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壁支撑架液压爬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19417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附壁支撑架液压爬升系统,包括支撑立柱、支撑架装置和液压顶升装置,所述支撑架装置与固定在核心筒砼墙壁上的牛腿可拆卸连接,并且支撑架装置至少包括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上均设置有立柱支承装置和立柱夹紧装置;所述支撑立柱的肢柱上竖向间隔分布有爬升踏步块,支撑立柱通过爬升踏步块支承在立柱支承装置上,支撑立柱还通过立柱夹紧装置与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夹紧连接。本系统可使整体提升模板系统、施工钢平台系统、塔式起重机支撑系统等随着建筑主体高度的增加而自行整体提升,其安全性强,爬升时间短,施工效率高,可在不同的工程中重复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液压爬升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代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领域中,多支点提模施工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混凝土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有多种提升形式,各种提升形式不是不可重复利用,成本较高,就是抗侧力差,不稳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再或者就是位置调整非常困难,工效均不好。此外,在现代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领域中,塔式起重机的升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塔机的自顶升加节的形式,此种形式一般在非超高层建筑中经常使用,但在超高层建筑中因塔机标准节过多不能满足安全要求以及投入成本过大原因,已经不再使用;另一种是通过三套附墙架系统支撑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进行内爬而升高的形式,此种形式均是将最底层的一套附墙架系统人工拆除后,转运到最上层再进行安装后,才能进行一次爬升,存在着人工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占用塔机时间长以及三套附墙支撑架系统在单个工程使用完毕后就报废等诸多缺点,所以也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壁支撑架液压爬升系统,要解决传统的多支点提模施工方式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和工效不好的技术问题;并解决传统的附墙架系统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占用塔机时间长和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附壁支撑架液压爬升系统, 包括支撑立柱、支撑架装置和液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装置与固定在核心筒砼墙壁上的牛腿可拆卸连接,并且支撑架装置至少包括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上均设置有立柱支承装置和立柱夹紧装置;所述支撑立柱的肢柱上竖向间隔分布有爬升踏步块,支撑立柱通过爬升踏步块支承在立柱支承装置上,支撑立柱还通过立柱夹紧装置与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夹紧连接;所述液压顶升装置的下端连接在上支撑架装置上,液压顶升装置的上端与支撑立柱上的爬升踏步块配合连接。所述上支撑架装置与下支撑架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主梁、主梁支撑杆和连接杆,所述主梁为方框形状并且套在支撑立柱上,主梁上固定连接有主梁附墙双耳板,主梁附墙双耳板通过主梁穿销装置与核心筒砼墙壁上的牛腿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梁支撑杆连接在主梁下侧与主梁下方的牛腿之间,主梁支撑杆的上端通过主梁联接销与主梁连接,主梁支撑杆的下端连接有支撑杆附墙双耳板,支撑杆附墙双耳板通过支撑杆穿销装置与主梁下方的牛腿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连接在主梁与主梁支撑杆之间。所述液压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梁、顶升梁销轴、顶升梁上挂耳、顶升梁下挂耳、主油缸、主油缸固定框和主油缸支撑杆,其中主油缸的缸体下端铰接连接在上支撑架装置的主梁上,主油缸的主油缸活塞杆上端通过顶升梁销轴与顶升梁铰接连接,顶升梁上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顶升梁上挂耳和顶升梁下挂耳,顶升梁上挂耳和顶升梁下挂耳又与支撑立柱上的爬升踏步块配合连接,所述主油缸固定框套在主油缸的缸体上,所述主油缸支撑杆连接在主油缸固定框与上支撑架装置的主梁之间。所述主油缸的缸体与上支撑架装置的主梁之间可连接挂耳小油缸,该挂耳小油缸的上端与主油缸的缸体铰接连接,该挂耳小油缸的下端与上支撑架装置的主梁铰接连接。所述立柱支承装置包括标准节支承块、支承块杠杆、支承小油缸和杠杆支座,其中标准节支承块的一端与支撑立柱上的爬升踏步块相配合,标准节支承块的另一端穿过主梁至主梁外侧、与支承块杠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支承块杠杆的中部通过杠杆支座铰接连接在主梁上,支承块杠杆的另一端与支承小油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支承小油缸的缸体又固定连接在主梁上。所述立柱夹紧装置包括位于主梁上的滑道、放置在滑道中的夹紧块、位于夹紧块后方的背板、以及螺纹连接在背板上的夹紧螺栓,所述夹紧螺栓的前端顶在夹紧块的背面, 夹紧块的正面又贴在支撑立柱的肢柱上。所述主梁穿销装置与支撑杆穿销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穿销油缸支座和穿销油缸,其中穿销油缸的缸体通过穿销油缸支座固定连接在主梁附墙双耳板或支撑杆附墙双耳板上,穿销油缸中的带销活塞杆与牛腿上的销孔配合连接。所述主梁可由两个C形梁和连接在两个C形梁之间的两根连接梁围成一方框形状。所述支撑立柱包括肢柱和连接相邻两肢柱之间的缀条,所述肢柱由一节一节的肢柱标准节首尾连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特别是应用在拥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支撑立柱的平台或模架系统中。本技术可随着建筑主体高度的增加而自行整体爬升,所以不再占用塔机,因此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同时自行整体爬升还具有爬升时间短、施工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在爬升过程中,既可承担模架系统的全部垂直载荷,同时还可承担较大的水平载荷,所以可以整体提升模板系统、施工钢平台系统、塔式起重机支撑系统等设备。本技术是一种标准化设备,具有适应性强、同一个级别可以通用的特点,其可在不同的工程中重复使用,所以能节约很多的材料并降低施工成本。本技术附着于混凝土核心筒砼墙壁中的牛腿上并可沿牛腿垂直提升,省去了独立支撑立柱系统在爬升过程中需要不断拆卸和安装支撑架系统的麻烦,由此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并节约了施工时间,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本技术的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上均设置了穿销装置、立柱支承装置和立柱夹紧装置,在上支撑架装置上还安装了液压顶升装置。 所述下支撑架装置和上支撑架装置均可在支撑立柱上通过立柱支承装置和液压顶升装置的配合作垂直移动。在下支撑架装置与核心筒砼墙壁上的牛腿销接并支承着支撑立柱的情况下,将上支撑架装置与牛腿分离后,通过液压顶升装置和立柱支承装置的配合,上支撑架装置可沿支撑立柱向上移动到上一层的牛腿处并与该牛腿通过穿销装置销接,且用立柱支承装置将支撑立柱支承后,再脱开下支撑架装置与牛腿的连接,通过上支撑架装置上的液压顶升装置和立柱支承装置配合,让支撑立柱在上支撑架装置内向上提升,支撑立柱同时带着下支撑架装置一起提升,当下支撑架装置提升到上一层牛腿处并与其销接后即可支承住支撑立柱。至此,本技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爬升流程。在上下两层牛腿确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下支撑架装置支承在不同的爬升踏步块,即可达到调整爬升距离的目的,本技术的最小调整距离为两相邻爬升踏步块的间距,并以其整数倍作为其它调整间距值。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A — A剖面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B — B剖面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中C 一 C剖面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1中D — D剖面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核心筒砼墙壁、2 —支撑立柱、3 —牛腿、4 一爬升踏步块、5 — C形梁、6 —主梁附墙双耳板、7 —主梁穿销装置、8 —主梁支撑杆、9 一连接杆、10 —支撑杆附墙双耳板、11 一连接梁、12 —顶升梁、13 —顶升梁销轴、14 一顶升梁上挂耳、15 —顶升梁下挂耳、16 —主油缸活塞杆、17 —主油缸、18 —主油缸固定框、19 一主油缸支撑杆、20 —挂耳小油缸、21 —标准节支承块、22 —支承块杠杆、23 —支承小油缸、24 —杠杆支座、25 —支撑杆穿销装置、26 —穿销油缸支座、27 —穿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附壁支撑架液压爬升系统,包括支撑立柱(2)、支撑架装置和液压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装置与固定在核心筒砼墙壁(1)上的牛腿(3)可拆卸连接,并且支撑架装置至少包括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上均设置有立柱支承装置和立柱夹紧装置;所述支撑立柱(2)的肢柱上竖向间隔分布有爬升踏步块(4),支撑立柱(2)通过爬升踏步块(4)支承在立柱支承装置上,支撑立柱(2)还通过立柱夹紧装置与上支撑架装置和下支撑架装置夹紧连接;所述液压顶升装置的下端连接在上支撑架装置上,液压顶升装置的上端与支撑立柱(2)上的爬升踏步块(4)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琨黄刚吴延宏王开强张明黄黄爽刘志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