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彬专利>正文

溢出式雨水储、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558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溢出式雨水储、排装置,有效解决目前排水装置投资大,存留雨水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水渠体、坝阀和进水口构成,水渠体的顶部有进水口,进水口的左、右两侧分别有置于水渠体顶部和底部间的两个相对称的坝阀,水渠体的顶部和底部及两个坝阀构成封闭的池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科学,使用方便,可有效的就地储存雨水,并消除道路积水,并且能将雨水转变为本地水资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溢出式雨水储、排装置。二
技术介绍
目前,城镇雨水市政系统,基本上仍采用自商代开始使用的泄洪式管道排水装置, 其改进之处,仅仅在于制作管道的材料不同,管径大小不同并配以水泵而已,然而随着社会 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这种泄洪式管道排水装置因其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不仅投资大, 存留不住雨水,而且存在着安全隐患,直接会造成下游积水和洪涝灾害,由于建筑和硬化地 面面积的飞速扩张,雨水排水管道的增多、增粗,暴雨时,排水量越大,排水时间越短,排的 越净,对下游的危害就越大,江、河提坝林立,年年加固增高,仍然出现了很多的洪涝灾害, 如何进一步改善雨水的储、排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溢出式雨 水储、排装置,可有效解决目前排水装置投资大,存留雨水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其解 决的技术方案是,由水渠体、坝阀和进水口构成,水渠体的顶部有进水口,进水口的左、右两 侧分别有置于水渠体顶部和底部间的两个相对称的坝阀,水渠体的顶部和底部及两个坝阀 构成封闭的池体。本技术结构新颖、科学,使用方便,可有效的就地储存雨水,并消除道路积水, 并且能将雨水转变为本地水资源。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剖面)。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左侧(或右侧)视图(剖面)。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图1-图3给出,本技术的结构是由水渠体2、坝阀3和进水口 4构成,水渠 体的顶部有进水口 4,进水口的左、右两侧分别有置于水渠体顶部和底部间的两个相对称的 坝阀3,水渠体的顶部和底部及两个坝阀构成封闭的池体1。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水渠体2为方形或圆形;所说的坝阀3为手动或自动控 制阀门。本技术的使用情况是,将水渠体埋设在地表之下,进水口在地表上,便于雨水 流入,降雨时坝阀关闭,雨水由进水口流入,存满后,溢出的雨水由与其配套的排水系统排 走,雨后,根据需要,开启坝阀,将储存的雨水使用支配或排走。3 本技术结构新颖,科学,使用方便,不仅能就地储存雨水,变为本地水资源,而 且消除了雨水对下游造成的危害,是城镇变雨水为资源,减灾防灾且可持续发展的设施保障。权利要求1.一种溢出式雨水储、排装置,其特征是,由水渠体O)、坝阀⑶和进水口⑷构成, 水渠体的顶部有进水口 ,进水口的左、右两侧分别有置于水渠体顶部和底部间的两个相 对称的坝阀(3),水渠体的顶部和底部及两个坝阀构成封闭的池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出式雨水储、排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水渠体(2)为方形 或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出式雨水储、排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坝阀(3)为手动或 自动控制阀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溢出式雨水储、排装置,有效解决目前排水装置投资大,存留雨水困难,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水渠体、坝阀和进水口构成,水渠体的顶部有进水口,进水口的左、右两侧分别有置于水渠体顶部和底部间的两个相对称的坝阀,水渠体的顶部和底部及两个坝阀构成封闭的池体,本技术结构新颖、科学,使用方便,可有效的就地储存雨水,并消除道路积水,并且能将雨水转变为本地水资源。文档编号E03B11/00GK201857638SQ20102050449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立强, 张金彬, 郭志强 申请人:张金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溢出式雨水储、排装置,其特征是,由水渠体(2)、坝阀(3)和进水口(4)构成,水渠体的顶部有进水口(4),进水口的左、右两侧分别有置于水渠体顶部和底部间的两个相对称的坝阀(3),水渠体的顶部和底部及两个坝阀构成封闭的池体(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强张立强张金彬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