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硫机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319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硫机脱模机构,包括由脱模导轨、脱模架板、连接杆和脱模底板形成的工作基台,以及与此工作基台相配合的升降机构、脱模翻转机构和模具组件组成,其脱模翻转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脱模导轨上的左支架、右支架和安装在顶出杆、导正杆上的左顶出板、右顶出板,左支架、右支架间连接有翻转支轴,翻转支轴套配有左翻板支架和右翻板支架,且左翻板支架和右翻板支架均制有圆弧形卡口;顶出杆和导正杆受控升降机构带动左顶出板、右顶出板升降,且左顶出板、右顶出板推动模具组件与左翻板支架和右翻板支架相配合作翻转脱模动作。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稳定性好,加工和装配方便及模具翻转灵活平稳等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橡胶硫化机
,特别是涉及具有三层模具的脱模机构,具体地说是加硫机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支柱型加硫机的三层模具脱模机构,是由一个升降器推动六根杆子,在杆子的顶部装有左右顶出座;顶出座拉动模具固定板,作翻板的动作,以达到中模与下模分离的目的。有些模具较重,运行起来会不平衡。在左、右顶出架通过附锷无油轴承及转轴与左、 右顶出座联接,将鱼眼接头、拉杆、附锷无油轴承、翻板拉杆转轴块组合与左右轨道联接,在杆子上加装导正衬套。如此平衡度提高,但提高了制造的难度及提升了制造成本。其实一个升降器推动整组脱模机构,升降器的寿命也缩短了,经常年累月的工作后,油缸漏油,机构磨损现象就会加重,现有的三层脱模装置都如此类。使设备严重受损,造成客户维修成本增加,严重还影响了客户产品的质量和交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具有结构合理、 成本低、稳定性好,加工和装配方便,节省人力且能够减轻模具分离机构自身重量的一种加硫机脱模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加硫机脱模机构,包括由脱模导轨、脱模架板、连接杆和脱模底板形成的工作基台,以及与此工作基台相配合的升降机构、脱模翻转机构和模具组件组成,其脱模翻转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脱模导轨上的左支架、右支架和安装在顶出杆、导正杆上的左顶出板、右顶出板,左支架、右支架间连接有翻转支轴,翻转支轴套配有左翻板支架和右翻板支架,且左翻板支架和右翻板支架均制有圆弧形卡口 ;顶出杆和导正杆受控升降机构带动左顶出板、右顶出板升降,且左顶出板、右顶出板推动模具组件与左翻板支架和右翻板支架相配合作翻转脱模动作。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模具组件包括上下配合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固设在模架板下,下模具固设在滑动板上,模架板的左右边上至少对称制有两组与左顶出板、右顶出板相配合的凸柱,和分别与左翻板支架和右翻板支架的圆弧形卡口相卡配的圆轴,左顶出板、右顶出板推动模具组件的模架板带动上模具上升脱离下模具;模架板、上模具在模架板圆轴上升切入圆弧形卡口的施压下以靠近左支架、右支架处的凸柱为旋转支点作翻转动作。上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脱模底板上的升降器,升降器的升降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中层顶出板,顶出杆和导正杆滑动穿过脱模架板,并且顶出杆与中层顶出板固定相连接。上述的脱模架板固定连接有导正板,导正板与脱模架板间配装有导正管套,顶出杆和导正杆均经导正管套与导正板、脱模架板滑动相穿配。上述的顶出杆和导正杆均为四根,并且左顶出板和右顶出板均分别与其相应侧的两根顶出杆和两根导正杆固定相连接。上述的左翻板支架和右翻板支架均嵌套有滚珠轴承,并且左翻板支架和右翻板支架均经滚珠轴承与翻转支轴相套配。上述的中层顶出板与连接杆滑动相穿配,并以连接杆为导向上下滑动。上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均纵向至少制有两个调整安装孔,且翻转支轴经调整安装孔与左支架和右支架相连接。上述的顶出杆和导正杆的顶端均制有螺纹段,螺纹段配装有双调节螺母,左顶出板、右顶出板均经双调节螺母压紧固定与顶出杆和导正杆相连接。上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各制有六个调整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左顶出板、右顶出板固定连接有顶出杆和导正杆并且脱模架板经导正管套连接有导正板,能保证顶出板升降的平衡性,在升降杆的推动下, 顶出板能轻松平稳地带动模架板及上模具翻转出一定的角度,从而增加脱模机构上下模之间的空间,使取件及清洗模具更加方便,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选择范围,提升了机台的经济性,再则本技术在结构上通过顶出板,中层顶出板,脱模架板,脱模底板的减重,达到了设备的节能与提速的功效,具有更高的经济性,符合市场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脱模翻转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之一;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之二 ;图6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至图6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脱模导轨1、脱模架板2、导正板21、导正管套22、连接杆3、脱模底板4、升降器51、升降杆52、中层顶出板53、脱模翻转机构6、圆弧形卡口 6a、调整安装孔6b、螺纹段6d、左支架61、右支架62、翻转支轴63、左翻板支架64、右翻板支架65、顶出杆 66、导正杆67、左顶出板68、右顶出板69、模架板71、圆轴71a、凸柱71b、上模具72、下模具 73、滑动板74、滚珠轴承8、双调节螺母9。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加硫机脱模机构,包括由脱模导轨1、脱模架板 2、连接杆3和脱模底板4形成的工作基台,以及与此工作基台相配合的升降机构、脱模翻转机构6和模具组件组成,其脱模翻转机构6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脱模导轨1上的左支架61、 右支架62和安装在顶出杆66、导正杆67上的左顶出板68、右顶出板69。左支架61、右支架62间连接有翻转支轴63,翻转支轴63套配有左翻板支架64和右翻板支架65,且左翻板支架64和右翻板支架65均制有圆弧形卡口 6a,顶出杆66和导正杆67受控升降机构带动左顶出板68、右顶出板69升降,且左顶出板68、右顶出板69推动模具组件与左翻板支架64 和右翻板支架65相配合作翻转脱模动作。本技术的顶出板固定安装在顶出杆66和导正杆67上,其在滑行升降时可以非常的灵敏和平稳,翻板支架制有圆弧形卡口能和模具组件有效地卡配,在顶出板上升的推力下,圆弧形卡口能迫使模具翻转出一定的角度,使脱模和清理都变的容易和轻松,与传统的加硫机脱模机构相比,本技术的翻转机构更加灵敏,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实施例中,模具组件包括上下配合的上模具72和下模具73 ;上模具72固设在模架板71下,下模具73固设在滑动板74上,模架板71的左右边上至少对称制有两组与左顶出板68、右顶出板69相配合的凸柱71b,和分别与左翻板支架64和右翻板支架65的圆弧形卡口 6a相卡配的圆轴71a,左顶出板68、右顶出板69推动模具组件的模架板71带动上模具72上升脱离下模具73,模架板71、上模具72在模架板圆轴71a上升切入圆弧形卡口 6a的施压下以靠近左支架61、右支架62处的凸柱71b为旋转支点作翻转动作。本技术的凸柱71b优选为两组,每一组的两个凸柱71b都具有同一的轴心,凸柱71b为圆柱体这样有利于模架板71的翻转,顶出板左右对称设置推动模架板71,能保证模架板71的平衡性。本技术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脱模底板4上的升降器51,升降器51的升降杆52顶端固定连接有中层顶出板53,顶出杆66和导正杆67滑动穿过脱模架板2,并且顶出杆66与中层顶出板53固定相连接。顶出杆66和导正杆67均为四根,并且左顶出板 68和右顶出板69均分别与其相应侧的两根顶出杆66和两根导正杆67固定相连接。本技术的中层顶出板53与顶出板通过顶出杆66固定相连接,并通过中层顶出板53、顶出杆 66带动顶出板运动,导正杆67起到导向与稳定的作用随顶出杆66 —起运动。本技术的脱模架板2固定连接有导正板21,导正板21与脱模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硫机脱模机构,包括由脱模导轨(1)、脱模架板(2)、连接杆(3)和脱模底板(4)形成的工作基台,以及与此工作基台相配合的升降机构、脱模翻转机构(6)和模具组件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脱模翻转机构(6)包括垂直固定安装在脱模导轨(1)上的左支架(61)、右支架(62)和安装在顶出杆(66)、导正杆(67)上的左顶出板(68)、右顶出板(69),所述左支架(61)、右支架(62)间连接有翻转支轴(63),翻转支轴(63)套配有左翻板支架(64)和右翻板支架(65),且左翻板支架(64)和右翻板支架(65)均制有圆弧形卡口(6a),所述顶出杆(66)和导正杆(67)受控升降机构带动左顶出板(68)、右顶出板(69)升降,且左顶出板(68)、右顶出板(69)推动模具组件与左翻板支架(64)和右翻板支架(65)相配合作翻转脱模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桢堂
申请(专利权)人:东毓宁波油压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