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13402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高效制备吡咯邻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从价廉易得的2-吡咯羧酸酯化合物原料出发,通过溴代、脱羧等简单易操作的单元反应合成吡咯衍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农药及染料等有机合成领域,主要为一种高效制备吡咯邻二取代衍生物的新方法。
技术介绍
式(I)如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是一类在医药、农药及染料等有机合成领域中重要的中间体,例如在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97,vol. 45,#10,p. 1642-1652 中提到,将R为甲基的式(I)化合物与单氟代苯反应作为NK1受体拮抗剂候选化合物合成的重要方法。目前已公开的类似化合物至少包括以下化合物权利要求1.种合成式(I)的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A中二溴化可以二碘化代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A中,将Sl在催化量单质碘的存在下溶解于有机溶剂例如四氯化碳,然后在室温下缓慢滴加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滴完后在室温下搅拌,减压蒸出溶剂,得到S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S2加入20%的NaOH溶液,于6(T90°C 反应2飞h,然后用6N HCl酸化至pH 2-3,待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后真空干燥得到S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S3加入氨基乙醇,于100°C加热搅拌1-3 h,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水,用有机溶剂例如乙醚萃取;萃取液洗涤干燥,减压浓缩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B中,将S4溶液于0°C,缓慢滴加至氢化钠的DMF溶液中,搅拌15 min后,缓慢滴加BrR,其中R基的定义同权利要求1,然后升至室温反应2-4 h,结束后,将反应液缓慢倒入冰水中,用有机溶剂例如乙醚萃取,有机相洗涤干燥,减压浓缩,用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浅黄色液体S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S5溶于有机溶剂例如THF中,冷却到_78°C,缓慢滴加n-BuLi或金属镁格式试剂,于_78°C下搅拌30 min,通入CO2气体反应 1-2.5 h,然后缓慢升至室温,继续搅拌反应1-2 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缓慢倒入冰水中, 用2N稀盐酸酸化至pH为2左右,用有机溶剂例如乙酸乙酯萃取,干燥,减压浓缩后,进行硅胶柱层析得白色固体化合物S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C中,将化合物S6和醋干加热回流3-4h,减压蒸出醋干,然后通过柱层析纯化可得白色固体化合物式(I)。9. 一种中间体,其结构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高效制备吡咯邻二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从价廉易得的2-吡咯羧酸酯化合物原料出发,通过溴代、脱羧等简单易操作的单元反应合成吡咯衍生物。文档编号C07D207/34GK102199154SQ201110024849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丛欣, 刘兆刚, 唐锋, 沈超, 黄伟 申请人: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式(I)的方法,其中,R基选自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苯基、卤代苯基,卤代烷基苯基、苄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A、将起始原料S1 在2、3位进行二溴化后皂化,脱羧,形成中间体S4;B、将S4在N上进行R基取代,然后通过与金属试剂交换反应,通入CO2,酸化,得到S6;C、邻二羧酸脱水形成式(I)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刚丛欣唐锋黄伟沈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先声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