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521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胶囊剂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微胶囊由囊材包裹囊芯物而成;所述囊材为海藻酸钠∶明胶溶液的体积比为2∶1,终浓度为3%,所述囊芯物由50~70%混合益生菌菌剂、50~30%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混合组成;再将其混合培养生孢,与终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明胶溶液一起,利用挤压法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肠溶型微胶囊。其有益效果在于:改善宿主肠道微环境和抗病能力,提高疫苗接种的成功率;提高胃液、胆汁、胰酶等的耐受能力,提高进入肠道的活菌数,增强其在肠道微环境中的竞争优势;提高微胶囊中的活菌数,减少生产运输过程中杂菌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胶囊剂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
技术介绍
微胶囊是利用囊材包裹囊芯物而成,囊材由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构成,也称作囊膜壁;囊芯物为固态药剂或液态药剂。其外型一般呈球形,直径一般在1微米至3毫米,膜为一层或多层;通常利用微胶囊技术保护敏感的生物活性剂。微胶囊化技术在动物科学、畜牧生产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将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使用所含的药剂能到达动物胃肠道并被其有效的吸收,摄入宿主肠道后,部分有效成分被分解以致有效成分数量不足,而不能达到有效的状态。因此,需要一种微胶囊制剂,将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与益生菌作为囊心物质包埋起来,使其与外界环境相隔绝,从而保持原料药剂的全部有益成分,使得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与益生菌保证益生菌的存活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胆固醇、抑制病原菌、提高免疫力及抗肿瘤等重要生理功效。而肠溶性微胶囊,能够保证有效药剂成份不在胃液及消化系统微生物环境中处于被分解、被抑制的劣势状态,而且具有降低运输保存成本,提高动物免疫力,降低发病率的功效;还由于杨树花中含丰富的密二糖包裹菌体,在益生菌的外围形成保护膜,提供碳源;促进生长,使其在肠道中形成优势菌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技术的优点,提供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其目的为使益生菌在肠道中形成优势菌群,促进畜禽生长;抑制病原菌滋生,且稳定性好,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微胶囊由囊材包裹囊芯物而成;所述囊材为海藻酸钠明胶溶液的体积比为2 1,终浓度为3%, 所述囊芯物由50 70%混合益生菌菌剂、50 30%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混合组成;再将其混合培养生孢,与终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明胶溶液一起,利用挤压法制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所述混合益生菌菌剂组成成分为酿酒酵母30 40%、枯草芽孢杆菌30 40%、 蜡样芽孢杆菌30 40% ;所述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中含有黄芪70 80%、杨树花20 30%。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其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混合益生菌菌剂的制备①酿酒酵母的制备种子培养,取两环斜面保藏的酿酒酵母接种于IOOmlYPDA培养基上,于30°C通风培养18h ;再次配制YEPD发酵培养基于115°C高压灭菌20min,冷却后接入上述种子液,通风培养18h后,静置4 6h,取出上层清夜,取出下层酵母泥。②枯草芽孢杆菌的制备种子培养,取两环斜面保藏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 IOOml普通培养基上,于37°C通风培养通风18h ;再次配制上述普通培养基于115°C高压灭菌20min,冷却后接入上述种子液,通风培养18h做为枯草芽孢杆菌液。③蜡样芽孢杆菌的制备种子培养,取两环斜面保藏的蜡样芽孢杆菌接种于 IOOml普通培养基,于37°C通风培养通风18h ;再次配制上述普通培养基于115°C高压灭菌 20min,冷却后接入上述种子液100ml,通风培养18h做为蜡样芽孢杆菌液。④混合益生菌菌剂的制备将上述菌液按酿酒酵母30 40%、枯草芽孢杆菌 30 40%、蜡样芽孢杆菌30 40%混合制成混合益生菌菌剂备用。所述YPDA培养基制作工艺为20g蛋白胨、IOg酵母膏、2g葡萄糖,加水到1L, 115°C高压灭菌15min。所述普通培养基制作工艺为10g蛋白胨、IOg酵母膏、2g葡萄糖,加水到1L,115°C 高压灭菌15min。(2)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的制备 ①按黄芪70 80%、杨树花20 30%粉碎并混合均勻,装入提取锅中并加入5 倍重的水,蒸汽煎煮lh,滤出提取液,再重复煎煮2次,弃药渣;②将三次提取液混合后继续煎煮,浓缩至0. 5 1. 5g/ml,降温到70°C,按10%的比例加入壳聚糖溶液,搅拌均勻,静置沉淀24h后,去沉淀,得到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待用。(3)肠溶型微胶囊的制备①50 70 %的混合益生菌菌剂和50 30 %的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均勻混合,于 30 35°C下不通风搅拌培养,直到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形成芽孢;②将海藻酸钠与明胶溶液以2 1混合,终浓度为3%,将其加入混合液中,用注射器向该混合液中注入冷却的0. 3mol/L的氯化钙溶液,固化lh,洗涤,4°C或常温干燥,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其有益效果在于a.采用益生菌制剂和植物制剂有机结合,改善宿主的抗病能力,提高疫苗接种的成功率,改善宿主的肠道微环境;b.提高胃液、胆汁、胰酶等的耐受能力,提高进入肠道的活菌数,增强其在肠道微环境中的竞争优势;c.提高微胶囊中的活菌数,减少生产运输过程中杂菌的污染降,低加工运输成本, 从生产方法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 )、混合益生菌菌剂的制备①酿酒酵母的制备种子培养,取两环斜面保藏的酿酒酵母接种于IOOmlYPDA培养基,于30°C通风培养通风18h ;再次配制20L YEPD培养基于30L发酵罐115°C高压灭菌 20min,冷却后接入上述种子液300ml,通风培养18h后,静置5h,取出上层清夜,取出下层酵母泥。YEPD培养基制作工艺为20g蛋白胨、IOg酵母膏、2g葡萄糖,加水到1L,115°C高压灭菌15min。②枯草芽孢杆菌的制备种子培养,取两环斜面保藏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 IOOml普通培养基上;再次配制20L上述普通培养基于30L发酵罐115°C高压灭菌20min, 冷却后接入上述种子液100ml,通风培养18h制得枯草芽孢杆菌液。③蜡样芽孢杆菌的制备种子培养,取两环斜面保藏的蜡样芽孢杆菌接种于 IOOml普通培养基上,于37°C通风培养通风18h ;再次配制20L上述普通培养基于30L发酵罐115°C高压灭菌20min,冷却后接入上述种子液100ml,于37°C通风培养18h制得蜡样芽孢杆菌液。普通培养基制作工艺为10g蛋白胨、IOg酵母膏、2g葡萄糖,加水到1L,115°C高压灭菌15min。④混合益生菌菌剂的制备将上述菌液按酿酒酵母3L、枯草芽孢杆菌4L、蜡样芽孢杆菌4L混合制成混合益生菌菌剂(活细胞数> 2. 0亿/ml)备用。( 二)、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的制备①称取黄芪饮片7kg及干杨树花3kg,粉碎并混合均勻,将其装入提取锅中并加入 50kg水,蒸汽煎煮lh,滤出提取液,再重复煎煮2次,弃药渣; ②将三次提取液混合后继续煎煮,浓缩至8L,降温到70°C,按10%的比例加入壳聚糖溶液,搅拌均勻,静置沉淀24h后,去沉淀,得到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待用。(三)、肠溶型微胶囊的制备①7L混合益生菌剂和3L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均勻混合于无菌搅拌罐,于不通风 30°C温度下搅拌培养,直到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形成芽孢;②将海藻酸钠与明胶溶液以2 1混合,终浓度为3%,加入步骤①所述混合液中, 用注射器向该混合液中注入冷却的0. 3mol/L的氯化钙溶液,固化lh,洗涤,4°C或常温干燥,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将其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提取液与益生菌混合的肠溶型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微胶囊由囊材包裹囊芯物而成;其中囊材为海藻酸钠:明胶溶液的体积比为2∶1,终浓度为3%,囊芯物由50~70%混合益生菌菌剂、50~30%黄芪及杨树花提取液混合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俊庆亓英修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易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