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以及设有其的助力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299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结构相适配,用于将所述助力转向器中的输入输出单元总成装设并承载于所述壳体总成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上述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的助力转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而且还能降低产品的制造和装配成本、节省操作工时和操作难度,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例如,上下壳体的同轴度、密封后的防尘和防锈效果、对于壳体内部元件的承载和保护作用等)。因此,可以将本壳体总成更好地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从而有助于制造商创造出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以及设有其的助力转向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
,它涉及一种壳体总成,尤其涉及一种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以及设有该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的助力转向器。
技术介绍
转向系统是汽车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为了使汽车能够按照驾驶者的意愿来保持或改变车辆的行驶方向。转向系统主要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助力转向系统,其中的助力转向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获得了普遍使用,而最为典型的就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于世界可持续发展趋势的要求,节能环保意识正在不断深入开发者的理念中,所以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围绕其进行研发,而所开发并投产的产品就包括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存在着许多的优点,例如(1)具有精确的转向性;(2)可以根据车速变化来调整助力大小,从而能够兼顾车辆低速时的操纵轻便性和高速时的方向稳定性;C3)不存在由于使用液压油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4)采用电动转向可以减少消耗发动机功率、节省燃油等。因此与传统液压助力系统相比,这些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更加优越,更节能环保、减少排放,并且不会发生漏油等而污染环境,从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它已成为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对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而言,可以根据由于各种车型对于转向力矩的不同要求而形成的不同安装位置划分成管柱式、齿条式、单小齿轮式、双小齿轮式等助力转向系统类型,它们都需要包括输入输出单元总成、齿条、壳体总成等的机械转向器部分。其中,现有的壳体总成是用来承载输入输出单元总成,同时可以在装车后有效地保护输入和输出单元, 并且其通常是由上壳体、中壳体、下壳体3个部分组成,它们的连接顺序是上壳体连接中壳体、中壳体连接下壳体,密封后的壳体总成还能起到防尘、防锈的作用,使输入输出单元总成能够在洁净、绝尘、安全的环境内工作。然而,上述的这种三段式壳体总成需要经过两次装配(即中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中/下壳体的两次装配),并且在各个壳体之间还需要安放密封圈来保证壳体总成的密封效果,同时也需要采用特别的设计来确保上、中、下壳体安装连接的同轴度问题。由此可见,这种类型的壳体总成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和装配工艺繁杂、耗时过长的缺点,并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偏高,造成产品的出错率或故障率也偏高, 增加了产品的总成本,从而将会影响到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以使其在满足承载和保护功能要求、降低产品成本、缩短制造和装配工时的同时更能显著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其目的还在于提供设有上述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的助力转向器,以便进一步解决前述的诸多问题来更好地满足现实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结构相适配,用于将所述助力转向器中的输入输出单元总成装设并承载于所述壳体总成中。在上述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中,优选地,所述壳体总成是由相同或不同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固装而成。在上述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中,优选地,所述输入输出单元总成是带蜗轮蜗杆机构的扭矩传递部件。在上述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中,优选地,所述输入输出单元总成通过上、下轴承固定于所述壳体总成的第二部分上。在上述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外伸部,所述外伸部的内部中空用于将所述助力转向器中的机械转向部件装设于其中。在上述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中,优选地,所述外伸部呈圆筒形。在上述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中,优选地,所述机械转向部件是齿条。一种助力转向器,其上设有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在上述的助力转向器中,优选地,所述助力转向器是电动助力转向器。在上述的助力转向器中,优选地,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中的助力电机装设于所述壳体总成的第二部分上。在上述的助力转向器中,优选地,所述电动助力转向器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以集成方式设置于所述助力转向器上、或者以非集成方式连接于所述助力转向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通过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结构,与现有结构相比不仅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同样承载输入输出单元总成和齿条等部件,而且还能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和装配成本、节省操作工时和操作难度,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升(例如,上下壳体的同轴度、密封后的防尘和防锈效果、对于壳体内部元件的承载和保护作用等)。因此,可以将本技术的壳体总成更好地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从而有助于制造商创造出更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将本技术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应用于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也图示出了装设在该壳体总成中的输入输出单元总成和机械转向部件。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总成2输入输出单元总成3 电子控制单元4助力电机5机械转向部件7固定部件11第二部分20蜗轮6转向管柱 10第一部分 12外伸部 21蜗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在该图中仅采用示意性的方式显示出了将本技术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应用在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上的整体结构视图,下面将结合图1以及图示出更多细节特征的图2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组成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本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1在结构上仅包括第一部分10和第二部分11,并且第一部分10的结构与第二部分11的结构被构造成彼此相适配,从而可以将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器中的输入输出单元总成2装设在壳体总成1中,并且通过该壳体总成1来承载输入输出单元总成2以对其进行有效保护。采用以上这种只有第一、第二两个组成部分的结构能够显著地提高二者的同轴装配精度,尤其可以降低整个壳体的制造和安装成本、简化装配操作、节省工时并提升效率,显然这些特点及优势是现有的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所不具备的,而且它也是适合工业化发展的现实需求的。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输入输出单元总成2采用的是带蜗轮蜗杆机构(由图示的蜗轮20和蜗杆21组成)的扭矩传递部件,并且通过上、下轴承将该输入输出单元总成2固定在壳体总成1的第二部分11上。然而在其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 输入输出单元总成2是完全能够采用现有技术中可能适用的任何机构或装置的。此外,在第二部分11上还设置了呈圆筒形的外伸部12,并且将该外伸部12的内部设置成中空构造,以便可以将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器中的机械转向部件5(例如,采用齿条或者任何其他的适宜结构形式)安装在它的内部。再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外伸部12 上同时装设了固定部件7,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来通过该固定部件7将外伸部12 固定安装在适宜的位置上。在图1中也相应地图示出了本示例的小齿轮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其他一些相关部件,例如装设于壳体总成1中第二部分11上的助力电机4、采用非集成方式连接于该助力转向器的电子控制单元3、连接于输入输出单元总成2的转向管柱6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力转向器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结构相适配,用于将所述助力转向器中的输入输出单元总成装设并承载于所述壳体总成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煜康周中坚殷古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