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多头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8960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多头绕线机,该双工位多头绕线机的主机架上设有通过轴承与主机架连接的翻转架,翻转架一侧设有复数个第一工件安装位,且另一侧设有位置与第一工件安装位相对应的第二工件安装位,当第一工件安装位内的工件绕线完成后,通过自动剪线装置剪线,电机驱动翻转架翻转,使第二工件安装位内的工件能够自动挂上线并绕线;而同时,第一工件安装位内绕满线的工件被取出,继续装入待绕工件,从而开始下一个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多头绕线,且挂线、剪线全自动化,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倍的提高了绕线的工作效率,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行业滤波器线圈绕线的机械,特别是一种双工位多头绕线机
技术介绍
绕线机就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机器。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铜线或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就需要用到绕线机。例如各种电动机、日光灯镇流器、各种大小变压器、电视机、收音机用的中周电感线圈、行输出变压器(高压包)、电子点火器,灭蚊器上的高压线圈,喇叭、耳机、麦克风的音圈,各种电焊机等,这些里面的线圈都需要用绕线机来绕。目前,市面上有一种为电子行业所用的滤波器线圈绕线的绕线机,该绕线机采用单头绕线,每次绕线后需手工挂线、剪线,自动化程度低、工作强度大,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头绕线,且挂线、剪线自动化的双工位多头绕线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工位多头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主机架上设有第一动力单元,第一动力单元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上连接有翻转架、且该翻转架通过轴承安装于主机架上,翻转架一侧设有复数个第一工件安装位,且另一侧设有位置与第一工件安装位相对应的第二工件安装位,所述主机架上设有进退装置,该进退装置上设有能够驱动工件在工件安装位内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翻转架上设有能够自动剪断线的自动剪线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第一动力单元输出端的主齿轮、设置于翻转架上输入端的第一从动齿轮,该主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自动剪线装置包括设置于翻转架上的固定刀及与固定刀相配合的滑动刀,固定刀上设有第一过线槽;滑动刀上设有第二过线槽及剪切部,主机架上设有推动机构及复位机构,推动机构能够推动滑动刀与固定刀作用而剪断铜线或漆包线;复位机构能够使滑动刀复位。所述推动机构及复位机构为分别设置于主机架上的气缸,所述滑动刀一端设有卡位台阶。所述进退装置包括与主机架相连接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上固定有进退支座,主机架上设有滑轴套,进退支座上设有进退滑轴,进退滑轴穿设于滑轴套中,且进退支座在第二气缸的推动下能够沿滑轴套作直线滑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动力单元,第二动力单元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该第二传动装置上设有能够与工件上的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驱动齿轮。4第二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动力单元上的主动带轮、通过轴承设置于进退装置上的转动轴,该转动轴上设有从动带轮,且该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传动,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转动轴上。所述翻转架上设有能够卡紧工件的卡紧机构,该卡紧机构包括设置于翻转架内的导向轴,该导向轴两端分别固定有张开块,张开块两侧均设有第一压顶面、第一顶压部、第一避空槽,导向轴上分别套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张开块及翻转架相顶压, 翻转架两侧均枢设有上卡板和下卡板,上卡板及下卡板上设有能够与第一压顶面相顶压的第二压顶面,第一顶压部能够与上卡板及下卡板的一面顶压,该上卡板及下卡板的端部分别与复位拉簧的两端相连,主机架上枢设有第五气缸,第五气缸上枢接有推动曲柄,且该推动曲柄的大致中部与主机架枢接,该推动曲柄能够在第五气缸的推动下顶压张开块。所述进退装置上还设有线槽换位机构,该线槽换位机构包括设置于进退装置上的直线导轨副,直线导轨副上设有换线板,换线板上设有换线槽,主机架上设有换线推动气缸,换线板与换线推动气缸相连接。所述主机架上设有平衡定位机构,该平衡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主机架上上的定位气缸,定位气缸上设有定位杆,翻转架上设有定位孔,该定位杆能够插入该定位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主机架上设有通过轴承与主机架连接的翻转架,翻转架一侧设有复数个第一工件安装位,且另一侧设有位置与第一工件安装位相对应的第二工件安装位,当第一工件安装位内的工件绕线完成后,通过自动剪线装置剪线, 电机驱动翻转架翻转,使第二工件安装位内的工件能够自动挂上线并绕线;而同时,第一工件安装位内绕满线的工件被取出,继续装入待绕工件,从而开始下一个循环。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多头绕线,且挂线、剪线全自动化,因此本技术成倍的提高了绕线的工作效率,并减轻的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局部俯示图;图4是本技术局部正示图;图5是图4的F-F剖面示图;图6是图3的D-D剖面示图;图7是本技术驱动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线槽换位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传动装置的正示图;图10是本技术工件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多头绕线机,包括主机架1,主机架1上设有第一动力单元2,第一动力单元2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上连接5有翻转架3、且该翻转架3通过轴承安装于主机架1上,翻转架3 —侧设有复数个第一工件安装位(图中未示出),且另一侧设有位置与第一工件安装位相对应的第二工件安装位4,所述主机架1上设有进退装置,该进退装置上设有能够驱动工件在工件安装位内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翻转架3上设有能够自动剪断线的自动剪线装置。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单元2采用的是伺服电机,因为伺服电机具有精度高,可控性好的优点,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第一动力单元2输出端的主齿轮5、设置于翻转架3上输入端的第一从动齿轮6,该主齿轮5与第一从动齿轮6相啮合,输入端为一与翻转架3相固定的输入轴,该输入轴通过轴承安装于主机架1上,翻转架3—侧设有五个第一工件安装位,且另一侧设有与第一工件安装位一一对应的五个第二工件安装位4。当然上述结构只是本实施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如上述传动装置还可以为两带轮绕设皮带23传动,或是蜗轮蜗杆传动等,但只要是以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达到相同的目的都是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而且本实例中的第一工件安装位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或六个等。如图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自动剪线装置包括设置于翻转架3上的固定刀7及与固定刀7相配合的滑动刀8,固定刀7上设有第一过线槽9 ;滑动刀8上设有第二过线槽10及剪切部,主机架1上设有推动机构11及复位机构12,推动机构11能够推动滑动刀8滑动与固定刀7作用而剪断铜线或漆包线;复位机构12能够使滑动刀8复位。进一步,推动机构11及复位机构12为分别设置于主机架1上的气缸,推动机构11及复位机构12采用气缸,因为气缸反应迅速,而且体积小,结构紧凑,成本低。滑动刀8—端设有卡位台阶13,配合此卡位台阶13,滑动刀8的移动方向受到限制,能够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所述进退装置包括与主机架1相连接的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上固定有进退支座15,主机架1上设有滑轴套16,进退支座15上设有进退滑轴99,进退滑轴 99穿设于滑轴套16中,且进退支座15在第二气缸14的推动下能够沿滑轴套16作直线滑动。于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安装于进退支座15上,驱动装置包括第二动力单元17,第二动力单元17采用的是伺服电机,因为伺服电机具有精度高,可控性好的优点。第二动力单元17上连接有第二传动装置,该第二传动装置上设有能够与工件上的第二从动齿轮18相啮合的驱动齿轮19。第二传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工位多头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1),主机架(1)上设有第一动力单元(2),第一动力单元(2)上连接有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上连接有翻转架(3),且该翻转架(3)通过轴承安装于主机架(1)上,翻转架(3)一侧设有复数个第一工件安装位,且另一侧设有位置与第一工件安装位相对应的第二工件安装位(4),所述主机架(1)上设有进退装置,该进退装置上设有能够驱动工件在工件安装位内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翻转架(3)上设有能够自动剪断线的自动剪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东彭可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安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