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板制造系统用布局、玻璃板及其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2079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板制造系统用布局,具有高温工序部和蚀刻工序部,该高温工序部包括储存有玻璃成形原料的配料机、使从配料机接收到的玻璃原料熔融并储存的熔融槽、使从熔融槽接收到的熔融玻璃成形为带状玻璃的金属液槽、使在金属液槽成形过的带状玻璃通过的同时冷却的退火窑、与退火窑相连结且对带状玻璃进行第一次切断的冷却端,该蚀刻工序部包括将从冷却端接收到的玻璃片切断为预定的最终规格的玻璃片的最终切断区、对切断过的玻璃进行倒角处理并进行蚀刻的蚀刻区、对在蚀刻区蚀刻过的玻璃进行检查的第一次检查区,上述高温工序部和上述蚀刻工序部借助单一的输送机相连结而形成连续的生产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基于2010年2月9日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0-0011912号要求优先权,并援用该韩国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及附图中公开的所有内容。本专利技术涉及,更详细地说,涉及如下的在通过浮法工艺(float process)制造玻璃板的过程中,能够减少从高温工序到产品出厂为止的各工序(例如,包装、卸载等)的数目,以此优化为连续生产线,并改善物流管理,从而能够提高工厂的场地利用率。
技术介绍
通常,浮法工艺是如下的工艺将熔融玻璃连续供给至储存在金属液槽(float bath)中的熔融金属上,使熔融玻璃在熔融金属上以浮置的状态前进,由此制造具有规定宽度及厚度的带(ribbon)状的玻璃板。其中,熔融金属例如包括熔融锡或熔融锡合金,比重大于熔融玻璃,熔融金属收容在充满有还原性氢气(H2)及/或氮气汎)的浮抛室(float chamber)内。另外,用于收容熔融金属的金属液槽采用内置有特殊耐火材料且沿着纵向长的结构。熔融玻璃一边从金属液槽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移动,一边在熔融金属的表面成形为带状玻璃板,并供给至退火窑。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了采用现有浮法工艺的玻璃板生产设备的布局及各工序建筑物的各层结构及功能的图。参照图1,采用现有的浮法工艺的TFT-IXD用玻璃板的生产及处理设备的布局1具有第一建筑物10和第二建筑物20,在上述第一建筑物10中,执行投入玻璃原料来成形带状玻璃的高温工序12,在上述第二建筑物20中,执行对玻璃进行蚀刻的第一次处理工序22 和对蚀刻后的玻璃进行研磨的第二次处理工序32。在上述高温工序12中,使投入至配料机11的原料在熔融槽13中熔融并经过金属液槽15的同时成形为带状玻璃。在高温工序12中,带状玻璃经过设置在冷却端(cold-end) 的异物检测仪(未图示),并按照已输入的规格自动得以设计。另外,在高温工序12中,根据各种设计来将带状玻璃沿着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切断,然后经过包装工序19。在高温工序12中包装的半成品被离线(off-line)形式的移送单元(未图示)搬运至第二建筑物 20。另一方面,在第一建筑物10的第二层,通常设置有与高温工序12相关的装置,在第一建筑物10的第一层,设置有各种管道、冷却风扇,玻璃碎片处理用输送机等。为了将半成品形式的玻璃投入到第一次处理工序22中,先去除在高温工序12的包装工序19中包住玻璃的纸张,并利用机械手系统(未图示)对各个玻璃进行卸载。使这样卸载的半成品形式的玻璃,首先经过最终切断(final cutting)工序23和倒角处理 (beveling)工序25,然后经过蚀刻工序27及检查工序四进入第二次包装工序24。这样实施了第二次包装的玻璃重新被搬运单元搬运至第二次处理工序32。在第二次处理工序32中,对在第一次工序22中包装的玻璃进行卸载31,并经过用研磨机(未图示)来研磨玻璃面的研磨工序33、清洗研磨过的玻璃的清洗工序35、最终检查工序37及最终包装工序39包装出货。这样出货的成品玻璃供给至面板制造商。然而,就现有的玻璃板生产过程及其布局1而言,到出货为止,要经过各两次的包装用纸的插入及去除和玻璃的装载,还有三次包装。因此,在现有的玻璃板生产设备用布局 1中存在如下问题与这样的包装相关的使质量降低的因素增多,而且所需的如包装用纸、 人工费及投资费等运营费用过多,因各工序分别独立使用工厂建筑物而导致浪费。尤其是, 物流管理的经济效率及生产效率相当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中,去除现有的玻璃板生产过程中无用的工艺,减少会对玻璃产品的质量带来影响的各包装及卸载工序,以此优化为连续生产线,并改善物流管理,从而能够提高场地利用率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制造系统用布局,具有高温工序部 (Hot Process Part)禾口蚀亥丨J工序部(Etching Process Part),其中,上述高温工序部包括配料机(Batch Plant),储存有玻璃成形原料,熔融槽,使从上述配料机接收到的玻璃原料熔融并储存,金属液槽(Tin Bath),使从上述熔融槽接收到的熔融玻璃成形为带状玻璃,退火窑(Annealing Lehr),使在上述金属液槽成形的带状玻璃通过的同时冷却,冷却端(Cold End),与上述退火窑相连结;上述蚀刻工序部包括最终切断(Final Cut)区,将从上述冷却端接收到的第一次切断过的玻璃片 (Sheet Glass)切断为预定的最终规格的玻璃片,蚀刻(Beveling & Kching)区,用于对切断过的玻璃进行倒角处理,并进行蚀刻,第一次检查(First Inspection)区,用于对在上述蚀刻区蚀刻过的玻璃进行检查;上述高温工序部和上述蚀刻工序部借助单一的输送机相连结,从而形成连续的生产线。优选地,上述高温工序部和上述蚀刻工序部配置在同一建筑物的第二层。优选地,上述蚀刻工序部还具有第一次包装(lacking)区,该第一次包装区为了对在上述第一次检查区检查过的上述玻璃片进行包装而设置在该蚀刻工序部的末端。优选地,上述玻璃板制造系统用布局还具有研磨工序部(Polishing Process Part),该研磨工序部配置在上述建筑物的第一层,其始端与上述蚀刻工序部的末端相连结。优选地,上述研磨工序部具有研磨(Polishing)区,利用研磨机对上述玻璃片的至少某一个面进行研磨;清洗(Cleaning)区,用于对在上述研磨区研磨过的玻璃的表面进行清洗;最终检查(FinaUnspection)区,用于对清洗过的玻璃的表面进行检查。优选地,上述玻璃板制造系统用布局还具有卸载(Unloading)区,该卸载区为了对在上述第一次包装区包装过的半成品形式的上述玻璃片进行卸载而设置在上述研磨工序部的入口。优选地,上述研磨工序部还具有最终包装(Final Packing)区,该最终包装区为了对在上述最终检查区检查过的上述玻璃片进行最终包装而设置在该研磨工序部的末端。优选地,上述冷却端分支为两条以上的侧部生产线。优选地,上述蚀刻工序部形成与多条上述侧部生产线对应的两条以上的生产线。优选地,上述玻璃板制造系统用布局还具有装载/卸载构件,该装载/卸载构件在上述侧部生产线中的至少某一条发生了异常时临时装载上述玻璃片,而在上述侧部生产线变为正常时将上述玻璃片供给至上述侧部生产线。优选地,上述第一次包装区将在上述第一次检查区检查过的上述玻璃片分成两种以上的质量等级来进行包装。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制造系统,具有高温工序部(Hot ftOcessPart)和蚀刻工序部(Etching Process Part),其中,上述高温工序部包括配料机(Batch Plant),储存有玻璃成形原料,熔融槽,使从上述配料机接收到的玻璃原料熔融并储存,金属液槽(Tin Bath),使从上述熔融槽接收到的熔融玻璃成形为带状玻璃,退火窑(Annealing Lehr),使在上述金属液槽成形的带状玻璃通过的同时冷却,冷却端(Cold End),与上述退火窑相连结;上述蚀刻工序部包括最终切断(Final Cut)区,将从上述冷却端接收到的第一次切断过的玻璃片 (Sheet Glass)切断为预定的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板制造系统用布局,其特征在于,具有:高温工序部,其包括:配料机,储存有玻璃成形原料,熔融槽,使从上述配料机接收到的玻璃原料熔融并储存,金属液槽,使从上述熔融槽接收到的熔融玻璃成形为带状玻璃,退火窑,使在上述金属液槽成形的带状玻璃通过的同时冷却,冷却端,与上述退火窑相连结,蚀刻工序部,其包括:最终切断区,将从上述冷却端接收到的第一次切断过的玻璃片切断为预定的最终规格的玻璃片,蚀刻区,用于对切断过的玻璃进行倒角处理,并进行蚀刻,第一次检查区,用于对在上述蚀刻区蚀刻过的玻璃进行检查;上述高温工序部和上述蚀刻工序部借助单一的输送机相连结,从而形成连续的生产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镇罗相业金洋汉金于贤朴熙俊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