升温快,热转换率高、加热热度均匀等方面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机,尤其涉及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热成型产品越来越多,例如杯、碟、食品盘、玩具、鞋底,以及 汽车部件、建筑装饰件、化工设备等。热成型机与注射成型机比较,具有生产效率高、设备投资少和能制造表面积较大 的产品等优点。同时,也正是由于热成型机存在的上述优点,热成型机在工业领域中的适用 范围越来越广泛。热成型方法有多种,但基本上都是以真空、气压或机械压力三种方法为基础加以 组合或改进而成的。在现有技术的热成型机中,就其发热装置来说,主要有蒸汽传热装置、导热油传热 装置以及电热棒发热装置等。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也对热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做出了一 定的改进,如名为“塑料片(板)材热成型机的加热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50230. 4”的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 一种塑料片(板)材热成型机的加热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 体(1)的底部由反光板(2)构成,在反光板(2)下装有红外辐射器(3),在反光板上、对应红 外辐射器及其两端位置处各设有管体散热孔(4)、管头散热孔(5);所述的箱体(1)的上部 装有散热风扇(6)并设有与散热风扇(6)对应的通风口(7),散热风扇吹出的风通过该通 风口进入箱体。该红外辐射器发出的能量经自身直射及反光板的反射会迅速传递给塑料片 (板)材,并从塑料片(板)材的表面快速、全面地渗透到底部使其快速加热而软化。因此 本专利技术能量传递速度快、加热效果好,可大幅度提高加热效能,且节电节能。由以上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成型机的发热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现有技术的成型机的发热装置由于能量转化率不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2、现有技术的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容易老化,使用寿命有限;3、现有技术的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升温慢,而且容易导致加热热度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弥补现有技术的成型机所存在的能量转化率不高, 资源浪费严重、易老化,使用寿命有限以及升温慢,容易导致加热热度不均等方面的不足, 提供一种具有能量转化率高,能有效利用资源、使用寿命长、升温快,热转换率高、加热热度 均勻等优点的成型机的发热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所述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包括一上盖;电热板;一底座, 所述底座上形成有电热板安装槽以及线槽;所述电热板设置于所述电热板安装槽内,并且通过设置于所述线槽内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上盖连接固定到所述底 座;所述电热板为纳米电热板。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纳米电热板为多片;对应于所述纳米电热板,所 述电热板安装槽亦为多个。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纳米电热板为4片;对应于所述纳米电热板,所 述电热板安装槽亦为4个。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纳米电热板以所述底座的中心点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一种成型机,所述成型机安装有上述的发热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成型机包括一机架;一油压机,所述油压机设 置于所述机架的下部;至少两个以上的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纵向间距排列,所述处于顶 部的发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顶部的下平面,所述处于底部的发热装置安装于所述油压机 的顶部;一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电性连接到所述发热装置,并用以控制所述发热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发热装置为3个以上,所述处于中部的发热装 置通过设置于所述发热装置边上的滑臂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止挡块,在预设轨道内可 垂直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发热装置为3个。本技术的成型机的发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弥补了现有的成型机的发热装 置所存在的能量转化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易老化,使用寿命有限以及升温慢,容易导致 加热热度不均等方面的不足,具有能量转化率高,能有效利用资源、使用寿命长、升温快,热 转换率高、加热热度均勻等方面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的上盖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的底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成型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所述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包括一上盖 11 ;电热板12 ;—底座13,所述底座13上形成有电热板安装槽131以及线槽132 ;所述电 热板12设置于所述电热板安装槽131内,并且通过设置于所述线槽132内的电源线(图未 示)与外部电源(图未示)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上盖11连接固定到所述底座;所述电热板 电热板12为纳米电热板。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纳米电热板12为多片;对应于所述纳米电热板 12,所述电热板安装槽131亦为多个。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纳米电热板12为4片;对应于所述纳米电热板 12,所述电热板安装槽131亦为4个。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纳米电热板12以所述底座13的中心点为中心 呈中心对称设置。如图3所示的一种成型机,所述成型机安装有上述的发热装置1。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成型机包括一机架21 ;—油压机22,所述油压 机22设置于所述机架21的下部;至少两个以上的发热装置1,所述发热装置1纵向间距排 列,所述处于顶部的发热装置1安装于所述机架21顶部的下平面,所述处于底部的发热装 置1安装于所述油压机22的顶部;一温控器23,所述温控器23电性连接到所述发热装置 1,并用以控制所述发热装置1。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发热装置1为3个以上,所述处于中部的发热装 置1通过设置于所述发热装置1边上的滑臂10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21上的止挡块211, 在预设轨道内可垂直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机架21内。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构思,所述发热装置1为3个。本技术的成型机的发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弥补了现有的成型机的发热装 置所存在的能量转化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易老化,使用寿命有限以及升温慢,容易导致 加热热度不均等方面的不足,具有能量转化率高,能有效利用资源、使用寿命长、升温快,热 转换率高、加热热度均勻等方面的优点。本技术所揭示的内容,是为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但凡局部变更、变化,或对本 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修饰,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且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 所不加创造性思维易于推知的,皆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权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包括“"上盖; 电热板;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电热板安装槽以及线槽;所述电热板设置于所述电热板安装槽内,并且通过设置于所述线槽内的电源线与外部 电源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上盖连接固定到所述底座; 所述电热板为纳米电热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电热板为多片;对应于所述纳米电热板,所述电热板安装槽亦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电热板为4片;对应于所述纳米电热板,所述电热板安装槽亦为4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纳米电热板以所述底座的中心点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5.一种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安装有上述权利要求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的发热装置包括:一上盖;电热板;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形成有电热板安装槽以及线槽;所述电热板设置于所述电热板安装槽内,并且通过设置于所述线槽内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上盖连接固定到所述底座;所述电热板为纳米电热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启达
申请(专利权)人:吕启达李峻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