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身上部快速热态湿法造衬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56906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炉身上部快速热态湿法造衬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①停炉前2天,采用洗炉措施,将喷煤比从正常状态降低30%-40%,料面上覆300500mm厚的水渣;②停炉后,快速打开炉顶的检修人孔,在检修人孔处分别安装鼓风用轴流风机和排风用轴流风机,对高炉进行强制冷却12-14h,同时卸下设置在高炉底部的风口小套,并用耐火泥浆将上述风口砌严;③搭建施工平台:在炉喉钢砖上搭接2根间隔为800-1200mm的槽钢,在上述2个槽钢的中部各悬挂2个软梯,在接近料面处,将上述两个软梯之间搭接、固定木板;④在上述步骤③中的施工平台上对炉墙进行喷涂施工;⑤施工完毕后,进行平台的拆除,封闭检修人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湿法喷涂造衬的时间缩短至24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炉炼铁炉墙喷补技术,尤其是一种高炉炉身上部快速热态湿法造衬 的方法。
技术介绍
高炉炉身上部砖衬的完整对于高炉上部装料制度的合理以及煤气流的稳定起着 决定性的因素,是一座高炉能否实现先进生产指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实际的生产中,炉身 上部特别是炉喉钢砖以下3米范围内的炉墙,一般由高铝砖砌筑,常常受到炉料的冲刷,温 度的急剧变化,上升煤气流的侵蚀,操作不合理等众多复杂的物理化学影响下,就会形成不 规则侵蚀或者大面积脱落,从而导致炉顶布料不能达到预想效果,煤气流紊乱,热能利用率 降低,导致高炉能量消耗升高,系数降低。因此钢铁厂对于高炉砖衬的侵蚀情况都非常关注,一旦发现有侵蚀严重的现象就 会安排时间进行检修处理。目前国内通常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停炉后,用同型号的 耐火砖进行重新砌筑,恢复原状。这种方法基本可以达到新高炉的效果,但是处理的时间也 会比较长,一般需要4-5天,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很大。另一利方法是在高炉停炉后,采用人 工或机械方式进行喷涂,把炉墙侵蚀部位恢复到原先形状,达到修补效果。这种方法由于 投资少,时间短,因此目前被广泛采用。通过对目前高炉的喷涂的研究表明,后一种方法存 在以下几点缺陷①安全系数低,由于停炉时间短,炉内料柱处于不稳定状态,很容易出现 崩塌料现象,对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带来很大威胁;②处理的时间比较长,尤其是搭建施工平 台是关键环节,国内目前采用升降吊盘,首先需要在炉内找到合适的部位,用于焊接承载吊 盘的挂钩。不论是手拉葫芦还是电动卷扬,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考虑到炉内炉壳的 侵蚀情况,这些焊接点很难在理想的位置找到,而且考虑到强度的问题,必须进行仔细的焊 接,这些都给搭建工作带来巨大麻烦,其次由于受检修人孔的大小的限制,吊盘必须在起重 工具安装完毕之后,现场拼接组对,而且施工完毕后还要拆除,这些过程化费掉的时间一般 大约需要对小时。整个施工过程的耗时问题,目前有报道的数据是国内某知名企业对380m3 高炉实施的喷涂,用时60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高炉停炉后进行喷涂存在的安全系数低、处理时 间长的缺点,提供一种快速冷却、操作简单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高炉炉身上部快速热态湿法 造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①停炉前2天,采用洗炉措施,将喷煤比从正常状态降低30% -40%,料面上覆 300-500mm厚的水渣;②停炉后,快速打开炉顶的检修人孔,在其中一个检修人孔处安装鼓风用轴流风 机,另一个检修人孔处安装排风用轴流风机,对高炉进行强制冷却12_14h,同时卸下设置在高炉底部的风口小套,并用耐火泥浆将上述风口砌严,降温后将鼓风用的轴流风机拆除;③搭建施工平台在炉喉钢砖上搭接2根间隔为800-1200mm的槽钢,在上述2个 槽钢的中部各悬挂2个软梯,上述软梯底端之间搭接、固定木板;④在上述步骤③中的施工平台上对炉身上部损坏部位的炉墙进行喷涂施工;⑤施工完毕后,进行平台拆除,风机拆除,封闭检修人孔。上述技术步骤②中,停炉后通过强制冷却12_14h,高炉温度降至60°C,具备施工 条件;步骤③中搭建的施工平台简易、实用,约需要30min即可完成;步骤④中按照正常喷 涂速度每小时7-8吨左右,4小时即可完成一座600m3高炉上部炉墙的喷涂,再加上步骤⑤ 的拆除施工,所有的施工在Mh内即可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强制冷却,使工作空间的 温度快速降至60°C左右,提高了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的安全系数;搭建的施工平台简单、实 用,大大节省了整个施工的时间,整个湿法喷涂造衬的时间总共仅有Mh,有利于降低高炉 休风率,大大缩短了停炉休整的时间,提高了企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搭建的施工平台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IA-A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①停炉前2天,采用洗炉措施,将喷煤比从正常状态降低30% -40%,从而提高 焦炭的用量,有利于提高炉缸的活跃程度,有利于停炉前出净炉内渣铁;料面上均勻地覆 300-500mm厚的水渣,由于水渣的透气性差,可以有效的压制炉内煤气向上扩散。②停炉后,快速打开炉顶的检修人孔2,安装两台大功率轴流风机1,一台向炉内 鼓风,一台向炉外排风,对高炉进行强制冷却12-14h,同时卸下送风直管和风口小套,用耐 火泥浆将上述风口砌严;为了确保鼓风的效果,需要制作柔性鼓风管道,使风量直接吹向料 面中心,强制冷却。③搭建施工平台通过检修人孔2将两根规格为200mm的槽钢搭放在高炉的炉喉 钢砖4上面,两根槽钢3的间隔为800-1200mm,然后在两根槽钢3的中部借助于挂钩9各 悬挂两个软梯6 ;在上述的每个槽钢上的两个软梯6底端之间各搭接1500mmX 300mmX 30mm 的木板7,并将用铁丝将木板固定于软梯6上,防止木板的翘滑;这样一个简易的施工平台 就搭建完成,整个搭建过程30min即可完成。上述软梯的脚踏梯档10采用直径为12_14mm的螺纹钢制作,因为螺纹钢强度高, 硬度大,安装轻巧,且不易变形。施工人员站在木板上施工完全是为安全考虑,防止高炉炉内炉料塌陷导致人员受 伤。木板7距离料面8的距离为200mm即可,必要时施工人员也可短时间踩踏料面。④施工人员顺着软梯6到所述木板7上对炉身上部损坏部位的炉墙5进行喷涂施工。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是重要的保证。其关键性在于炉内是否存在着燃烧,一旦产生空间,就会发生料面的塌陷。本专利技术采取了步骤②中停炉后卸下送风直管和风口小套,用耐 火泥浆把风口砌严的措施,同时为保证密封性还不间断的涂抹浙青或润滑脂;而且还安排 焊接人员利用鼓风时间把炉壳的煤气泄露点焊接严实。通过多次的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 保证高炉在停炉8小时以后杜绝料面的塌陷,稳定性极强。目前国内的喷涂技术已经比较成形,所喷涂的物料为重质喷涂料CMG-BF,与水均 勻混合厚,采用压力为0. 4-0. 6MPa的压缩空气,将物料喷在炉墙上。局部不太平整的部位 可以用铲子简单的处理一下,以保证圆周方向的均勻。⑤施工完毕后,进行搭架拆除,风机拆除,封闭检修人孔。综上,上述施工工艺中,步骤②的冷却时间12-14h、步骤③的平台搭建时间 30min、步骤④的喷涂施工时间4h和步骤⑤的拆除时间等加在一起,总共不超过24h,大大 缩短了热态湿法造成的时间,提高了企业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①停炉前2天,采用洗炉措施,将喷煤比从正常状态降低30%-40%,料面上覆 300-500mm厚的水渣;②停炉后,快速打开炉顶的检修人孔O),在其中一个检修人孔处安装鼓风用轴流风 机,另一个检修人孔处安装排风用轴流风机,对高炉进行强制冷却12_14h,同时卸下设置在 高炉底部的风口小套,并用耐火泥浆将上述风口砌严;③搭建施工平台在炉喉钢砖(4)上搭接2根间隔为800-1200mm的槽钢(3),在上述2 个槽钢的中间部位各悬挂2个软梯(6),上述软梯底端之间搭接、固定木板(7);④在上述步骤③中的施工平台上对炉身上部损坏部位的炉墙( 进行喷涂施工;⑤施工完毕后,进行施工平台和轴流风机的拆除,封闭检修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炉身上部快速热态湿法造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①停炉前2天,采用洗炉措施,将喷煤比从正常状态降低30%-40%,料面上覆300-500mm厚的水渣;②停炉后,快速打开炉顶的检修人孔(2),在其中一个检修人孔处安装鼓风用轴流风机,另一个检修人孔处安装排风用轴流风机,对高炉进行强制冷却12-14h,同时卸下设置在高炉底部的风口小套,并用耐火泥浆将上述风口砌严;③搭建施工平台:在炉喉钢砖(4)上搭接2根间隔为800-1200mm的槽钢(3),在上述2个槽钢的中间部位各悬挂2个软梯(6),上述软梯底端之间搭接、固定木板(7);④在上述步骤③中的施工平台上对炉身上部损坏部位的炉墙(5)进行喷涂施工;⑤施工完毕后,进行施工平台和轴流风机的拆除,封闭检修人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士同张树勋李向东王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