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4657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元件基板(311)以及对置基板(312);密闭封入到这些基板之间的液晶;与输入的图像信息相对应地调制入射光而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313);与元件基板(311)的与对置基板(312)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相对配置的散热部件(35);和配置在所述元件基板(311)与散热部件(35)之间的导热部件(38),所述导热部件(38)中,从所述元件基板(311)与所述导热部件(38)的接触部分的端部到所述元件基板(311)的第二面的所述显示区域(313)的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元件基板(311)的厚度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使用反射型液晶元件(反射型液晶面板)的投影机,强烈要求投影图像的高亮度化。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考虑提高光源的亮度,但是如果提高亮度,反射型液晶面板的温度就会升高。尤其是因为用于这样的用途的光源多是仅具有均一的强度分布, 所以反射型液晶面板的中央部(面板中央部)的温度与容易散热的外缘部(面板外缘部) 相比要高。当产生了这样的温度分布时,面板中央部的液晶的劣化与面板外缘部相比要快, 存在产生色不均的可能性。因此,为了解决这样的不良情况,进行了研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O在该专利文献1中,把要配置在反射型液晶面板与散热部之间的导热性填充材料以使其紧密附着于反射型液晶面板的背面中的与显示区域相对应的位置的方式进行填充, 用导热性填充材料吸收整个显示区域的热。而且,使散热部的与反射型液晶面板相对的面弯曲成越朝向中央部则越接近反射型液晶面板的凸状。利用该构成,通过使显示区域的中央部与散热部的间隔(中央间隔)比该区域的外缘部与散热部的间隔(外缘间隔)小,使得散热部的在中央部的受热效率比外缘部的高,从而谋求温度分布的均一性。专利文献1 特开2010-14809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因为使导热性填充材料紧密附着于整个显示区域,所以在显示区域内受热效率几乎没有差别。而且,反射型液晶面板为非常小型,所以即使在散热部设置了弯曲面,中央间隔与外缘间隔之差也仅是极小的。因此,存在不能实现基于导热性填充材料和散热部得到的显示区域内的受热效率之差,不能充分实现该区域内的温度分布的均一化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实现显示区域内的温度分布的均一化的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具有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配置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 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相对配置的散热部件,该第二面是所述第一基板的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第一面的相反侧的面;和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以进行接触的方式配置的导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及所述导热部件配置为,使得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导热部件的接触部分的端部或者该导热部件与所述散热部件的接触部分的端部到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面的显示区域的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厚度尺寸。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散热部件及所述导热部件配置为,使得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导热部件的接触部分的端部或者该导热部件与所述散热部件的接触部分的端部到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面的显示区域的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厚度尺寸。即,导热部件及散热部件配置为仅在第二面的显示区域的中央部接触。因此,能够使得导热部件在显示区域的中央部的受热效率比该区域的外缘部的大,能够经由散热部件将在该导热部件受热的热散热。因此,在显示区域内温度分布变得均一,能够抑制由高温导致的液晶的劣化, 抑制了发生色不均等不良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中,优选,所述导热部件形成为片状。在本专利技术中,导热部件为片状,因此处理、设置变得容易。此外,通过使得其为固体的导热部件,与液体相比能得到高的导热性。因此,能够提高显示区域中央部的受热效率, 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实现温度分布的均一化。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中,优选,所述片状的导热部件形成为比所述显示区域小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中,预先准备与要变为高温的区域相应的形状的导热部件,仅通过将该导热部件设置于散热部件就能够使温度分布一定,所以能够容易地制造电光装置。另外,能够仅通过导热部件的形状来确定受热分布,所以没有必要像专利文献1的构成那样相应于显示区域的温度分布使散热部件自身的形状变化。因此,对于各种各样的发热状态的反射型光调制元件都能够使用同样形状的散热部件,能够简化散热部件的制造工序。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中,优选,所述散热部件的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对的面为随着朝向内侧而接近所述第一基板的形状的鼓出面,所述片状的导热部件沿着所述鼓出面配置。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仅在散热部件的鼓出面配置导热部件这样的简单构成,能够将导热部件配置为仅与显示区域的中央部接触,能够在显示区域内实现温度分布的均一化。 另外,即使在气温升高了的情况下,利用散热部件的膨胀能够将导热部件按压于第一基板, 能够使导热部件与第一基板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在反射型光调制元件的温度升高了的情况下,能够扩大显示区域中央部的受热范围,能够在显示区域实现温度分布的均一化。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电光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光装置,所以能够显示抑制了色不均的投影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机的构成的图。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型电光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所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型电光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所述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反射型电光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反射型电光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投影机(电光装置)30、40、50、60反射型电光装置(电光装置)31反射型液晶面板(反射型光调制元件)35散热部件38导热部件311元件基板(第一基板)312对置基板(第二基板)313显示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投影机的构成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投影机1的概略构成的图。投影机1,将从光源出射的光束与图像信息相对应地进行调制而形成彩色图像 (图像光),将该彩色图像在屏幕S上放大投影。该投影机1具有偏振照明装置11,该偏振照明装置11具有光源部12、积分透镜 13和偏振转换元件14 ;偏振分束器15,该偏振分束器15使从该偏振照明装置11出射的S 偏振光束通过S偏振光束反射面16反射;分色镜17,该分色镜17将从偏振分束器15的S 偏振光束反射面16反射来的光中的蓝色光(B)的分量分离;和分色镜18,该分色镜18使蓝色光被分离后的光束中的红色光(R)的分量反射而将其分离。另外,投影机1具有作为各色光入射的电光装置的3个反射型电光装置30 (红色光侧的反射型电光装置30R、绿色光侧的反射型电光装置30G和蓝色光侧的反射型电光装置30B)。这3个反射型电光装置30都具有反射型液晶面板31 (与反射型电光装置30同样,称各色光侧的反射型液晶面板为31R、31G、31B),该反射型液晶面板31作为由在硅基板上形成有液晶的所谓LCOS(硅上液晶)构成的反射型液晶元件。而且,各反射型电光装置 30,分别以反射型液晶面板31相对于透射了分色镜17、18的光束的光轴大致垂直的状态配置。反射型液晶面板31,与来自没有图示的控制装置的驱动信号相对应地,控制所述液晶的取向状态,对入射的光的光束的偏振方向进行调制,朝向分色镜17、18反射。另外,反射型电光装置30除了反射型液晶面板31外还具有散热部件35(在图1 中没有图示)以及导热部件38 (在图1中没有图示)等,对于其详细结构将后述。而且,投影机1,在通过分色镜17、18以及偏振分束器15合成经3个反射型电光装置30R、30B、30G调制后的光之后,将该合成光经由投影透镜19投影于屏幕S。反射型电光装置的详细构成图2是表示反射型电光装置30的结构的剖视图。构成反射型电光装置30的反射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反射型光调制元件,其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相对配置;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相对配置的散热部件,该第二面是所述第一基板的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第一面的相反侧的面;和导热部件,其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散热部件之间以进行接触的方式配置,所述散热部件以及所述导热部件配置为,使得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导热部件的接触部分的端部或者该导热部件与所述散热部件的接触部分的端部、到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第二面的显示区域的端部为止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厚度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成也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