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细胞愈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34282 阅读:4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人工细胞愈合膜,它是按1000份产品的质量计,用L-缬氨酸0.5~1.2份、L-异亮氨酸0.5~1.5份、L-亮氨酸1~2份、L-醋酸赖氨酸0.3~0.9份、L-甲硫氨酸0.1~0.5份、L-苯丙氨酸0.1~0.5份、L-苏氨酸0.1~0.4份、L-色氨酸0.05~1.0份与辅料加上纯化水混合制备而成的,产品的pH为3.5~7.5;所述辅料是海藻酸钠、L-盐酸半胱氨酸、维生素C、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卵磷脂或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混合物;所述纯化水加至100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8种氨基酸用于人体皮肤的创面,促进创面修复愈合,效果显著;而且制成的凝胶剂,有释药快、无油腻性、易涂展、易洗除等特点;对皮肤及粘膜无刺激性;能够与水溶液很好地混和,并能吸收渗出,有利于创面分泌物的排除和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机有效成分的医药配制品,进一步来说涉及含有多种氨基酸的医药配制品。
技术介绍
烧伤、烫伤、冻伤、皮肤溃疡、手术伤口及其他创伤均会形成各种创面,使机体失去天然屏障,机体免疫功能也受抑制,同时引发其他疾病。烧伤创面的处理,是治疗烧伤的关键。常用的烧伤创面外用药的作用为抗菌、脱痂、促进上皮增生。如磺胺嘧啶银外用,使组织干燥结痂,对控制细菌繁殖、控制感染及因感染而引起的败血症方面起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细胞脱水,对挽救那些濒于死亡的受损伤上皮细胞不利,影响受损伤组织的自然生长愈合。在深度烧伤创面上进行切削痂手术,再辅以各种方式的皮肤移植,或用人工皮覆盖创面,有迅速清除坏死组织、及时封闭创面、保护创面的作用。但是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自身皮源是很有限的,任何人工皮或其它生物敷料覆盖的创面,最终的创面封闭愈合仍然是依赖于自身皮源的生长修复。表皮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为烧伤病人尤其是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但使用自体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移植的主要问题是从取皮培养到移植,需要较长时间,且费用高,病人难以承受。创伤愈合是机体所具有的重要修复功能,切割伤M小时内紧靠伤口边缘的上皮增厚,基底细胞迅速增长,48小时内整个伤口表面重新由上皮覆盖。人体的小汗腺有80% 存在于脂肪中,即使是全厚皮肤烧伤,只要损伤不累及皮下脂肪层,仍可通过培养创面上的自身汗腺上皮、毛囊上皮而使创面上皮化愈合,无需植皮。创面愈合同营养有关,通过营养素的摄入来改善创伤后的营养状况,从而逆转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按传统疗法,创面修复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要通过血液循环来取得,然而各种创面的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尤其是受伤严重导致机体代谢障碍,如烧伤、机体其他疾病或代谢缺陷如糖尿病人伤口、老年人伤口,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差,导致创面愈合缓慢。欧洲药厂生产主要成分是从小牛血清中得到的脱蛋白透析物的药品,富含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已广泛用于起因不同的溃疡、褥疮和术后创面。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细胞生长和创口愈合的并不多,且主要是国外公司的申请件,例如95196849. 1号《细胞增生和伤口愈合的调节》、00819530. 7号《细胞粘附和创伤愈合的方法》、200480043510. 1号《使用再生细胞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200510138022. 5 号《P物质用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动员或增殖以及用于伤口愈合或促进伤口愈合的用途》、 200780004164. X号《用于促进多细胞生物的组织愈合的组合物和方法》。这些技术方案有一定作用,但人们仍然在探索新的治疗创口的药物和医用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人工细胞愈合膜,以增加治疗创口的药物或医用材料品种,为人类健康服务。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人工细胞愈合膜的制备方法,使其能够批量制造, 以应用于临床治疗患者。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得出结论细胞的离体(体外)培养表明,为细胞提供养分,不只是通过血液循环一种途径,若能在加强全身营养的同时,并在创面局部提供创伤修复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明显加速创面的修复愈合。专利技术人在经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人工细胞愈合膜,它含有细胞生长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并在生产工艺中利用了脂质体制备技术,以利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人工细胞愈合膜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和创伤病人,能提供机体生物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是一种为创面组织提供局部营养、促进其愈合的产品。专利技术人提供的人工细胞愈合膜,按1000份产品的质量计,它是用L-缬氨酸0. 5 1. 2份、L-异亮氨酸0. 5 1. 5份、L-亮氨酸1 2份、L-醋酸赖氨酸0. 3 0. 9份、L-甲硫氨酸0. 1 0. 5份、L-苯丙氨酸0. 1 0. 5份、L-苏氨酸0. 1 0. 4份、L-色氨酸0. 05 1. O份与辅料加上纯化水混合制备而成的,产品的PH为3. 5 7. 5 ;所述辅料是海藻酸钠、 L-盐酸半胱氨酸、维生素C、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卵磷脂或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混合物,所述纯化水加至1000份。上述辅料的用量是每1000份产品中,海藻酸钠70 110份、L-盐酸半胱氨酸 0. 2 0. 5份、维生素C 0. 5 1. 5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 5份、卵磷脂或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混合物10 30份。人工细胞愈合膜所用氨基酸的优选配方是按质量分数计,每1000份产品中含 L-缬氨酸0. 9份,L-异亮氨酸0. 8份、L-亮氨酸1. 4份、L-醋酸赖氨酸0. 6份、L-甲硫氨酸0. 3份、L-苯丙氨酸0. 3份、L-苏氨酸0. 2份、L-色氨酸0. 1份;产品优选的pH为4 7。上述人工细胞愈合膜产品的制剂是凝胶剂,或软膏剂,或乳膏剂。上述氨基酸原料是药用级氨基酸。专利技术人提供的人工细胞愈合膜凝胶剂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是称取上述配方比例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C、L-盐酸半胱氨酸溶于适量温度为70°C 80°C的纯化水中,溶解完全,加入用热水溶解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后搅勻,趁热将卵磷脂或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加入其中,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勻;将基质海藻酸钠加纯化水适量溶胀完全,加入搅拌锅内,将上述溶液缓缓加入基质中,边加边搅均勻,灌封,灭菌,包装,制成产品;二是按照卵磷脂和胆固醇质量为2 1 6 1的配比例称取卵磷脂、胆固醇溶于乙醚中,旋转蒸发成脂质体膜;称取配方中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C、L-盐酸半胱氨酸溶解于适量水中制成水相;将水相倒入脂质体膜中,浸泡,搅拌乳化;将水溶性基质海藻酸钠加纯化水适量溶胀完全,加入乳化液中搅拌混合均勻;灌封,灭菌,包装,制成产品。人工细胞愈合膜产品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是以羊毛脂,蜂蜡,凡士林,卵磷脂为基质,按照上述配方比例将羊毛脂,蜂蜡,凡士林,卵磷脂等基质先加热溶化,再加入L-异亮氨酸、L-亮氨酸、L-醋酸赖氨酸、L-甲硫氨酸、L-苯丙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共8种氨基酸和辅料L-盐酸半胱氨酸、维生素C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混合均勻,灭菌、分装制得产品。人工细胞愈合膜产品乳膏剂的制备方法是将L-盐酸半胱氨酸、维生素C、硬脂酸、硬脂醇、吐温-80,司盘-60、凡士林、液体石蜡、甘油、山梨酸、加纯化水至定量,混合、溶解后,加热至相同温度80°C 90°C,得到水相;再分别将硬脂酸、硬脂醇、司盘-60、凡士林及液体石蜡混合得到油相成分;最后将油相加入至水相中,搅拌勻化,制得产品。专利技术人用水溶性基质海藻酸钠作为辅料,制成凝胶剂,有易涂展、成膜时间快、能缓慢释放有效成分、无油腻性、易洗除等特点;产品的PH设计成为4-7,对皮肤及粘膜无刺激性;能够与水溶液很好地混和,并能吸收渗出,有利于创面分泌物的排除和干燥,促进创面修复愈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最大贡献是找到了用于人体皮肤创面修复愈合的 8种氨基酸以及相应的辅料、研究出它们之间最好的比例、配方和制备方法使得到的膜产品在人体皮肤的创面局部使用,直接为创面残存组织提供生长修复所需的8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且可进入细胞内,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时有利于细胞因子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从而主动促进活性细胞分裂生长。本品与其它同类品种比较,8种氨基酸为伤口的愈合提供必须的营养,作为氨基酸载体的脂质体能缓慢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人工细胞愈合膜,其特征在于它是按1000份产品的质量计,用L-缬氨酸0.5~1.2份、L-异亮氨酸0.5~1.5份、L-亮氨酸1~2份、L-醋酸赖氨酸0.3~0.9份、L-甲硫氨酸0.1~0.5份、L-苯丙氨酸0.1~0.5份、L-苏氨酸0.1~0.4份、L-色氨酸0.05~1.0份与辅料加上纯化水混合制备而成的,产品的pH为3.5~7.5;所述辅料是海藻酸钠、L-盐酸半胱氨酸、维生素C、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卵磷脂或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混合物;所述纯化水加至10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昌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扬生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