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克寒专利>正文

一种弹簧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423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簧吸引器,它包括上盖(1)、底座(2),在所述上盖(1)、底座(2)之间设置有弹簧(3),在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排污口(4);在所述上盖(1)、底座(2)之间用塑料布(5)连接密封;在上盖(1)一侧设置有吸引管(6),在吸引管(6)上设置有单向排气口(7)。该医疗器械具有操作简单、省事、不用电源由人工操作,易制造,易推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弹簧吸引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对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采用电动吸引器吸引进行清除,但在院外出现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情况时,即便医务人员准确到达现场也因现场无电源无法使用电动吸引器,从而造成患者窒息死亡。另外,在院内排除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时,引流瓶中的分泌物也易致医务人员感染。为此,开发具有操作简单、不用电源杜绝交叉感染等优点的弹簧吸引器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吸引器,该医疗器械具有操作简单、杜绝交叉感染、不用电源等优点,能有效解决院外因无电源无法使用吸引器,及时排出上呼吸道异物,提高患者院外生存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弹簧吸引器,它包括上盖、底座,在所述上盖、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排污口 ;在所述上盖、底座之间用塑料布连接密封;在上盖一侧设置有吸引管,在吸引管上设置有单向排气口。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该医疗器械具有操作简单、省事、不用电源等优点。2、弹簧吸引器是由人工操作,易制造,易推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弹簧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上盖-1、底座-2、弹簧-3、排污口 -4、塑料布-5、吸引管-6、单向排气 Π -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所述一种弹簧吸引器,它包括上盖1、底座2,在所述上盖1、底座2之间设置有弹簧3,在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排污口 4 ;在所述上盖1、底座2之间用塑料布5连接密封;在上盖1 一侧设置有吸引管6,在吸引管6上设置有单向排气口 7。使用时,连接吸引管6并折弯,压缩上盖1、下盖2、弹簧3,使弹簧吸引器内的空气从单向排气口 7排出,弹簧吸引器内呈负压状态,用远端吸引管6对准应吸出的异物即可。权利要求1. 一种弹簧吸引器,它包括上盖(1)、底座O),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1)、底座⑵ 之间设置有弹簧(3),在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排污口(4);在所述上盖(1)、底座( 之间用塑料布( 连接密封;在上盖(1) 一侧设置有吸引管(6),在吸引管(6)上设置有单向排气口⑵。专利摘要一种弹簧吸引器,它包括上盖(1)、底座(2),在所述上盖(1)、底座(2)之间设置有弹簧(3),在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排污口(4);在所述上盖(1)、底座(2)之间用塑料布(5)连接密封;在上盖(1)一侧设置有吸引管(6),在吸引管(6)上设置有单向排气口(7)。该医疗器械具有操作简单、省事、不用电源由人工操作,易制造,易推广等优点。文档编号A61M1/00GK201977905SQ20112004382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2日专利技术者孙江涛, 李克寒 申请人:李克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吸引管(6)上设置有单向排气口(7)。1.一种弹簧吸引器,它包括上盖(1)、底座(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1)、底座(2)之间设置有弹簧(3),在所述上盖(1)上设置有排污口(4);在所述上盖(1)、底座(2)之间用塑料布(5)连接密封;在上盖(1)一侧设置有吸引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寒孙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克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