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2603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能够在将冷却能力的下降抑制为最小限度的同时实现过滤器的维护的简易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包括:对向壳体内部吸入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的过滤部件(2);用于安装过滤部件(2)的环形的过滤器框架(1);用于使过滤器框架在环形的该环方向进行旋转移动的驱动机构(4);以及一边在预定的位置进行自转一边与过滤部件(2)接触的除尘刷(5)。过滤部件(2)安装于过滤器框架(1)的环形面的一部分。在过滤器框架(1)的环形面的另一部分设置有通气部分(3),在该通气部分(3)不具有过滤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防尘结构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投影仪存在逐年高亮度化的趋势。从在明亮的环境中也能够看到鲜明的影像这一点来看,实现高亮度化对于用户来说优点很大。另一方面,伴随着高亮度化,存在投影仪内部的发热量变高的趋势。特别地,由于光学部件的受热量也随着亮度变高而相应地增多,因此,为了确保性能和安全性,需要具有冷却单元。以往,在光学部件的冷却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将外部的新鲜空气吸入投影仪壳体内、并将该空气吹向光学部件而进行冷却的方式能够以便宜且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因而是采用得最多的方式。但是,在吸入外部气体的同时也吸入了外部的尘埃。附着于光学部件的尘埃会在投影影像中作为阴影或亮点显现,显著地降低影像的品位。因此,需要除去尘埃。作为其对策,一般采用设置空气过滤器的方法,并且还存在提高防尘性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此外,空气过滤器本身成为抽吸外部气体时的对空气的阻碍。此外,当长期使用时会由于尘埃而引起网眼堵塞,从而招致冷却能力的进一步下降。因此,需要定期地进行清扫、更换等维护。例如,在安装于高处的投影仪中,进行作业本身十分耗费劳力和时间,因此,还开发出尽量不进行维护也能够长时间使用的防尘对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平10-20083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6-59247号公报在以往的专利技术中,难以以低廉的价格兼顾维护的简易化和使冷却能力的下降最小化。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技术中,一体地形成2个空气过滤器,并且单纯设置 2个空气过滤器。因此,对进气风空气的阻力变高,从冷却能力下降的观点来看存在改善的空间。或者,在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技术中,通过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空气过滤器而使维护简单。但是,在使用致动器来进行空气过滤器的移动的情况下,由于移动方向为多个方向,因此在结构上变得复杂,结果价格变高。或者,在手动地使空气过滤器移动的情况下, 有损维护简易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冷却能力的下降抑制为最小限度的同时、实现过滤器的维护的简易化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一方面所记载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影像显示装置部配置在该壳体的内部;第一过滤部件,该第一过滤部件对向所述壳体内部吸入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环形的过滤器框架,所述过滤器框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并且该过滤器框架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过滤器框架在所述环形的该环方向进行旋转移动;以及除尘刷,该除尘刷一边在预定的位置进行自转,一边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接触,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过滤器框架的所述第一面,在所述过滤器框架的所述第二面设置有通气部分,在该通气部分不具有所述第一过滤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记载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影像显示装置部配置在该壳体的内部;第一过滤部件,该第一过滤部件对向所述壳体内部吸入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环形的过滤器框架,所述过滤器框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并且该过滤器框架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过滤器框架在所述环形的该环方向进行旋转移动;以及除尘刷,该除尘刷一边在预定的位置进行自转,一边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接触,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过滤器框架的所述第一面,在所述过滤器框架的所述第二面设置有通气部分,在该通气部分不具有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因此,通过采用在环形的过滤器框架的第二面不具有过滤部件的结构,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能够将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而增大的对空气的阻力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够抑制冷却能力的下降。此外,通过使用驱动机构使过滤器框架移动,并在该移动中使用除尘刷进行过滤部件的清扫,能够大幅地节省用户或者服务人员进行清扫的劳力和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防尘结构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过滤器框架1、过滤部件2以及通气部分3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防尘结构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防尘结构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过滤器框架1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标号说明1 过滤器框架;Ia 齿;2 过滤部件(第一过滤部件);3 通气部分;4 驱动机构; 5 除尘刷;5A 旋转轴;6 送风风扇;7 剥离单元;8 尘埃盒部;9 另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10 切口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防尘结构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示出该防尘结构所具有的过滤器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在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壳体(未图示)内部,配设有影像显示装置部(未图示)和图1所示的防尘结构以及送风风扇6。如图1所示,防尘结构包括过滤器框架1、驱动机构4以及除尘刷5。并且,如图2 所示,过滤器框架1构成为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中空的环形。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过滤器框架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俯视形状为长方形,过滤器框架1的沿着A-A线的截面形状为长圆形状。并且,在构成该环形面的第一面配设有过滤部件(可以理解为第一过滤部件)2(参照图幻。该过滤器框架1由环形的带状网体构成。与此相对,在构成该环形面的另一个面(即与第一面相面对的第二面)未设置过滤部件2,而是设置有用于减小来自壳体进气口的对空气的阻力的通气部分3 (参照图1、 2)。在过滤部件2面对壳体的进气口的状态下,通气部分3与该过滤部件2相面对,而且通气部分3还面对送风风扇2。过滤部件2对从壳体的进气口向该壳体内部吸入的外部气体中的灰尘进行过滤。 该过滤掉了灰尘后的空气通过过滤器框架1的中空部,并通过与过滤部件2相面对的通气部分3。然后,通过了该通气部分3的空气借助送风风扇6作为冷却风朝壳体内部的冷却对象物(影像显示装置部)进行送风。另外,如图1所示,该过滤器框架1与驱动机构4连接,与该驱动机构4的齿轮啮合的齿Ia配设在该过滤器框架1的终端内周。驱动机构4的从该齿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至过滤器框架1的齿la,过滤器框架1仅朝一个方向旋转移动(参照图2的箭头)。具体地说,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构成过滤器框架1的表面(构成环形的表面)像传送带那样仅朝一个方向旋转移动(参照图2所示的箭头)。并且,如图1所示,在过滤器框架1的一个端缘配设有除尘刷5。除尘刷5的外形为辊状,且被固定在预定的位置。并且,该除尘刷5 —边以旋转轴5A为轴在该辊的方向自转,一边与过滤部件2 (过滤器框架1)接触。当过滤部件2 (过滤器框架1)借助驱动机构4 而旋转移动时,除尘刷5在与过滤部件2接触的接触部分除去附着于该过滤部件2的尘埃。作为该除尘刷5,例如在采用起毛刷(raising brush)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被除去后的尘埃再次附着于过滤部件2的情况。此外,为了使除尘刷5对尘埃的除去变得容易,优选过滤部件2为网状部件。这样,通过采用在环形的过滤器框架1的另一个面不具有过滤部件的结构,能够得到下述的效果能够将通过设置空气过滤器而增大的对空气的阻力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所述过滤器框架的所述第二面设置有通气部分,在该通气部分不具有所述第一过滤部件。过滤器框架具有相互面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过滤器框架在所述环形的该环方向进行旋转移动;以及除尘刷,该除尘刷一边在预定的位置进行自转,一边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接触,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安装于所述过滤器框架的所述第一面,在1.一种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影像显示装置部配置在该壳体的内部;第一过滤部件,该第一过滤部件对向所述壳体内部吸入的外部气体进行过滤;环形的过滤器框架,所述过滤器框架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并且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於崎哲史岩井敏充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