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2158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其包括安装在高压室通风换气口上的百叶窗和铁丝网,百叶窗与铁丝网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百叶窗与铁丝网之间装有薄海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大大降低了高压室内电力设备积尘,延长设备清扫周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
,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
技术介绍
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高压室厂房设有明窗和通风换气口,高压室的窗户在正常运行中是不允许打开的,主要是为了杜绝灰尘、保持室内清洁度、提高设备绝缘, 因此,变电站高压室的空气循环要依靠通风换气口来进行。目前,通风换气口上装有百叶窗和铁丝网,能够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也能起到一定的滤尘作用,但是,在空气对流过程中还是有灰尘进入高压室,灰尘经过一段时期的沉积后,对开关断路器、隔离刀间、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电力设备绝缘性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污秽较严重的变电站,若积尘遇阴雨天或环境湿度增大,设备绝缘不合格时还会引起电力设备短路击穿,发生设备烧毁等恶性事故。所以,每年变电运行人员要根据电力设备污秽情况对设备进行停电集中清扫,以保持设备绝缘部位的清洁度和安全运行系数,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要停电才能进行作业,影响供电可靠性以及电力企业供电量和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其能够提高变电站高压室内电力设备内部运行环境,减少变电运行人员日常维护量。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其包括安装在高压室通风换气口上的百叶窗和铁丝网,百叶窗与铁丝网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百叶窗与铁丝网之间装有薄海绵层。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越性该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大大降低了高压室内电力设备积尘,延长设备清扫周期;而且薄海绵层经过一段时间滤尘后,附着灰尘较多,可以将薄海绵层拆下来清洗,清洗干净后,再重新安装上去,重复利用,节约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 一百叶窗;2 —螺钉;3 —铁丝网;4 一薄海绵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该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其包括安装在高压室通风换气口上的百叶窗1和铁丝网3,百叶窗位于高压室外侧,铁丝网位于高压室内侧,铁丝网3通过螺钉2压接固定在百叶窗1的边框上,百叶窗与铁丝网之间装有薄海绵层4,形成过滤层,在空气对流时过滤灰尘。薄海绵层的密度越高,过滤的灰尘越多。权利要求1. 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包括安装在高压室通风换气口上的百叶窗和铁丝网,百叶窗与铁丝网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其百叶窗(1)与铁丝网(3)之间装有薄海绵层(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其包括安装在高压室通风换气口上的百叶窗和铁丝网,百叶窗与铁丝网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百叶窗与铁丝网之间装有薄海绵层。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大大降低了高压室内电力设备积尘,延长设备清扫周期。文档编号B01D46/10GK202009180SQ20112009412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丁安平, 周利红, 屈应良, 张宇飞, 李卫冬, 李平娟, 王小龙, 马毅轩 申请人:宜阳县电业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高压室通风换气滤尘装置,包括安装在高压室通风换气口上的百叶窗和铁丝网,百叶窗与铁丝网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其百叶窗(1)与铁丝网(3)之间装有薄海绵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龙李卫冬李平娟张宇飞屈应良周利红马毅轩丁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宜阳县电业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