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138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电机,包括电机后盖和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设置在电机后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良电机在频繁的ON/OFF过程中,电感不会出现摆动,解决了由于电感摆动引起引脚断掉的隐患;电感的引脚采用装配结构与其它零件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特别是电感引脚与弹簧的连接,采用了新型的连接方式,抗振性能更佳,结构更简单;电感内置后,电机的结构更紧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用新型涉及小型通用电机系列。
技术介绍
小型通用电机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健身器材,工厂自动化等各方面。当今 电机在不断的朝小型化、智能化、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发展。除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外, 如何在传统的电机上改进,使得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成为企业的主要改进方向。传统电机 中的电感放置于电机外部,电感的一个引脚用锡焊接在电机的端子上,另一个引脚与客户 产品中的电源相连。电感没有得到很好的固定,电机在使用过程中频繁的0N/0FF,引起电机 的振动,从而使电感频繁的摆动,电感容易断开;引脚与端子之间采用锡焊接,容易引起假 焊。电感外接使电机的体积变大,占用更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安装、连接更加可靠、电机结构 更紧凑的改良电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改良电机,包括电机后盖和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设 置在电机后盖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感的一个引脚和电机后盖上的端子铆接,电感的另一个引脚与 电机后盖的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柱上的碳刷弹簧通过反向弹力与另一个引脚之间紧密连接。本技术的改良电机在频繁的0N/0FF过程中,电感不会出现摆动,解决了由于 电感摆动引起引脚断掉的隐患;电感的引脚采用装配结构与其它零件进行连接,大大提高 了连接的可靠性,特别是电感引脚与弹簧的连接,采用了新型的连接方式,抗振性能更佳, 结构更简单;电感内置后,电机的结构更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改良电机的改良部位结构如图1所示,改良电机中的电感22内置于 电机后盖11中,电感22的一个引脚与端子33铆接,另一个引脚放置于碳刷弹簧55的固定 柱44上,用碳刷弹簧55的反向弹力压引脚,使引脚与碳刷弹簧55之间保证很好的连接,从 而通过弹簧向碳刷供电。这样,电感22的两个引脚分别固定于端子33及弹簧固定柱44,而 电感22固定于电机后盖11上。改良的结构保证电机在频繁的0N/0FF过程中,电感22不 会出现摆动,解决了由于电感22摆动引起引脚断掉的隐患。电感的引脚采用装配结构与其3它零件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特别是电感引脚与弹簧的连接,采用了新型的连接方式,抗振性能更佳,结构更简单。电感内置后,电机的结构更紧凑。。 综上所述,尽管本技术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 但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描 述,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 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电机,包括电机后盖和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设置在电机后盖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的一个引脚和电机后盖上的 端子铆接,电感的另一个引脚与电机后盖的碳刷弹簧的固定柱连接,所述碳刷弹簧通过反 向弹力与另一个引脚之间紧密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电机,包括电机后盖和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设置在电机后盖上。本技术的改良电机在频繁的ON/OFF过程中,电感不会出现摆动,解决了由于电感摆动引起引脚断掉的隐患;电感的引脚采用装配结构与其它零件进行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特别是电感引脚与弹簧的连接,采用了新型的连接方式,抗振性能更佳,结构更简单;电感内置后,电机的结构更紧凑。文档编号H02K11/00GK201877954SQ20102055423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坤桂 申请人: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电机,包括电机后盖和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设置在电机后盖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