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差双层共挤挤出机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630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差双层共挤挤出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两道二者有间隔的导胶流道(2),导胶流道(2)外端均开设有进料口(3),在导胶流道(2)之间设有隔温水槽(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导胶流道之间设置了隔水槽,防止高温与低温相互转换,使两种溶体温差不等的材料进入机头后,不再受高低温的影响,使各层材料挤出时各自的极限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不但达到了双层共挤的目的,还节省了多次挤出的成本,优化了双层挤出的工艺,克服了产成品脱皮、鼓泡的产品质量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缆的加工装置,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电缆的挤出机机头。
技术介绍
在电线电缆行业,为满足产品的某些特性,有时需要变换材料或改变原有的产品结构。例如,为改变电缆护层某种性能,需将单层结构改变为双层结构。但是,每层所用材料的溶体温差太大,各层材料在挤出时温度的高低转换,造成其中一层温度较低的材料分解,影响工艺性能和材料质量。现有的挤出机机头是将双层结构分为单层二次挤出方式, 来保证双层材料自身适合的挤出温度,但是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加层之间容易出现空隙, 影响挤出整体性能;二是增加挤出次数,加大生产成本;三是最外层一般厚度较薄,不易挤出,加大挤出难度,且容易使电缆护层脱皮和鼓泡,给企业增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高温差双层共挤挤出机机头,其能够实现双层共挤,克服了温度转换造成的不利影响,生产效率高,质量好。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在壳体内设有两道二者有间隔的导胶流道,导胶流道外端均开设有进料口,在导胶流道之间设有隔温水槽。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在导胶流道之间设置了隔水槽,防止高温与低温相互转换,使两种溶体温差不等的材料进入机头后, 不再受高低温的影响,使各层材料挤出时各自的极限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不但达到了双层共挤的目的,还节省了多次挤出的成本,优化了双层挤出的工艺,克服了产成品脱皮、鼓泡的产品质量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介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简图。图中标示1-壳体、2-导胶流道、3-进料口、4-隔温水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壳体1内设有两道二者有间隔的导胶流道2,导胶流道 2外端均开设有进料口 3,在导胶流道2之间设有隔温水槽4。本技术中所述的两个导胶流道的里端在挤出口处汇合,在设计时,缩短模具出口尺寸,使两种流体相接合后流出时间小于0. 5秒,这样,就更好地克服了机头在共挤出时,由于两种材料的温差互相转换而造成的挤出困难。权利要求1. 一种高温差双层共挤挤出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两道二者有间隔的导胶流道O),导胶流道( 外端均开设有进料口(3),在导胶流道( 之间设有隔温水槽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差双层共挤挤出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两道二者有间隔的导胶流道(2),导胶流道(2)外端均开设有进料口(3),在导胶流道(2)之间设有隔温水槽(4)。本技术由于在导胶流道之间设置了隔水槽,防止高温与低温相互转换,使两种溶体温差不等的材料进入机头后,不再受高低温的影响,使各层材料挤出时各自的极限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不但达到了双层共挤的目的,还节省了多次挤出的成本,优化了双层挤出的工艺,克服了产成品脱皮、鼓泡的产品质量问题。文档编号H01B13/14GK202008880SQ201120066098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保华, 李景波, 郭振杰 申请人:沧州会友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差双层共挤挤出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内设有两道二者有间隔的导胶流道(2),导胶流道(2)外端均开设有进料口(3),在导胶流道(2)之间设有隔温水槽(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华李景波郭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会友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