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盖装置和具有该盖装置的洗衣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4686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洗衣机的盖装置和具有该盖装置的洗衣机。能向上方开闭洗衣机主体的上表面的盖装置包括:前盖和后盖,它们构成为利用轴支承构造能够折叠,且前盖和后盖均是透明构件;把手部,其用于开闭盖,该把手部形成在前盖上;后盖衬板,其配置在后盖背面,后盖衬板由不透明构件构成,将轴支承构造配置在不透明构件的后盖衬板的在前侧延伸设置的遮蔽肋的下方。由此,能够提高外观性,提高商品价值。(*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的盖装置和具有该盖装置的洗衣机,该盖装置在洗衣机主体的上表面以前盖体和后盖体可转动的方式支承有前盖体和后盖体,使这些盖体作为折叠盖结构进行开闭动作。
技术介绍
以往,在日本特开2000-27968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该种洗衣机的盖装置,该盖装置以多个盖体彼此间铰接而构成折叠盖,使这些盖在洗衣机主体的上表面开闭自如。另外,为了能让使用者在洗涤过程中观察到衣物的动向,利用透视材料形成盖体。图6表示专利文献1所述的以往的洗衣机的盖体的俯视图,图7A是该洗衣机的后盖的接合面侧的侧视图,图7B是该洗衣机的后盖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7C是该洗衣机的前盖的接合面侧的侧视图,图7D是该洗衣机的前盖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如图6所示,开闭盖8以该开闭盖8能向上方转动的方式由轴支承部9支承其一端,从而将该开闭盖8设置在洗衣机主体(未图示)的上表面。开闭盖8由能沿轴线10折叠的两个盖体8a、8b构成。如图7A所示,在开闭盖8中的一盖体8a的端部的大致中央部,大致等间隔地一体形成有沿轴线10被悬臂支承的多个支承轴11a。另外,如图7C所示,在另一盖体8b上的与支承轴Ila相对应的位置上,一体地形成有用于保持支承轴Ila的相同数量的横孔结构的轴承部12a。并且,各支承轴Ila与各轴承部1 分别相配合而形成图6的轴支承部13,利用轴支承部13连结这些盖体8a和盖体8b而构成开闭盖8。盖体fe、8b由透视性的材料构成,在洗衣机主体的前方侧的盖体8b上设置把手部 14,在与把手部14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用于使盖体8a、8b相互铰接的轴支承部13。在上述结构中,在两个盖体8a、8b的大致中央部将支承轴Ila贯穿在轴承部1 中,利用轴支承部13将两个盖体8a、8b相互铰接,形成折叠盖结构。由此,即使在盖体8a、 8b稍微翘曲的情况下,由于盖体8a、8b的大致中央部的翘曲量比作为两端部的支承轴11a、 轴承部1 的翘曲量小,因此翘曲所带来的影响较小,构成能够容易地连结盖体8a、8b的折置盖。另外,在洗衣机主体的前方侧的盖体8b的大致中央部设置不透明构件的把手部 14,在与把手部14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使盖体8a、8b相互铰接的轴支承部13。由此,即使在利用具有透视性的材料构成盖体8a、8b的情况下,也能使盖背面的轴支承构造不易自表面观察到,能够不影响外观性。但是,在该种以往的结构中,由于采用的是将使盖体8a、8b铰接的轴支承部13配置在与把手部14相对应的位置上而不易观察到盖背面的轴支承构造的构造,因此例如在将把手部配置在前方侧的盖体8b的前部(即洗衣机的前表面侧、图6中的F位置)时,若使把手部14覆盖轴支承构造,则会影响盖体的透视性。另外,在优先考虑透视性而未用把手部14覆盖轴支承构造的情况下,则能够从作为透明构件的盖体8b侧肉眼观察到轴支承构造,影响外观性。另外,由于为了使盖背面的轴支承构造不易自表面观察到,勉强将把手部14的位置设置在盖体8b的大致中央部,因此成为容易受到可用性、外观设计上的限制的结构。另外,在图6中,为了防止轴支承部13被肉眼观察到,需要使轴支承部13的配置宽度在把手部14的宽度以下,结果也存在盖体8a、8b的转动支承宽度变窄,转动动作变得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洗衣机的该盖装置包括前盖和后盖,它们构成为借助轴支承构造能够折叠,且前盖和后盖均具有透明部;把手部,其用于开闭盖,该把手部形成在上述前盖上;后盖衬板,其配置在上述后盖背面且在中央具有开口,上述后盖衬板由不透明构件构成,并且将上述轴支承构造配置在上述后盖衬板的遮蔽肋的下方。由此,在关闭了盖体的状态下观察内侧时,能够不易发现轴支承构造、不易发现由于在模具上滑动而产生的条纹状痕迹等,以能够提高外观性的结构来提高商品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的盖的洗衣机的立体图。图2是在该洗衣机开盖时的洗衣机的立体图。图3是该洗衣机的盖的外观立体图。图4A是该洗衣机的盖的剖视图。图4B是该洗衣机的盖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图5是该洗衣机的盖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以往的洗衣机的盖体的俯视图。图7A是以往的洗衣机的后盖的接合面侧的侧视图。图7B是该以往的洗衣机的后盖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7C是该以往的洗衣机的前盖的接合面侧的侧视图。图7D是该以往的洗衣机的前盖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对于与以往例的结构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另外,本技术不受本实施方式限制。图1是具有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的盖的洗衣机的立体图。图2是在该洗衣机开盖时的洗衣机的立体图。图3是该洗衣机的盖的外观立体图。在图1中,在覆盖洗衣机主体31的上表面的上表面罩32的大致中央部(包括中央部)以盖体33开闭自如的方式配置有盖体33。盖体33构成为具有前盖体34和后盖体 35,该前盖体34和后盖体35借助后述的轴支承构造能够在折叠部36处折叠。另外,将盖体33的前盖体34的中央部3 和后盖体35的中央部3 形成为透明构造,从而能够肉眼观察到洗衣机主体的内部。此外,通过向上方操作把手部37,能够使盖体33处于开盖状态, 该把手部37配置在前盖体34的前部,并且该把手部37配置在与前盖体34的洗衣机主体31的前方上部的操作显示面板38接近的位置上。在图2中,利用一边抬起把手部37 —边向后方推压的操作,使盖体33在折叠部36 处弯曲,且成为打开状态,能够将衣物等洗涤物、洗涤剂投入到内部的洗涤槽39中。另外, 在闭盖的状态、即前盖体34和后盖体35不是折叠盖状态而是利用前盖体34和后盖体35 形成一个面的状态下,能够从透明构造的中央部34a、35a肉眼观察到内部的洗涤槽39的状况、例如衣物的动向等。另外,利用轴支承构造能够折叠地形成盖体33的理由是为了在打开盖体33时容易进行衣物的投入、取出作业。即,是因为在将盖体33形成为单片构造的情况下,将盖体 33形成得较大时,盖体33打开时的高度过高而使可操作性下降,并且在洗衣机的设置位置方面也需要充分地确保上方的空间。在图3中,前盖体34由前盖40和前盖衬板41构成,前盖40具有把手部37,且前盖40为透明材质,大致呈半圆形(包括半圆形),前盖衬板41是自该前盖40的背面安装的不透明构件,外形呈大致马蹄铁状(包括马蹄铁状)。另外,后盖体35由后盖42和后盖衬板44构成,后盖42为透明材质,且大致呈梯形(包括梯形),后盖衬板44自该后盖42的背面安装,且后盖衬板44在中央具有开口 43,且后盖衬板44的外形与后盖42的形状相似。上述前盖40、前盖衬板41、后盖42和后盖衬板44等构件多采用塑料成形加工品。 由此,能够应对复杂的形状、外观设计的多样性,并且也能提高生产率。接下来,用图4A和图4B的盖的剖视图,说明具有以使前盖40和后盖42转动自如的方式铰接该前盖40和后盖42的轴支承构造53的折叠盖的结构。图4A是该洗衣机的盖的剖视图。图4B是该洗衣机的盖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在前盖40的后壁50的后方,一体地形成有多个具有由通孔构成的轴承部46的轴承肋47。另一方面,在自后盖42的背面下侧安装的后盖衬板44上,在与前盖40的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衣机的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装置包括:前盖和后盖,它们构成为利用轴支承构造能够彼此折叠,且该前盖和后盖均具有透明部;把手部,其用于开闭上述盖,该把手部形成在上述前盖上;后盖衬板,其配置在上述后盖背面且在中央具有开口,上述后盖衬板由不透明构件构成,并且将上述轴支承构造配置在上述后盖衬板的在上述开口侧延伸设置的遮蔽肋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清信冈西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