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678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可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其包括承载有若干电子组件并垂直于前述外部电路板的内置电路板、电性连接于内置电路板并可与对接连接器导电接触的对接端子、及将内置电路板连接至所述外部电路板上的转接端子,所述对接端子一端连接于内置电路板的上边缘,另一端向前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与对接连接器弹性配合的接触部,所述转接端子连接于内置电路板的下边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实 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所述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RJ45类连接器产品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磁性模组,磁性模组包括定位件、安装在定位件上的内置电路板、连接于内置电路板一侧中间或下方位置的对接端子及连接于内置电路板上方的转接端子。所述对接端子设有焊接至内置电路板上的焊接部、自焊接部弯折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上倾斜延伸的配合部。所述转接端子设有焊接部、自焊接部垂直延伸的连接部及连接于连接部的板安装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端子结构简单,用料较少,成本低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可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其包括承载有若干电子组件并垂直于前述外部电路板的内置电路板、电性连接于内置电路板并可与对接连接器导电接触的对接端子、及将内置电路板连接至所述外部电路板上的转接端子,所述对接端子一端连接于内置电路板的上边缘,另一端向前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与对接连接器弹性配合的接触部,所述转接端子连接于内置电路板的下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对接端子的一端连接于内置电路板的上边缘,另一端向前倾斜延伸后形成接触部,所述转接端子连接于内置电路板的下边缘,相对于现有的对接端子及转接端子,对接端子及转接端子的长度皆较小,结构简单,用料较少,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配合并安装至外部电路板的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组装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图4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对接端子、转接端子与磁性模组的组装图;图7为图6所示对接端子、转接端子与磁性模组另一角度的组装图;图8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磁性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图8所示磁性模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所示为符合本技术的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在绝缘本体1上的磁性模组3、显示装置2、装设在磁性模组3上的若干对接端子5、若干转接端子7、装设在绝缘本体1及磁性模组3外侧的遮蔽壳体9。本技术电连接器100为RJ45 插座连接器,用于与RJ插头连接器配合,本案中RJ插头连接器称作对接连接器200,且该电连接器100可安装至外部电路板300。请参阅图3-5,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本体侧壁11、连接所述一对本体侧壁11的本体后壁13、本体底壁15。所述本体侧壁11、本体后壁13与本体底壁15共同围成了一对接空间17,该对接空间17可供对接连接器200插入配合。所述本体后壁13开设有若干导向通孔19,相邻导向通孔19之间具有隔栏12,隔栏12的两侧各设有一凸块16, 所述凸块16上设有卡勾161。所述本体底壁15延伸超出本体后壁13的后端面,所述本体底壁15对应所述导向通孔19设有若干本体端子槽14。本体底壁15在延伸超出本体后壁 13的位置向上延伸设有凸块18。请参阅图3-9所示,所述磁性模组3安装在绝缘本体1的后端,所述磁性模组3包括设有收容空间31的定位件33、及设置于收容空间31内的内置电路板35。所述内置电路板35垂直于外部电路板300设置,其一侧安装有磁性元件37,另一侧安装有其他电子组件 39。所述内置电路板35设置在定位件33的收容空间31内减小了电连接器100的高度,并通过先在内置电路板35的相反两侧装设磁性元件37及电子组件39而简化制程,从而减小成本。所述定位件33具有平行于内置电路板35且邻接绝缘本体1的前侧壁32、与前侧壁32相对设置的后侧壁34、连接前侧壁32与后侧壁34的左侧壁30、右侧壁38、及连接左、 右侧壁30、38的底壁36。内置电路板35位于前、后侧壁32、34之间,则所述磁性元件37及其他电子组件39处于前侧壁32和后侧壁34之间。所述前侧壁32的上边缘即远离外部电路板300的一端高出后侧壁34的上边缘而形成一上开口 320。所述前侧壁32在邻接底壁 36的位置向后凹设有下开口 321,所述上开口 320与收容空间31相连通形成一让位空间, 下开口 321与收容空间31连通设置为转接端子7与内置电路板35的焊接提供操作的空间。 所述前侧壁32在远离外部电路板300的一端即上边缘设有若干定位孔322,所述前侧壁32 对应各定位孔322还设有端子限位槽323,端子限位槽323的两侧各设有一凹口 324,所述端子限位槽323与绝缘本体1的导向通孔19 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后侧壁34在靠近底壁36 的位置凹设有凹槽341,所述底壁36的边缘延伸超出凹槽341。所述后侧壁34自凹槽341 的底面凹设有若干端子导向定位孔343,底壁36对应各端子导向定位孔343设有端子卡位槽361,所述端子卡位槽361与端子导向定位孔343连通设置,且端子卡位槽361延伸至底壁36的边缘,所述端子导向定位孔343的高度加底壁36的厚度及端子导向定位孔343上方的固定部分的厚度共小于或等于1. 4毫米。内置电路板35夹持收容在左、右侧壁30、38之间并垂直于外部电路板300设置, 所述磁性元件37及其他电子组件39处于前侧壁32和后侧壁34之间。所述内置电路板35 在远离外部电路板300的一端设有若干导电通孔351,靠近外部电路板300的一端设有若干焊接孔352,所述焊接孔352为半圆形的通孔。所述导电通孔351与前侧壁32的定位孔 322对应并对齐设置,所述焊接孔352与底壁36的端子导向定位孔36 —一对应并对齐设置。所述对接端子5电性连接于内置电路板35并可与对接连接器200导电接触。所述上开口 320为对接端子5与内置电路板35的焊接形成让位空间。各对接端子5设有焊接部51、自焊接部51的一端平行于内置电路板方向设置的固定部52、自固定部52的末端向前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弯折部53、及自弯折部53的末端进一步向前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接触部54,所述接触部54用于与对接连接器300配合连接。所述接触部54与焊接部51 分设于固定部52的相反两侧。所述焊接部51穿过定位件33的前侧壁32的定位孔322 后收容在内置电路板35的导电通孔351内,所述焊接部51与导电通孔351焊接后使对接端子5与内置电路板35电性连接,即对接端子5连接于内置电路板35的上边缘,所述上开口 320则为焊接部51与导电通孔351的焊接提供了操作空间与方便。所述固定部52限位收容在前侧壁32的端子限位槽323内,所述端子限位槽323与定位孔322限定了对接端子 5在定位件33上的位置,焊接部51与内置电路板35的导电通孔351的焊接则将对接端子 5固定在定位件33上。弯折部53则为对接端子5提供足够的弹性,以便于接触部54与对接连接器200的导电端子配合时不会损坏对接端子5。所述接触部54在磁性模组3装入绝缘本体1后端时,穿过本体后壁13的导向通孔19伸入对接空间17内向外部电路板200方向倾斜延伸,且对接端子5的接触部54的末端收容在本体底壁15的本体端子槽14内。所述隔栏12将相邻的对接端子5分隔开来并限定对接端子5在绝缘本体1上的位置。所述转接端子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可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其包括承载有若干电子组件并垂直于前述外部电路板的内置电路板、电性连接于内置电路板并可与对接连接器导电接触的对接端子、及将内置电路板连接至所述外部电路板上的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端子一端连接于内置电路板的上边缘,另一端向前向下倾斜延伸形成与对接连接器弹性配合的接触部,所述转接端子连接于内置电路板的下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