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带装置的车体感应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26504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带装置的车体感应机构,包括:安装座、下托架、锁止盖和敏感体,所述敏感体包括圆柱形本体和位于圆柱形本体一端的圆锥形端头,下托架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锁止盖可转动地安装在下托架上,所述下托架上设有圆环形凹腔,圆环形凹腔的底壁水平,所述锁止盖上设有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与圆环形凹腔相对,所述敏感体设置在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与圆环形凹腔之间,圆柱形本体与圆环形凹腔的底壁接触,圆锥形端头与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接触。该车体感应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安全带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装置的车体感应机构
技术介绍
车体感应机构是安全带装置中的一种很重要的部件,车体感应机构随安全带装置固定安装在车辆上。当车辆行驶中出现急刹车、碰撞或倾翻时,车体感应机构动作,通过其它传动机构锁紧安全带,使安全带不能被拉出,安全带将车辆乘员紧紧地固定在座椅上,避免乘员受伤。现有的车体感应机构一般包括壳体、下托架、锁止盖和感应滚珠,下托架固定安装在壳体上,锁止盖可转动地安装在下托架上,感应滚珠设置在下托架和锁止盖之间,下托架上设有与感应滚珠外形相适配的凹弧面,锁止盖上也设有与感应滚珠外形相适配的凹弧面。当车辆行驶中出现急刹车、碰撞或倾翻时,感应滚珠在惯性作用下向前运动,带动锁止盖转动,锁止盖通过其它传动机构锁紧安全带,使安全带不能被拉出。由于感应滚珠为球形体,需要专用的加工设备,且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另外,由于下托架和锁止盖上都设有凹弧面,因此,用于注塑下托架和锁止盖的模具结构较复杂,加工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车体感应机构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的车体感应机构,该车体感应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较低。本技术的安全带装置的车体感应机构,包括安装座、下托架、锁止盖和敏感体,所述敏感体包括柱形本体和位于柱形本体一端的圆锥形端头,下托架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锁止盖可转动地安装在下托架上,所述下托架上设有圆环形凹腔,圆环形凹腔的底壁水平,所述锁止盖上设有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与圆环形凹腔相对,所述敏感体设置在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与圆环形凹腔之间,柱形本体与圆环形凹腔的底壁接触,柱形本体与圆环形凹腔的侧壁之间有间隙,圆锥形端头与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柱形本体为圆柱形本体,圆柱形本体的直径小于圆环形凹腔的直径,圆柱形本体和圆锥形端头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锁止盖上设有第一止动部,所述下托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止动部相适配的第二止动部,所述第一止动部在锁止盖向远离敏感体的方向转动到圆锥形端头的顶尖与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即将脱离接触时与第二止动部抵接并阻止锁止盖的继续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锁止盖包括第一本体部、从第一本体部的一侧伸出的锁止部和从第一本体部的另一侧伸出的两个转动部,两个转动部的一个上设有第一转动孔,两个转动部的另一个上设有突出的第一转动轴,所述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设置在第一本体部上,所述第一止动部设置在其中一个转动部上;4所述下托架包括第二本体部和从第二本体部上突起的两个支柱,所述圆环形凹腔设置在第二本体部上,两个支柱中的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孔相适配的第二转动轴, 两个支柱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相适配的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止动部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柱上;第二转动轴安装在第一转动孔中且二者之间间隙配合,第一转动轴安装在第二转动孔中且二者之间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下托架还包括从第二本体部上突起的支撑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支撑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二圆柱部和从第二圆柱部的一端沿第二圆柱部的轴向向远离第二本体部的方向凸起的十字花部,所述第二圆柱部和十字花部均位于第一安装孔中,第二圆柱部与第一安装孔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车体感应机构还包括壳体,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圆形底板部、与圆形底板部相连的外环形板部和中环形板部,所述外环形板部和中环形板部位于圆形底板部的同一侧,中环形板部位于外环形板部之内且二者的轴线重合,所述圆形底板部上设有至少四个沿圆形底板部的径向延伸的凹槽,各凹槽位于圆形底板部的面向中环形板部的表面上且沿圆形底板部的周向均勻分布;所述安装座包括安装板部、与安装板部平行的上板部、位于安装板部和上板部之间且连接安装板部和上板部的连接板,所述安装板部设有与外环形板部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弧形端面和与中环形板部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弧形端面,所述上板部设有与外环形板部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三弧形端面;所述安装板部的背向上板部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突起筋;安装座位于壳体的外环形板部和中环形板部之间,各突起筋分别卡入一个对应的凹槽中,第一弧形端面和第三弧形端面均与外环形板部配合接触,第二弧形端面与中环形板部配合接触;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突起的第一圆柱部,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在第一圆柱部上。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至少12个。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M个,所述突起筋的数量为三个。进一步地,所述圆锥形端头的顶尖表面为与所述弧面凹陷部形状相适配的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敏感体,当车辆不动或勻速运动时,敏感体相对下托架和锁止盖保持不动;当车辆发生碰撞或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作用,敏感体会相对下托架和锁止盖向前移动或向前翻转,无论敏感体是移动还是翻转,都会带动锁止盖向远离敏感体的方向转动,锁止盖通过其它传动机构锁紧安全带,使安全带不能被拉出。本技术的敏感体包括圆柱形本体和位于圆柱形本体一端的圆锥形端头,加工较容易,不需要专用的加工设备,另外,下托架的结构也较简单,减少了加工制造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车体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壳体未示出);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下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下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锁止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敏感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车体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全带装置的车体感应机构,包括壳体1、安装座2、下托架3、锁止盖4和敏感体5,所述敏感体5包括柱形本体和位于柱形本体一端的圆锥形端头502,安装座2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下托架3固定安装在安装座 2上,锁止盖4可转动地安装在下托架3上,所述下托架3上设有圆环形凹腔301,圆环形凹腔301的底壁301a水平,所述锁止盖4上设有弧面凹陷部401,弧面凹陷部401与圆环形凹腔301相对,所述敏感体5设置在弧面凹陷部401与圆环形凹腔301之间,柱形本体与圆环形凹腔301的底壁301a接触,柱形本体与圆环形凹腔301的侧壁之间有间隙,圆锥形端头 502与弧面凹陷部401接触。本实施方式中,弧面凹陷部401也可用锥面凹陷部替代,优选用弧面凹陷部401。优选地,所述柱形本体为圆柱形本体501,圆柱形本体501的直径小于圆环形凹腔 301的直径,圆柱形本体501和圆锥形端头502同轴设置。圆锥形端头502的顶尖表面为与所述弧面凹陷部401形状相适配的弧面。锁止盖4包括第一本体部402、从第一本体部402的一侧伸出的锁止部403和从第一本体部402的另一侧伸出的两个转动部404,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装置的车体感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下托架、锁止盖和敏感体,所述敏感体包括柱形本体和位于柱形本体一端的圆锥形端头,下托架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锁止盖可转动地安装在下托架上,所述下托架上设有圆环形凹腔,圆环形凹腔的底壁水平,所述锁止盖上设有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与圆环形凹腔相对,所述敏感体设置在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与圆环形凹腔之间,柱形本体与圆环形凹腔的底壁接触,柱形本体与圆环形凹腔的侧壁之间有间隙,圆锥形端头与弧面凹陷部或锥面凹陷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怡春董福荣牛奔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