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调整顶篷的方法以及机动车辆,所述方法用于在一个关闭位置与一个敞开位置之间调整一个顶篷,在所述方法中,铰接在一台机动车辆上的一个左主支杆和一个右主支杆分别单独地以电动的方式被驱动,以便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敞开位置之间调整所述顶篷,并且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顶篷的敞开位置通过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取得,从而在触发这些终点位置检测元件时中止该顶篷的调整。为了优化所述顶篷的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这些终点检测元件直接通过所述两个主支杆触发,这两个主支杆在朝其终点位置,也就是直到该顶篷的敞开位置的方向上以电动的方式一直被驱动,直到这两个主支杆已经触发这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为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出发点一种用于在一个关闭位置与一个敞开位置之间调整一个顶篷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铰接在一台机动车辆上的一个左主支杆和一个右主支杆分别单独地以电动的方式被驱动,以便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敞开位置之间调整所述顶篷,并且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顶篷的敞开位置通过两个电的终点位置检测元件取得,从而在触发这些终点位置检测元件时中止所述顶篷的调整。
技术介绍
这样一种调整顶篷的方法由DE 34 20 016 Al所公知。在该方法中,一个顶篷在一个其覆盖乘客室的关闭位置与一个其收置于机动车辆中的一个车尾区域中的敞开位置之间进行调整。所述顶篷具有一个左主支杆和一个右主支杆,所述支杆中的每个都铰接在车辆侧面上。这两个主支杆单独地分别通过一个电动马达而得以驱动,从而可以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敞开位置之间调整所述顶篷。在该公知的方法中,在一个传动装置壳体上安置有一个作为终点位置检测元件的电开关,当应将所述顶篷向其敞开位置移动时,就操纵该开关。 在此由一个安排在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主支杆之间的连接导杆来操作每个终点位置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优化本文开头所述类型的方法。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在一个关闭位置与一个敞开位置之间调整一个顶篷的方法来完成,在所述方法中,铰接在一台机动车辆上的一个左主支杆和一个右主支杆分别单独地以电动的方式被驱动,以便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敞开位置之间调整所述顶篷,并且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顶篷的敞开位置通过两个电的终点位置检测元件取得,从而在触发这些终点位置检测元件时中止所述顶篷的调整,其特征在于,这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直接通过所述两个主支杆而被触发,并且其特征还在于这两个主支杆在朝其终点位置,也就是直到该顶篷的敞开位置的方向上以电动的方式一直被驱动,直到这两个主支杆已经触发这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为止。优选的是,所述主支杆在它们的终点位置被一个终点挡块支撑,并且只有在这两个主支杆都已经抵达终点挡块时才触发这些终点位置检测元件。优选的是,这些终点位置检测元件邻近所述主支杆的终点位置或者抓握在所述终点挡块上。优选的是,用于这些主支杆的电动驱动装置是被共同地控制的。该目的还由一种适于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机动车辆来完成,该机动车辆具有一个带有两个主支杆的、一个可调整的顶篷以及一个电动驱动装置,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包含两个分离的电动马达式的驱动装置,这些驱动装置分别地驱动每一个主支杆的至少一个导杆;两个电力的终点位置掌控检测元件,这些终点位置掌控检测元件中的每一个掌控检测了所配属的导杆在所述顶篷的一个敞开位置中的一个终点位置;以及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上连接有所述电动马达式的驱动装置和所述电力的终点位置掌控检测元件。优选的是,所述终点位置检测元件实施为电开关,这两个开关或者被构造为常开触点或者被构造为动合触点。优选的是,所述电动驱动装置是相互并联连接的。优选的是,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分别驱动相应的主支杆的一个导杆,所述主支杆的终点位置由这些终点位置检测元件检测。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直接通过所述两个主支杆得以触发,并且不是由被传动装置驱动的连接导杆触发。由此以有利的方式获得了主支杆的终点位置而不是一个中间构件的终点位置。此外从而可以确保只有在所述顶篷确实处于其完全敞开位置时才触发所述终点位置检测元件。另外,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将这两个主支杆朝其终点位置,也就是说直至顶篷的敞开位置的方向上进行电动的驱动,直到这两个主支杆已经抵达其终点位置并且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都被触发。由此以一种特别有利的方式实现这两个主支杆的两个电动马达式的驱动装置的同步,而可能不需要昂贵的电子监测装置。因此,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将两个电动驱动装置通电,直至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都已经被触发为止。也就是,如果由于电动驱动装置和/或顶篷支杆中的公差而在这些主支杆移动时出现不同步,并且一个主支杆比另一个主支杆先抵达其终点位置,那么第一个抵达所述终点位置的那个主支杆的电动驱动装置依然继续通电,直到另一个电动驱动装置也已经将主支杆移动到所述终点位置并且其终点位置检测元件被触发。然后控制这两个电动驱动装置直到这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都已经被触发。从而在所述顶篷每次敞开的过程中,使顶篷右侧和顶篷左侧的两个驱动装置达到同步。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特点在于其特别简单,为了一方面可靠地识别所述顶篷的敞开位置而另一方面实现这两个顶篷驱动装置的同步,在本专利技术中只需要少量的部件。优选地提出,所述主支杆在它们的终点位置由一个终点挡块进行支撑。在此优选的是设置一个与车身固定的挡块,因此该挡块是不可调整的。从而明确地限定了所述主支杆的终点位置,并且由此明确地限定了所述顶篷的敞开位置。特别优选的是在此提出,所述终点位置检测元件邻近所述主支杆的终点位置或者抓握在所述终点挡块上。还可以提出,所述终点挡块具有终点位置检测元件,或者将所述终点位置检测元件构成为也起挡块作用。特别优选的是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用于所述主支杆的电动驱动装置被共同地控制,也就是说两个电动驱动装置可以位于一个供电线路上。这至少可以减少一种昂贵的双重布线。此外还可以简化地实施控制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一个控制装置,因为只必须为所述电动驱动装置的控制提供一个输出。适于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车辆具有一个可调整的顶篷,该顶篷具有两个主支杆。另外,所述机动车辆还具有一个电驱动装置,所述电驱动装置具有两个单独的电动驱动装置,它们各自驱动每一个主支杆的至少一个导杆。此外,所述电驱动装置包含两个电的终点位置检测元件,在所述顶篷的一个敞开位置中,它们中的每个检测所配属的导杆的一个终点位置。最后所述驱动装置还具有一个控制装置,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和所述电的终点位置检测元件被连接到该控制装置上。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提出,将所述终点位置检测元件实施为电开关。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将两个开关构成为常开触点,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构成为动合触点。此外特别优选的是,相互并联地连接所述电动驱动装置。于是能够共同地控制这两个驱动装置,这明显地降低了电路耗费。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借助于一个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唯一的附图与下面详细的说明相参照,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带有一个左主支杆和一个右主支杆并且带有一个驱动装置的顶篷。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一台其余部分没有详细示出的机动车辆1中示意性地展示出一个顶篷2,该顶篷包含一个顶篷支杆3。在所述顶篷支杆上可以固定有一个在图中未示出的挠性顶篷套。 所述顶篷支杆在车辆的每个侧面上都具有一个主支杆4和5,所述主支杆以其下端6、7可旋转地铰接在图中未示出的顶篷位置上。在主支杆4、5的上端8、9处,在每个主支杆4、5上连接有一个所谓的车顶框架10、11。每个车顶框架10、11都可以单件地或者多件地构成。两个主支杆4、5以相同的方式实施并且优选的是分别包含两个导杆12、13,其中前导杆12在下文中称为车顶导杆12,并且可以是车顶框架10、11的组成部分,并且后导杆 13在下文中称为主导杆13。每个主支杆4、5可旋转运动地与各自的车顶框架10或11相连接。在该实施例中视情况还可选地设有一个在这两个主支杆4、5之间横向延伸的横架14, 该横架可以固定地或者铰接地与各个主支杆4、5相连接。还可以存在其他的横架,例如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20)为止。)直接通过所述两个主支杆(4,5)而被触发,并且其特征还在于这两个主支杆(4,5)在朝其终点位置(EL),也就是直到该顶篷(2)的敞开位置(OT)的方向上以电动的方式一直被驱动,直到这两个主支杆(4,5)已经触发这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19)之间调整所述顶篷(2),并且在所述方法中所述顶篷(2)的敞开位置(OT)通过两个电的终点位置检测元件(19,20)取得,从而在触发这些终点位置检测元件(19,20)时中止所述顶篷(2)的调整,其特征在于,这两个终点位置检测元件(19,201.一种用于在一个关闭位置(ST)与一个敞开位置(OT)之间调整一个顶篷(2)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铰接在一台机动车辆(1)上的一个左主支杆和一个右主支杆(4,5)分别单独地以电动的方式被驱动,以便能够在所述关闭位置(ST)与敞开位置(OT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切克蒂兹基,
申请(专利权)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