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2330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包括支架本体和设于该支架内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二槽体内分别设有滚轮;所述第一、二槽体支架之间设有导向轮;另还设有定量轧液轮,基布被送入第一、二槽体内后经定量轧液轮后导出,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恰可带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绕其轴线转动;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上方还设有压辊,另在支架本体上还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该强力浸渍机不仅可使浸渍更加充分,而且减少基布的张力,同步减少基布由于延伸而产生的变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强力浸渍机,尤其涉及一种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浸渍机是聚氨酯合成革工业湿法基材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单元,主要针对浸渍产品及浸渍涂刮产品,适用的基布有起毛布、低密度无纺布和中密度无纺布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以高密度无纺布为基布的合成革产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以及超细纤维人工皮革的兴起,现有的浸渍机,已无法满足其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浸渍不充分,浸不透,浸渍效率低;②不均勻,间隙均勻性差;③张力大,基布易于产生延伸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该强力浸渍机不仅可使浸渍更加充分,而且减少基布的张力,同步减少基布由于延伸而产生的变形。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包括支架本体和设于该支架内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二槽体内分别设有滚轮;所述第一、二槽体支架之间设有导向轮;另还设有定量轧液轮,基布被送入第一、二槽体内后经定量轧液轮后导出,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电机,该第一电机恰可带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绕其轴线转动;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上方还设有压辊,另在支架本体上还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 这样,由于第一电机带动滚轮进行主动转动,可避免传动滚轮的从动转动造成的基布的强制拉伸而变形,又在滚轮上方设有压辊,可对基布进行适当的压力,并且压辊与滚轮之间的间隙可控制,这样不仅方便穿基布,而且可根据需要调整压辊与滚轮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调整压辊对基布的压力,使用非常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二槽体之间以及第二槽体和定量轧液轮之间分别设有张力传感器,另还设有控制器,所述张力传感器感应所述基布的张力并传信与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基布的张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滚轮转动的转速。这样,通过张力传感器感应基布的张力并控制第一电机带动滚轮的转速,可有效调整系统张力,从而保持生产的同步和顺利进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的结构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一端固连于所述压辊的轴心上,所述蜗杆另一端与所述蜗轮通过齿牙啮合连接。这样,可通过手动使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蜗杆上下运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的结构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一端固连于所述压辊的轴心上,所述蜗杆另一端与所述蜗轮通过齿牙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恰能带动蜗轮绕其轴心转动。这样,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蜗杆上下运动,使用更加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和压辊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且所述滚轮和压辊表面通过粗化处理。这样,可增加滚轮和压辊的粗糙度,增加基布与滚轮表面的滑动摩擦,减少滑动位移。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二槽体和定量轧液轮之间的基布两侧分别设有一刮刀,且所述刮刀的角度可调整。这样,基布通过第一、二槽体浸渍之后,可利用刮刀刮除多余的液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变传统浸渍机滚轮的从动为主动,可减少由于基布被拉伸而导致的变形,同时在滚轮上设有压辊,并可调节其距离滚轮的距离,不仅方便穿布,而且可根据需要对基布设置适当的压力,这样,不仅使用非常方便,而且浸渍量和均勻性更趋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3-5-7-9-11--支架本体 -第二槽体 -导向轮 -第一电机-控制装置 —刮刀轮体液 槽轧一轮量第滚定I I I2-4-6-8-10——张力传感器-压辊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包括支架本体1和设于该支架内的第一槽体2和第二槽体3,所述第一、二槽体内分别设有滚轮4 ;所述第一、二槽体支架之间设有导向轮5 ;另还设有定量轧液轮6,基布被送入第一、二槽体内后经定量轧液轮后导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电机7,该第一电机恰可带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绕其轴线转动;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上方还设有压辊8,另在支架本体上还设有控制装置9,所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这样,由于第一电机带动滚轮进行主动转动,可避免传动滚轮的从动转动造成的基布的强制拉伸而变形,又在滚轮上方设有压辊,可对基布进行适当的压力,并且压辊与滚轮之间的间隙可控制,这样不仅方便穿基布,而且可根据需要调整压辊与滚轮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调整压辊对基布的压力,使用非常方便。在上述第一、二槽体之间以及第二槽体和定量轧液轮之间分别设有张力传感器 10,另还设有控制器,所述张力传感器感应所述基布的张力并传信与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基布的张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滚轮转动的转速。这样,通过张力传感器感应基布的张力并控制第一电机带动滚轮的转速,可有效调整系统张力,从而保持生产的同步和顺利进行。上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的结构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一端固连于所述压辊的轴心上,所述蜗杆另一端与所述蜗轮通过齿牙啮合连接。这样,可通过手动使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蜗杆上下运动。上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的结构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一端固连于所述压辊的轴心上,所述蜗杆另一端与所述蜗轮通过齿牙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恰能带动蜗轮绕其轴心转动。这样,可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蜗杆上下运动,使用更加方便。上述滚轮和压辊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且所述滚轮和压辊表面通过粗化处理。 这样,可增加滚轮和压辊的粗糙度,增加基布与滚轮表面的滑动摩擦,减少滑动位移。在上述第二槽体和定量轧液轮之间的基布两侧分别设有一刮刀11,且所述刮刀的角度可调整。这样,基布通过第一、二槽体浸渍之后,可利用刮刀刮除多余的液体。权利要求1.一种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包括支架本体(1)和设于该支架内的第一槽体(2)和第二槽体(3),所述第一、二槽体内分别设有滚轮;所述第一、二槽体支架之间设有导向轮 (5);另还设有定量轧液轮(6),基布被送入第一、二槽体内后经定量轧液轮后导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电机(7),该第一电机恰可带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绕其轴线转动;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上方还设有压辊(8),另在支架本体上还设有控制装置(9),所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二槽体之间以及第二槽体和定量轧液轮之间分别设有张力传感器(10),另还设有控制器,所述张力传感器感应所述基布的张力并传信与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所述基布的张力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滚轮转动的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的结构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蜗杆和蜗轮,所述蜗杆一端固连于所述压辊的轴心上,所述蜗杆另一端与所述蜗轮通过齿牙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的结构为所述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力浸渍机改良结构,包括支架本体(1)和设于该支架内的第一槽体(2)和第二槽体(3),所述第一、二槽体内分别设有滚轮(4);所述第一、二槽体支架之间设有导向轮(5);另还设有定量轧液轮(6),基布被送入第一、二槽体内后经定量轧液轮后导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电机(7),该第一电机恰可带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绕其轴线转动;在所述第一、二槽体内的滚轮上方还设有压辊(8),另在支架本体上还设有控制装置(9),所述控制装置恰可控制所述压辊在所述滚轮上方定位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汉忠赵竞薛进东巩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富合成皮革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