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瓶车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3373 阅读:5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瓶车充电器,由主控制器ICA、集成电路IC1、集成电路IC2、集成电路IC3、集成电路IC4、三极管Q1、继电器J1、发光管ED1、两蓄电池E1、E2、充电回路CDJ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瓶车充电器,充电速度快、能在不同放电深度情况下进行充电充足判断、保证蓄电池充电时既充足又不过充、也不欠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充电控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瓶车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国家对环保工作的日益重视,电瓶车已经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代步工具,其方便快捷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瓶车大多为充电式,需要依赖充电电池来维持其使用价值, 因此,电瓶车的电池以及充电器的好坏也决定了电瓶车的使用寿命。电动车使用的电池大多为铅酸蓄电池,相关标准中规定,判断铅酸蓄电池充足的标准是充电未期,蓄电池端电压或充电电流3-2小时稳定不变,电解液比重无明显的变化,即为充足状态。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蓄电池在全放电的状态下充电,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最长,然而在实际循环使用过程中,不可能要求蓄电池每一次都要完全放完电后在充电,特别是电瓶车,若蓄电池完全放完电后再充电,那么电瓶车不可避免地会在行驶途中就无法行驶了,所以要求电瓶车在完全放完电后在充电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使用者可能在任何不同放电深度情况下就对其进行充电,实验证明若使用者用0. IC电流放电5分钟,按以上标准要求充电,其充电时间要大于 150分钟,这样让使用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同时,还会造成对蓄电池过充电伤害,综上所述,现有市场上的电瓶车充电器,普遍存在充电速度慢,过充或欠充等现象,而且对蓄电池不同放电深度情况下进行充电充足没有任何适应性的技术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新型电瓶车充电器, 包括主控制器ICA、集成电路IC1、集成电路IC2、集成电路IC3、集成电路IC4、三极管Q1、 继电器J1、发光管ED1、两蓄电池El、E2、充电回路⑶J,所述主控制器ICA的1脚与集成电路ICl的CPU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l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2的CPU脚相连,集成电路 IC2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3的CPU脚相连,集成电路IC3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4的CPU 脚相连,主控制器ICA的2脚与集成电路ICl的CPD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l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2的CPD脚相连,集成电路IC2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3的CPD脚相连,集成电路IC3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4的CPD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l及集成电路IC4的TE端连接主控制器ICA的3脚,所述集成电路ICl及集成电路IC4的清零端CR脚连接于Rl及 Cl的中点上,所述Rl连接主控制器ICA的5脚及电源,所述Cl接地,所述主控制器ICA的 4脚通过R2、R3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l及发光管 EDl负极,所述继电器Jl 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两蓄电池E1、E2的正极,所述两蓄电池 EU E2的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及集成电路ICl与集成电路IC4的锁存控制端 LE脚,所述充电回路CDJ的一端通过继电器Jl与两蓄电池E1、E2的正极相连,另一端连接两蓄电池E1、E2的负极。进一步所述集成电路IC1、集成电路IC2、集成电路IC3、集成电路IC4的A-G端分别连接 LED1、LED2、LED3、LED4 的 a_g 端。进一步所述发光管EDl的正极与继电器Jl之间连接有限流电阻R4,所述限流电阻R 4与电源相连接。进一步继电器Jl的两端还接有电阻R5及电容C 2,所述电阻R5与电容C 2串 联连接。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数字模型控制电路采用两阶段恒流充电、一阶段恒压充电,整个充电过程气体的复合效率大于98%,温升低、析气量小、提高了功率因素;设定了第一阶段的恒流值,使得蓄电池的充电时间与蓄电池的放出的电量成正比;蓄电池的恒压充电时间等于第一阶段恒流充电时间的1. 168倍;蓄电池的充入电量等于放出电量的110%-120%,使用者用0. IC的电流放电10分钟,其充电时间仅为15分钟,大大低于标准要求的充电时间(大于150分钟),并且能在不同放电深度情况下进行充电充足判断、保证蓄电池充电时既充足又不过充、也不欠充,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一种新型电瓶车充电器,包括主控制器ICA、集成电路IC1、集成电路IC2、 集成电路IC3、集成电路IC4、三极管Q1、继电器J1、发光管ED1、两蓄电池El、E2、充电回路 ⑶J,所述主控制器ICA的1脚与集成电路ICl的CPU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l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2的CPU脚相连,集成电路IC2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3的CPU脚相连,集成电路IC3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4的CPU脚相连,主控制器ICA的2脚与集成电路ICl的CPD 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l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2的CPD脚相连,集成电路IC2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3的CPD脚相连,集成电路IC3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4的CPD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l及集成电路IC4的TE端连接主控制器ICA的3脚,所述集成电路ICl及集成电路IC4的清零端CR脚连接于Rl及Cl的中点上,所述Rl连接主控制器ICA的5脚及电源,所述Cl接地,所述主控制器ICA的4脚通过R2、R3与三极管Ql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l及发光管EDl负极,所述继电器Jl 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两蓄电池E1、E2的正极,所述两蓄电池El、E2的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及集成电路ICl与集成电路IC4的锁存控制端LE脚,所述充电回路CDJ的一端通过继电器Jl与两蓄电池E1、E2的正极相连,另一端连接两蓄电池El、E2的负极。所述集成电路IC1、集成电路IC2、集成电路IC3、集成电路IC4的A-G端分别连接 LED1、LED2、LED3、LED4 的 a_g 端。主控制器ICA在恒流充电第一阶段,其1脚送出CPU脉冲集成电路ICl的CPU接收端,所述集成电路ICl为CD40110集成电路,具有逆计数、锁存、7段译码、直接驱动数码管的功能,主控制器ICA第发出一个脉冲集成电路ICl内部计数器自动加工厂,当其加至9 时,若再来一个脉冲,集成电路ICl的QCO端就会发出一个进位脉冲,送至集成电路IC2的CPU端,集成电路IC2又进入加计数状态,当集成电路IC2加至9时,集成电路IC2的QCO端也发出一个进位脉冲,送至集成电路IC3的CPU端进行加计数,如此循环下去送至集成电路 IC4的C P U端,当第一阶段恒流充电结束,进入第二阶段恒流充电时,主控制器ICA封锁 C P U脉冲,并将第一阶段的计数值锁存及显示,由四位7段数码管LED1、LED2、LED3、LED4 显示,当第二阶段恒流充电结束,转入第三阶段恒压充电时,主控制器ICA的2脚发出C P D脉冲至集成电路的ICl的C P D端,其脉冲周期为第一阶段恒流脉冲周期的1 . 168倍, 集成电路IC1、集成电路IC2、集成电路IC3、集成电路IC4做减计数,其退位规律同加计数进位规律相同,当计数器减至O时,主控制器ICA的4脚发出关机信号,通过电子 R 2送至三极管Ql的基极,使得Ql完全导通,当三极管Ql导通后,继电器Jl及发光管EDl经限流电阻R 4得电动作,使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瓶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ICA、集成电路IC1、集成电路IC2、集成电路IC3、集成电路IC4、三极管Q1、继电器J1、发光管ED1、两蓄电池E1、E2、充电回路CDJ,所述主控制器ICA的1脚与集成电路IC1的CPU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1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2的CPU脚相连,集成电路IC2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3的CPU脚相连,集成电路IC3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4的CPU脚相连,主控制器ICA的2脚与集成电路IC1的CPD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1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2的CPD脚相连,集成电路IC2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3的CPD脚相连,集成电路IC3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4的CPD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1及集成电路IC4的TE端连接主控制器ICA的3脚,所述集成电路IC1及集成电路IC4的清零端CR脚连接于R1及C1的中点上,所述R1连接主控制器ICA的5脚及电源,所述C1接地,所述主控制器ICA的4脚通过R2、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1及发光管ED1负极,所述继电器J1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连接两蓄电池E1、E2的正极,所述两蓄电池E1、E2的负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及集成电路IC1与集成电路IC4的锁存控制端LE脚,所述充电回路CDJ的一端通过继电器J1与两蓄电池E1、E2的正极相连,另一端连接两蓄电池E1、E2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瓶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ICA、集成电路IC1、集成电路 IC2、集成电路IC3、集成电路IC4、三极管Q1、继电器J1、发光管ED1、两蓄电池El、E2、充电回路⑶J,所述主控制器ICA的1脚与集成电路ICl的CPU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l的QCO 脚与集成电路IC2的CPU脚相连,集成电路IC2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3的CPU脚相连,集成电路IC3的QCO脚与集成电路IC4的CPU脚相连,主控制器ICA的2脚与集成电路ICl 的CPD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l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2的CPD脚相连,集成电路IC2的 QBO脚与集成电路IC3的CPD脚相连,集成电路IC3的QBO脚与集成电路IC4的CPD脚相连,所述集成电路ICl及集成电路IC4的TE端连接主控制器ICA的3脚,所述集成电路ICl 及集成电路IC4的清零端CR脚连接于Rl及Cl的中点上,所述Rl连接主控制器ICA的5 脚及电源,所述Cl接地,所述主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贵叶根吉洪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纳奇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