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荣批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395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方便更换拉片的新型拉头,包括上翼片、下翼片、导柱、盖帽、止位簧片、第一复位弹簧、“U”形活动块及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通过导柱一体相连设置;在止位簧片一端的下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对止位簧片的活动进行复位;而上翼片上设有一“U”形槽及与其相活动配合的“U”形活动块,且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上述“U”形活动块底端与“U”形槽同一侧底端之间,该“U”形活动块外侧端凸设有齿状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与上述盖帽相应位置所设第一定位部各自的齿状顶端相互对接,通过推挤“U”形活动块留出拉片安装的空隙实现对拉片的方便更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尤其是指一种可方便更换拉片的新型拉头
技术介绍
现代的服装或者各种箱包上,拉链结构的设置非常常见。一种好的拉链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更多的方便,而如果拉链的整体或者即使是很小的一个小部件设计上的不合理, 都会带来使用者不方便的地方。现有的拉链一般包括链牙、拉头、拉片、上下翼片,籍由拉头在链牙上行走实现拉链链牙的啮合与分离。如图1所述的一种拉头,其包括上翼片1 ‘、下翼片2'、导柱3'、盖帽4'、止位簧片5',其中所述上翼片1'和下翼片2'通过导柱3' —体相连设置;上翼片1'上表面向上凸设有两固定块6 ‘;所述盖帽4'盖设于两固定块6丨上并与上翼片1丨相固接;所述止位簧片5丨设于上翼片1丨上且其一端可移动地向下翼片2 ‘部分延伸用于卡入相邻的两个链牙之间阻止拉头在链牙上滑动,位于盖帽4'内侧与止位簧片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使用时,拉片的一侧铰接设于止位簧片5'开口部分,上述这种设置的拉头,其拉片只能固定设置于止位簧片5 ‘开口部分, 而不能在拉片坏了的时候进行方便更换,因此一旦拉片坏了整个拉头也不能使用。此外,由于复位弹簧7'设置于盖帽4'内侧与止位簧片5'之间,当拉片拉动拉头的力量过大时, 很容易导致复位弹簧7 ‘失去弹性,进而导致整个拉头作废掉。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拉头,很好地克服了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可方便更换拉片的新型拉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拉头,包括上翼片、 下翼片、导柱、盖帽、止位簧片、第一复位弹簧、“U”形活动块及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通过导柱一体相连设置;所述上翼片上表面一端向上凸设有用于固定止位簧片的两并行排列固定片,从该两固定片之间的上翼片部分向导柱部分嵌设有一放置第一复位弹簧的深槽,该两固定片上分别相对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盖帽盖设于上述两个固定片上,且盖帽一端向下凸设有齿状的第一定位部;所述止位簧片一端位于第一复位弹簧上方且该端上设有一轴向孔,一固定轴穿过上述轴向孔且该两端分别固接于上述固定孔中,上述止位簧片另一端设有用于铰接拉片的开口部,该开口部下端可移动地向下翼片部分延伸用于卡入相邻两链牙间阻止拉头在链牙上滑动;与上述两固定片相对的上翼片另一端设有一“U”形槽,该“U”形槽开口端两侧各设置有一定位凸块,同时该“U”形槽内设有与其相活动配合的 “U”形活动块,且该“U”形活动块外侧端向上凸设有齿状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与上述第一定位部各自的齿状顶端相互对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上述“U”形活动块底端与“U”形槽同一侧底端之间。与上述固定片同一端的上翼片上设有用于契入盖帽的榫槽;所述盖帽上相对第一定位部的另一端底部向两外侧面凸设有凸台,该凸台契入上述榫槽内以固定所述盖帽。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在止位簧片一端的下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用于对止位簧片的活动进行复位当拉片拉动止位簧片向上活动时,止位簧片克服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向上,此时止位簧片开口部下端脱离两链牙, 如此则拉片即可拉动拉头运行;当拉片停止拉动止位簧片时,止位簧片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其开口部的下端向下移动卡入相邻两链牙间阻止拉头在链牙上滑动。由于在止位簧片相对活动时,靠近止位簧片转轴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只需较小的变形,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止位簧片复位弹簧来说,本技术的第一复位弹簧结构更合理稳定,不易损坏。另外一方面,本技术中上翼片上设有一 “U”形槽及与其相活动配合的“U”形活动块,且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U”形活动块底端与“U”形槽同一侧底端之间;该“U”形活动块外侧端凸设有齿状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与上述盖帽相应位置所设第一定位部各自的齿状顶端相互对接。当需要装配拉片时,只需克服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推挤“U”形活动块向“U”形槽两底端移动,使得上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各自的齿状顶端脱离对接, 进而让拉头外部与止位簧片开口部之间留出空隙,此时拉片可通过上述空隙装配进止位簧片的开口部内;拉片装到开口部后,放开推挤“U”形活动块时,“U”形活动块在第二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U”形槽开口部移动,进而使得上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各自的齿状顶端又相互对接,实现拉头外部与止位簧片开口部之间相互隔开,如此即实现对拉片的方便装配或更换。同时为了防止“U”形活动块从“U”形槽开口端滑出,在“U”形槽开口端两侧各设置有一定位凸块。此外,本技术中的盖帽盖设于上翼片上,其一端的两侧面分别向外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上述榫槽相契合固定,因此其整个固定结构更稳定,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牢固的榫卯结构,因此盖帽不易移位,从而使得上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各自的齿状顶端在未推挤“U”形活动块时不会脱离对接,因此也不会导致拉片脱离拉头。如此则该可方便替换拉片的拉头使用效果更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拉头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分解示意图图ζ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右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 ‘、上翼片2 ‘、下翼片3 ‘、导柱4 ‘、盖帽5 ‘、止位簧片6 ‘、固定块7 ‘、复位弹簧1、上翼片11、“U”形槽12、定位凸块2、下翼片3、导柱30、深槽40、第一定位部5、止位簧片51、开口部7、“U”形活动块8、第二复位弹簧90、固定孔10、榫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拉头,包括上翼片1、下翼片2、导柱3、盖帽4、止位簧片5、第一复位弹簧6、“U”形活动块7及第二复位弹簧8,所述上翼片1和下翼片2通过导柱3 —体相连设置;所述上翼片1上表面一端向上凸设有用于固定止位簧片5的两并行排列固定片 9,从该两固定片9之间的上翼片1部分向导柱3部分嵌设有一放置第一复位弹簧6的深槽 30,该两固定片9上分别相对设置有固定孔90,与上述固定片9同一端的上翼片1上设有用于契入盖帽4的榫槽10 ;所述盖帽4盖设于上述两个固定片9上,且盖帽4 一端向下凸设有齿状的第一定位部40,盖帽4上相对第一定位部40的另一端底部向两外侧面凸设有凸台41,该凸台41 契入上述榫槽10内以固定所述盖帽4 ;所述止位簧片5 —端位于第一复位弹簧6上方且该端上设有一轴向孔50,一固定轴91穿过上述轴向孔50且该两端分别固接于上述固定孔90中,上述止位簧片5另一端设有用于铰接拉片的开口部51,该开口部51下端可移动地向下翼片2部分延伸用于卡入相邻两链牙间阻止拉头在链牙上滑动;与上述两固定片9相对的上翼片1另一端设有一“U”形槽11,该“U”形槽11开口端两侧各设置有一定位凸块12,同时该“U”形槽11内设有与其相活动配合的“U”形活动块7,且该“U”形活动块7外侧端向上凸设有齿状的第二定位部70,该第二定位部70与上述第一定位部40各自的齿状顶端相互对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8连接于上述“U”形活动块 7底端与“U”形槽11同一侧底端之间。本技术的重点在于,本技术中在止位簧片5 —端的下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6用于对止位簧片5的活动进行复位当拉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翼片、下翼片、导柱、盖帽、止位簧片、第一复位弹簧、“U”形活动块及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上翼片和下翼片通过导柱一体相连设置;所述上翼片上表面一端向上凸设有用于固定止位簧片的两并行排列固定片,从该两固定片之间的上翼片部分向导柱部分嵌设有一放置第一复位弹簧的深槽,该两固定片上分别相对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盖帽盖设于上述两个固定片上,且盖帽一端向下凸设有齿状的第一定位部;所述止位簧片一端位于第一复位弹簧上方且该端上设有一轴向孔,一固定轴穿过上述轴向孔且该两端分别固接于上述固定孔中,上述止位簧片另一端设有用于铰接拉片的开口部,该开口部下端可移动地向下翼片部分延伸用于卡入相邻两链牙间阻止拉头在链牙上滑动;与上述两固定片相对的上翼片另一端设有一“U”形槽,该“U”形槽开口端两侧各设置有一定位凸块,同时该“U”形槽内设有与其相活动配合的 “U”形活动块,且该“U”形活动块外侧端向上凸设有齿状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与上述第一定位部各自的齿状顶端相互对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连接于上述“U”形活动块底端与“U”形槽同一侧底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批
申请(专利权)人:许荣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