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U形梁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56097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U形梁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如下:浇注养护所需简支U形梁,在简支梁端预留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管道,满足梁体简支期间以及吊装过程的受力要求,到达安装要求后运至施工现场,采用临时支座整体吊装到位,并在U形梁与U形梁之间预留工缝;在简支的U形梁与U形梁之间的工缝内张拉墩顶负弯矩预应力筋,并湿接缝连接工缝;湿接缝达到强度后拆除临时支座并设置永久支座,使原有简支梁变成连续梁受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先简支后连续U梁桥相比同等跨度的简支梁桥可以减小跨中弯矩,从而节省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在技术难度不高、而且在施工周期较短的情况下获得了连续梁桥相同的使用性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十分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交通领域桥梁建设用U形梁的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在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桥梁的建筑高度往往受到各种因 素的制约,U形梁用连接两侧腹板的底板承受荷载作用,可以大大减小梁体的建筑高度,可 以解决桥梁净空不足和建筑高度受限等一系列问题。现有U形梁主要采用简支梁的方案,其具有施工速度快、梁体质量高等优点, 可以模数化施工,不足之处在于跨中弯矩大,对梁体截面利用率不高。后来在一些地段采用 了连续梁的方案,用现场浇注的施工方法,可以解决简支梁方案的不足,随之而来的是施工 周期长,现场浇注混凝土质量保证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简支梁跨中弯矩大,现场浇注连续梁施工周 期长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了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既简便快捷,又使得跨中弯矩比 简支梁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U形梁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浇注 养护所需简支U形梁,在简支梁端预留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管道,满足梁体简支期间以及 吊装过程的受力要求,到达安装要求后运至施工现场,采用临时支座整体吊装到位,并在U 形梁与U形梁之间预留工缝;第二步、在第一步简支的U形梁与U形梁之间的工缝内张拉墩 顶负弯矩预应力筋,并湿接缝连接工缝;第三步、湿接缝达到强度后拆除临时支座并设置永 久支座,使原有简支梁变成连续梁受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先简支后连续U梁桥相比同等跨度的简支梁桥可以减小 跨中弯矩,从而节省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在技术难度不高、而且在施工周期较短的情况 下获得了连续梁桥相同的使用性能,特别是对于孔数较多的相同跨径的桥梁,其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将会十分可观。附图说明图1、简支变连续施工过程。图2、湿接缝浇筑前大样图。图3、湿接缝浇筑后大样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连续梁施工方法做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步骤 大致以下3步1、先在制梁厂浇注养护所需简支U形梁1、2和3,张拉一期钢束9,满足梁体简支期间 以及吊装过程的受力要求,到达安装要求后运至施工现场整体吊装到位(临时支座),预制 梁段预先按简支梁安装到临时支座4形成简支梁段(图1以三跨为例分别形成简支梁1、2、 3),并在U形梁与U形梁之间预留工缝,工缝的宽度为l-2m,中间简支梁端预留普通钢筋及 预应力筋管道,参见图la。预留的普通钢筋采用预应力锚具紧固,普通钢筋采用400MI^或 500MPa细晶钢筋,见图2。2、简支的梁与梁之间预留施工缝进行湿接缝连接并张拉墩顶负弯矩预应力筋(二 期),安放永久支座8并连接预留普通钢筋后浇注湿接缝段(图1所示湿接缝段5、6),达到一 定强度后张拉后期负弯矩预应力短束,见图Ib以及图3。3、湿接缝达到一定强度后设置永久支座并拆除临时支座使原有简支梁变成连续 梁7受力。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U形梁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浇注养护所需简支U形梁,在 简支梁端预留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管道,满足梁体简支期间以及吊装过程的受力要求,到 达安装要求后运至施工现场,采用临时支座整体吊装到位,并在U形梁与U形梁之间预留工 缝;第二步、在第一步简支的U形梁与U形梁之间的工缝内张拉墩顶负弯矩预应力筋,并湿 接缝连接工缝;第三步、湿接缝达到强度后拆除临时支座并设置永久支座,使原有简支梁变 成连续梁受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U形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钢筋采用 400MPa或500MPa细晶钢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U形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缝的宽度为 1-an。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U形梁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如下浇注养护所需简支U形梁,在简支梁端预留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管道,满足梁体简支期间以及吊装过程的受力要求,到达安装要求后运至施工现场,采用临时支座整体吊装到位,并在U形梁与U形梁之间预留工缝;在简支的U形梁与U形梁之间的工缝内张拉墩顶负弯矩预应力筋,并湿接缝连接工缝;湿接缝达到强度后拆除临时支座并设置永久支座,使原有简支梁变成连续梁受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先简支后连续U梁桥相比同等跨度的简支梁桥可以减小跨中弯矩,从而节省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在技术难度不高、而且在施工周期较短的情况下获得了连续梁桥相同的使用性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会十分可观。文档编号E01D21/00GK102086630SQ20101050698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宋守坛, 张继文 申请人:东南大学, 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U形梁施工方法,其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浇注养护所需简支U形梁,在简支梁端预留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管道,满足梁体简支期间以及吊装过程的受力要求,到达安装要求后运至施工现场,采用临时支座整体吊装到位,并在U形梁与U形梁之间预留工缝;第二步、在第一步简支的U形梁与U形梁之间的工缝内张拉墩顶负弯矩预应力筋,并湿接缝连接工缝;第三步、湿接缝达到强度后拆除临时支座并设置永久支座,使原有简支梁变成连续梁受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文宋守坛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