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主要包含有一摆动装置及一连结装置,该摆动装置具有一摆动杆及一单向转动件,该摆动杆具有若干的滑槽及一穿槽,该单向转动件与该摆动杆及一齿盘连接;该连结装置具有一连结板、一设置于该连结板上的踩踏轴承及两组轴承组,该踩踏轴承供一自行车的踏板转轴穿经而锁接于一曲柄上,该两组轴承组以非位在同一轴心的方式设置于该连结板上,该两组轴承组并置于该摆动杆的滑槽内,而该连结板则位于该穿槽中;由此,可避免发生踩踏时所产生的顿挫感,而能增进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自行车有关,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自行车,是由双脚带动曲柄进行圆周运动进而传动至后轮的方式前行。然而,由于此种方式所能产生的力矩有限,因此有另一种利用双脚上、下的踩踏, 进而前行的自行车种类,如图1所示,其主要是于自行车的齿盘1与曲柄2间,设置一摆动杆3及一连结装置4,该摆动杆3后端设有一棘轮5,该棘轮5与该齿盘1连接,而该连结装置4则具有一枢接端及一滑接端,该枢接端供一踏板6穿入进而锁接于曲柄2上,该滑接端上则设有一轴承组7,该轴承组7由两个同轴设置的轴承所组成,且该轴承组7置入于该摆动杆3内;由此,可由使用者的双脚踩踏于踏板6上,而该连结装置4便能由该轴承组7于该摆动杆3内进行往复的滑移,进而使该摆动杆3能上下枢摆,并经由该棘轮5带动齿盘1 转动,以达自行车的前行。然而,由于棘轮5的间隙过大,导致动力的传输不够顺畅,容易产生有动力延迟的情形,况且由于棘轮5会有声响,而容易产生不适的杂音。再者,当摆动杆3上、下摆动至最高点及最低点的位置时,其转换方向的应力便会完全地集中在该轴承组7上,不仅容易造成晃动,更会产生踩空的顿挫感,此一顿挫感不仅会使动力流失,更会让使用者无法稳定地进行踩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动力传输较为流畅。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踩踏的稳定性较佳。缘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连结于自行车的齿盘与曲柄之间,其主要包含有一摆动装置,具有一摆动杆及一设置于该摆动杆一端的单向转动件, 该摆动杆的另一端内部具有若干往内延伸的滑槽及一穿槽,该单向转动件并与该齿盘连接;一连结装置,具有一连结板、一踩踏轴承及至少两组轴承组,该踩踏轴承设置于该连结板上,以供一自行车的踏板转轴穿经,而该踏板转轴并锁接于曲柄上,该两组轴承组以非位在同一轴心的方式设置于该连结板上,且该两组轴承组置于该摆动杆的滑槽内,并使该连结板位于该穿槽中;由此,当该摆动杆受该踏板所带动而以该单向转动件为轴心进行上、下摆动时,该等轴承组可于该摆动杆的滑槽内往复滑移,使由该单向转动件带动该齿盘转动而带动自行车的前行。上述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中,该摆动装置更具有一封盖,该封盖封设于该摆动杆的滑槽开口位置,以避免该连结装置掉出于该滑槽外。上述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中,该摆动杆一端侧向具有一设置孔,该单向转动件设置于该设置孔中,以稳固地连接该单向转动件及该摆动杆。上述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中,该单向转动件为一单向轴承,以维持动力传输的顺畅性。上述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中,该两组轴承组分别以不同的轴心平行地设置于该连结板上,以分散所受到的应力。上述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中,该各轴承组具有至少一个轴承,以利于该滑槽内滑移。上述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中,该各轴承组分别具有两个位于该连结板两侧的轴承,以维于该滑槽滑移的顺畅性。上述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中,该单向转动件具有一内圈、一外圈、若干位于该内圈与外圈间的滚珠及弹簧,该内圈具有一啮合孔,与于该齿盘的一传动轴啮合,该外圈与该摆动杆连接,该内圈的外周面上具有若干依预定间距设置的滚珠槽,且该滚珠槽的两相对端缘分别为一深槽端及一浅槽端,该多个滚珠位于该内圈的滚珠槽内,该弹簧往该浅槽端的方向抵推该滚珠。上述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中,当该摆动杆由上往下摆动时,该滚珠受该弹簧的抵推而位于浅槽端上,而由该滚珠抵接于该内圈与该外圈之间,使该内圈与该外圈呈同步转动,而使该摆动杆能带动该齿盘转动;当该摆动杆由下往上摆动时,该滚珠压缩该弹簧而位于深槽端上,使该内圈与该外圈呈现空转,而使该摆动杆在往上摆时不会带动齿盘转动。本技术的连结装置具有至少两组于该摆动杆内滑移的轴承组,因此可将所受到的应力分散至各轴承组上,以避免应力过度集中所造成的顿挫感,并能使得在踩踏时能较为稳定不致产生晃动。本技术的单向转动件采用单向轴承作为连结摆动杆与齿盘传动轴间的元件,可利用单向轴承正、反转无间隙落差的特性,不仅能减少动力的流失,更能让使用者在踩踏时不会有踩空的顿挫感发生,不仅能防止危险情况产生,更能减少使用棘轮时所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一种踩踏动力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所示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技术介绍
齿盘1 ;曲柄2 ;摆动杆3 ;连结装置4 ;棘轮5 ;踏板6 ;轴承组7 ;本技术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100 ;摆动装置10 ;摆动杆11 ;设置孔111 ;滑槽112 ;穿槽113 ;单向转动件12 ;内圈121 ;外圈122 ;滚珠123 ;弹簧124 ;滚槽125 ;深槽端126 ;浅槽端127 ;哨合孔128 ;封盖13 ;连结装置20 ;连结板21 ;踩踏轴承22 ;轴承组23、 24 ;曲柄97 ;踏板98 ;转轴981 ;齿盘99 ;传动轴99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能对本技术的特征与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 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100,其主要包含有一摆动装置10及一连结装置20,其中请参阅图2 图3,该摆动装置10,具有一摆动杆11、一单向转动件12及一封盖 13,该摆动杆11 一端侧向具有一设置孔111,另一端的内部则往内延伸有若干的滑槽112, 并于该摆动杆11的底侧开设有一穿槽113,该单向转动件12为一单向轴承,设置于该摆动杆11的设置孔111内,并与一自行车的齿盘99的传动轴991啮合。请参阅图2 图3,该连结装置20具有一连结板21、一踩踏轴承22及两组轴承组 23,24 ;该踩踏轴承22设置于该连结板21的一端,用以供一踏板98的转轴981穿入套接, 使该转轴981锁接于一自行车的曲柄97上,该两组轴承组23J4分别以不同的轴心平行地设置于该连结板21的另一端上,且该各轴承组23、24由两个分别位于连结板21两侧的轴承所构成,该两组轴承组23J4设置于该摆动装置10的摆动杆11滑槽112内,而连结板21 位在该穿槽113中,使该连结装置20能受外力作用而由该两组轴承组23J4于该摆动杆11 的滑槽113内进行往复位移,并将该摆动装置10的封盖13封设于该摆动杆11滑槽113开口位置,以防止该连结装置20掉出于该摆动杆11外。因此,上述即为本技术所提供一较佳实施例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100的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介绍如下当使用者施力地踩踏于自行车的踏板98上时,即可由该踏板98带动该连结装置 20的两组轴承组23、M于该摆动杆11内进行往复的滑移,使该摆动杆11被该连结装置20 所带动而以该单向转动件12为轴心进行上、下的摆动(如图3所示),使由该摆动杆11的上、下摆动而带动该单向转动件12转动(如图4所示),并同时带动该传动轴991及其齿盘 99转动,以达到动力传输的功效。由于本技术的连结装置20具有两组于该摆动杆11内滑移的轴承组23、24,因此当该摆动杆11位于最高点位置与最低点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的踩踏动力机构,其连结于自行车的齿盘与曲柄之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摆动装置,具有一摆动杆及一设置于该摆动杆一端的单向转动件,该摆动杆的另一端内部具有若干往内延伸的滑槽及一穿槽,该单向转动件与该齿盘连接;一连结装置,具有一连结板、一踩踏轴承及至少两组轴承组,该踩踏轴承设置于该连结板上,以供一自行车的踏板转轴穿经,而该踏板转轴锁接于曲柄上,该两组轴承组以非位于同一轴心的方式设置于该连结板上,且该两组轴承组置于该摆动杆的滑槽内,并使该连结板位于该穿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进锦,
申请(专利权)人:和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