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自由泳姿势矫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0061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由泳姿势矫正器,包括有与人体身体大小适配的浮动托板,该浮动托板的侧部设置有绑扎带,所述的浮动托板的前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倒U形的连接浮管,该连接浮管顶部中心固定设置有与浮动托板中心线同轴的浮动直杆,所述的浮动直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浮动顶板,且所述的浮动顶板到浮动托板的距离与人体臂长相对应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用于对自由泳学员的姿势进行矫正,以提高训练和教学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育训练和教学用具,具体是指一种自由泳姿势矫正器
技术介绍
自由泳(freestyle)对技术没有规则限制,比赛时,运动员多采用最快的爬泳技术,致使人们把爬泳亦称为自由泳。自由泳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在全部游泳项目32项中占12项,而且混合泳和混合泳接力中也包括自由泳,因此自由泳往往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游泳水平的标志。因此,目前国内非常注重对运动员自由泳技能的提高,尤其是非常关注自由泳正确游泳姿态的训练。自由泳是臂部动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以一个周期分为入水、抱水、划水、出水和空中移臂五个不可分割的阶段。如图1所示1.入水完成空中移臂后,手在控制下自然放松入水。手的入水点一般在身体纵轴和肩关节的前后延长线之间。入水时手指自然伸直并拢,臂内旋使肘关节抬高处于最高点,手掌斜向外下方,使手指首先触水,然后是小臂,最后是大臂自然插入水中。2.抱水臂入水后,在积极向下方插入的过程中,手掌从向斜外下方转向斜内后方并开始屈腕、屈肘,肘高于手,以便能迅速过渡到较好的划水位置。抱水结束,手掌已经接近对水,肘关节屈至150°左右,整个手臂像抱着一个大圆球似的为划水作准备。3.划水划水是发挥最大推进作用的主要阶段,其动作过程可分为拉水和推水两个部分。紧接抱水阶段进入拉水,这时要保持抬肘,并使大臂内旋。拉水至肩的垂直平面后, 即进入推水部分,这时肘的屈度约100。左右。大臂在保持内旋姿势,带动小臂,用力向后推水。同时,使肩部后移,以加长有效的划水路线。向后推水有一个从屈臂到伸臂的加速过程,整个划水动作,手的轨迹始于肩前,继之到腹下,最后到大腿旁,呈S形。4.出水划水结束时,由上臂带动,肘部向外上方提拉带前臂和手出水面,掌心转向后上方。出水动作必须迅速而不停顿,同时应该柔和、放松。5.空中移臂紧接出水不停顿地进入空中移臂,移臂时,肘高于手。6.两臂配合自由泳时两臂划水发生的交叉位置有前交叉、中交叉和后交叉三种类型。前交叉是指一臂入水时,另一臂已前摆至肩前方与平面成30。左右。前交叉有利于初学者掌握自由泳动作和呼吸。中交叉是指一臂入水时,另一臂处在向内划水阶段与水平面成90°。后交叉是指一臂入水时,另一臂划至腹下,手与水平面成150°左右。但是在实际的自由泳训练和教学过程中,学员门往往在入水阶段双手相互交叉或者手臂前伸不到位的不规范姿势,导致自由泳游行速度大为降低,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姿势矫正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对自由泳学员的姿势进行矫正,以提高训练和教学效果的自由泳姿势矫正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人体身体大小适配的浮动托板,该浮动托板的侧部设置有绑扎带,所述的浮动托板的前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倒U形的连接浮管,该连接浮管顶部中心固定设置有与浮动托板中心线同轴的浮动直杆,所述的浮动直杆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浮动顶板,且所述的浮动顶板到浮动托板的距离与人体臂长相对应匹配。通过上述设置,自由泳学员在学习自由泳时,将身体靠在浮动托板上,并系好绑扎带,由于浮动直杆的对中限制,因此学员在做臂部动作时,双手分别在浮动直杆的两侧各种进行入水、抱水、划水和出水动作,避免了双手出现交叉的情况发生,此外,由于浮动直杆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浮动顶板,因此学员在训练时, 以该浮动顶板为手部前伸的参考标准位置,使得每次臂部动作都能做到前伸到位,因此提高了自由泳的训练和教学效果,有利于自由泳姿势的矫正。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浮动直杆包括有相互套接滑移配合的上直杆和下直杆,且上直杆和下直杆的套接处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多个沿轴向排布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上直杆和下直杆的定位销。通过本设置,可以针对不同臂长的人,滑移调节上直杆和下直杆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整体的使得浮动直杆的长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人群。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绑扎带为弹性伸缩带。通过本设置,方便将人体与浮动托板固定。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绑扎带分别设置在浮动托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绑扎带的端部设置有魔术贴。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介绍。附图说明图1自由泳动作示意图;图2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如图1-2所示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有与人体身体大小适配的浮动托板1,本技术该浮动托板1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或者纺锤形均可,本实施例该该浮动托板1的形状优选为带有圆形倒角的长方形,另外该浮动托板1可采用发泡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浮动托板1的侧部设置有绑扎带11,本实施例所述的绑扎带11为弹性伸缩带,而且分别设置在浮动托板1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绑扎带11的端部设置有魔术贴111。本实施例所述的浮动托板1的前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倒U形的连接浮管5,该连接浮管5顶部中心固定设置有与浮动托板中心线同轴的浮动直杆3,所述的浮动直杆3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浮动顶板4,且所述的浮动顶板4到浮动托板1的距离与人体臂长相对应匹配。本实施例该浮动直杆3采用中空塑料管制成,不仅可以方便地浮于水面,而且便于取材和加工,另外,所述的浮动顶板4也可以采用中空塑料管制成。 为了使得本技术可以针对不同臂长的人使用,所述的浮动直杆3包括有相互套接滑移配合的上直杆31和下直杆32,且上直杆31和下直杆32的套接处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多个沿轴向排布的定位孔33,所述的定位孔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上直杆和下直杆的定位销34。权利要求1.一种自由泳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人体身体大小适配的浮动托板,该浮动托板的侧部设置有绑扎带,所述的浮动托板的前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倒U形的连接浮管,该连接浮管顶部中心固定设置有与浮动托板中心线同轴的浮动直杆,所述的浮动直杆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浮动顶板,且所述的浮动顶板到浮动托板的距离与人体臂长相对应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泳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直杆包括有相互套接滑移配合的上直杆和下直杆,且上直杆和下直杆的套接处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多个沿轴向排布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上直杆和下直杆的定位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由泳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扎带为弹性伸缩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由泳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绑扎带分别设置在浮动托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绑扎带的端部设置有魔术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由泳姿势矫正器,包括有与人体身体大小适配的浮动托板,该浮动托板的侧部设置有绑扎带,所述的浮动托板的前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倒U形的连接浮管,该连接浮管顶部中心固定设置有与浮动托板中心线同轴的浮动直杆,所述的浮动直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浮动顶板,且所述的浮动顶板到浮动托板的距离与人体臂长相对应匹配。本技术的优点是用于对自由泳学员的姿势进行矫正,以提高训练和教学效果。文档编号A63B69/12GK201978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由泳姿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人体身体大小适配的浮动托板,该浮动托板的侧部设置有绑扎带,所述的浮动托板的前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倒U形的连接浮管,该连接浮管顶部中心固定设置有与浮动托板中心线同轴的浮动直杆,所述的浮动直杆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浮动顶板,且所述的浮动顶板到浮动托板的距离与人体臂长相对应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昕薛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