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雨水收集和自动供水的屋顶绿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42188 阅读:5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屋顶绿化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集成雨水收集和自动供水的屋顶绿化系统。该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自动供水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蓄水单元;蓄水单元包括一个蓄水箱,其内部水平设置一蓄水板;蓄水板上布设通孔,其下方缀设棉条,蓄水板与蓄水箱底部留有间隙;蓄水箱的壁上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水口通过连通管依次连接过滤设备和蓄水池。本系统无需人工管理维护,解决了防水防渗的问题,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也减少人工浇灌和管理,同时利用雨水,节约新水,降低维护成本;是一种施工简易、成本低廉的屋顶绿化体系。(*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屋顶绿化领域,涉及集成雨水收集和自动供水的屋顶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节能减排”热潮的大趋势下,中国的城市化的迅猛发展,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能耗大户,所以节能建筑是大势所趋。城市建筑密度的增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需要更多的绿化来缓解城市热岛等环境问题。新建建筑需要推行屋顶绿化来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建筑屋顶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 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也急需改造,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平改绿”势在必行。所以需要大力推广屋顶绿化。目前,建筑“平改绿”推广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技术和管理问题,例如既有建筑屋顶绿化存在超荷载、防水防渗性能差、初期投入成本高、需要定期管理维护等问题,造成了屋顶绿化无法大面积推广。首先,使用传统屋顶构造及绿化装置的要求较高,不仅要对屋顶原有结构和防水层进行专门的改造,施工繁琐不方便。其次,现有技术中屋顶绿化给排水设施不完善,在干旱季节要人工灌溉,植物容易枯死;在多雨季节排水不畅,缺乏良好的排水功能。再有,现有大部分屋顶绿化容器缺乏蓄水功能,即使下部含有蓄水层,也无法有效供给给植物吸收。同时,现有技术的还需要进行人工定期多次的灌溉和维护,极大的增加了人力成本,严重影响屋顶绿化的推广应用,不利于城市绿化事业和节能减排事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施工简易、荷载低、防水性能好、容器蓄水性能好的屋顶绿化系统,同时集成雨水收集系统和自动供水系统两大优势,用于雨水回灌利用,使屋顶绿化做的基本无需人工管理。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的提供集成雨水收集和自动供水的屋顶绿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自动供水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蓄水单元;蓄水单元包括一个蓄水箱,其内部水平设置一蓄水板;蓄水板上布设通孔,其下方缀设棉条,蓄水板与蓄水箱底部留有间隙;蓄水箱的壁上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水口通过连通管依次连接过滤设备和蓄水池;所述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泵、集水箱和自动供水装置;水泵入口接至前述蓄水池,水泵出口接至集水箱上部;集水箱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至自动供水装置的进水口,自动供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前述蓄水箱的进水口 ;所述自动供水装置由小水箱、浮球和连杆组成,连杆固定于浮球上,并与自动供水装置进水口和出水口管路上阀门的开关相连。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蓄水单元是两组以上,且各蓄水单元相互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蓄水单元的蓄水板上覆盖蓄水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容器装置、雨水收集系统和自动供水系统三者共同构成全自动屋顶绿化系统,是无需人工管理维护,自给自足的回灌体系。由此,解决了防水防渗的问题,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也减少人工浇灌和管理,同时利用雨水,节约新水,降低维护成本。是一种施工简易、成本低廉的屋顶绿化体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布置图;图2为自动供水系统图;图3容器单体平面图;图4容器单体剖面图;图5蓄水板;图6容器组合图。附图标记为水泵1、集水箱2、进水口 3、浮球4、出水口 5、蓄水池6、蓄水单元7、 过滤设备8、连通管9、蓄水板10、蓄水箱11、棉条12、蓄水毡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集成雨水收集和自动供水的屋顶绿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自动供水装置; 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蓄水单元7 ;蓄水单元7的主要部件是一个蓄水箱11,其内部水平设置一蓄水板10 ;蓄水板10上布设通孔,其下方缀设棉条12,蓄水板10与蓄水箱 11底部留有间隙,蓄水板10上覆盖蓄水毡13。蓄水毡13上铺设土壤层,蓄水毡既有蓄水功能,同时也有过滤功能,防止土壤进入蓄水箱11底部蓄水空间。棉条12连接下部蓄水空间,棉条12自身的虹吸作用能将蓄水空间中水分带入蓄水毡,为植物土壤层供给水分。蓄水箱11是一个方形或矩形的预制塑料容器,成本低,本身具有防水防渗功能, 使得屋顶无需重新设置防水层。容器四周在蓄水板10高度上限处设置蓄水箱11的壁上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水口通过连通管9依次连接过滤设备8和蓄水池6 ;所述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泵1、集水箱2和自动供水装置;水泵1入口接至前述蓄水池6,水泵1出口接至集水箱2上部;集水箱2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至自动供水装置的进水口 3,自动供水装置的出水口 5通过管路连接至前述蓄水箱11的进水口 ;所述自动供水装置由小水箱、浮球4和连杆组成,连杆固定于浮球4上,并与自动供水装置进水口 3和出水口 5管路上阀门的开关相连。自动供水装置具有自动调节水位的功能,当水位线高于设计水位,由浮球4控制关闭进出水口,在容器蓄水位低于设计水位高度时,间门打开,进行供水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在蓄水层水位高于设计水位高度时,间门自动关闭,停止供水防止植物涝死。所述蓄水单元7可以是两组以上,且各蓄水单元7相互之间通过连通管9连通。连通管9可以互相之间传输水,同时连接过滤系统8,过滤系统8与蓄水层6相连,具有雨水收集系统的功能。蓄水池6与水泵1相连,在旱季可以抽水进入集水箱2,集水箱2雨水通过进水口 3进入自动灌溉系统。在使用时,蓄水箱11内过滤蓄水毡上部盛放轻质栽培介质(土壤层),种植耐寒植物,容器之间通过带螺帽的连通管连接四周孔洞,既有连接下部蓄水层功能,也有组合的容器功能。容器之间组合简易,施工高速快捷,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组合容器沿屋面排水坡度自然放置,高坡度面容器孔洞为进水孔,低坡度面孔洞为出水孔。组合容器构成屋顶绿化整体,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下部蓄排水层连同,使之成为有机体,有效提高植物存活率。权利要求1.集成雨水收集和自动供水的屋顶绿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自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蓄水单元;蓄水单元包括一个蓄水箱,其内部水平设置一蓄水板;蓄水板上布设通孔,其下方缀设棉条,蓄水板与蓄水箱底部留有间隙;蓄水箱的壁上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水口通过连通管依次连接过滤设备和蓄水池;所述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泵、集水箱和自动供水装置;水泵入口接至前述蓄水池,水泵出口接至集水箱上部;集水箱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至自动供水装置的进水口,自动供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前述蓄水箱的进水口 ;所述自动供水装置由小水箱、浮球和连杆组成,连杆固定于浮球上,并与自动供水装置进水口和出水口管路上阀门的开关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单元是两组以上,且各蓄水单元相互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单元的蓄水板上覆盖蓄水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屋顶绿化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集成雨水收集和自动供水的屋顶绿化系统。该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自动供水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蓄水单元;蓄水单元包括一个蓄水箱,其内部水平设置一蓄水板;蓄水板上布设通孔,其下方缀设棉条,蓄水板与蓄水箱底部留有间隙;蓄水箱的壁上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水口通过连通管依次连接过滤设备和蓄水池。本系统无需人工管理维护,解决了防水防渗的问题,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也减少人工浇灌和管理,同时利用雨水,节约新水,降低维护成本;是一种施工简易、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雨水收集和自动供水的屋顶绿化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和自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蓄水单元;蓄水单元包括一个蓄水箱,其内部水平设置一蓄水板;蓄水板上布设通孔,其下方缀设棉条,蓄水板与蓄水箱底部留有间隙;蓄水箱的壁上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出水口通过连通管依次连接过滤设备和蓄水池;所述自动供水装置包括水泵、集水箱和自动供水装置;水泵入口接至前述蓄水池,水泵出口接至集水箱上部;集水箱底部通过管路连接至自动供水装置的进水口,自动供水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前述蓄水箱的进水口;所述自动供水装置由小水箱、浮球和连杆组成,连杆固定于浮球上,并与自动供水装置进水口和出水口管路上阀门的开关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坚金武周瑜陈建波石永波唐培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宸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