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9647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设置在理管机的进料侧,所述的自动倒管装置包括用于搁置筒管箱的升降翻板,所述的升降翻板呈L形,其上端设有转轴,升降翻板通过转轴铰接在理管机的筒管斗上,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电机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理管机需要人工操作倒管、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倒管、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行业中会用到各种筒管,如纺纱时用到纺纱管,织布时用到纬纱管,另外还有我们常见的宝塔管、毛纺管、细纱管、圆柱形柱管以及有边管等,根据形状的不同,应用于不同的纺织设备上。由于大部分筒管呈锥形,有大小头之分,比如像细纱管、纬纱管等,该类筒管在使用时,需先将每根筒管整齐的摆放在专用的筒管箱内,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插管工序。理管机是棉纺厂用来将杂乱的细纱管经机械方式整理后,整齐码放在筒管箱的机器, 现有技术的理管机在整理细纱管前,细纱管要靠人工倒入理管机的筒管斗内,由于每次需要倒入的细纱管总重量达到70公斤,因此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很低。公开日为2007年6月27日,公开号为CN 2915791Y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纺织用理管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以及在机架内依次设置的进料输送带、摆管机构和出料输送带,其特征是所述摆管机构由同轴设置的一组圆板构成,圆板的外缘设置有外薄内厚的导向部,相邻圆板导向部底部间的距离大于被输送筒管小头端的宽度、小于筒管大头端的宽度;所述进料输送带上方设有至少两片分隔板,相邻分隔板间的间距小于被输送筒管的长度;所述出料输送带与摆管机构之间设有一挡片,该挡片一端呈齿形,各齿卡插于摆管机构各圆板之间, 齿形的长度为筒管长度的1/3 4/5。该理管机以机械化理管代替了以往的人工整理,提高了理管的效率,但与现有技术的理管机一样,该理管机在理管前,细纱管要靠人工倒入机器的筒管斗内,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理管机需要人工操作倒管、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的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设置在理管机的进料侧,所述的自动倒管装置包括用于搁置筒管箱的升降翻板,所述的升降翻板呈L形,其上端设有转轴,升降翻板通过转轴铰接在理管机的筒管斗上,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电机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理管机的进料侧设置可以搁置筒管箱的L 形的升降翻板,升降翻板的上端固定转轴,转轴铰接在理管机的筒管斗上并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这样,当需要倒入筒管时,只需开启电机,电机带动升降翻板上的转轴转动,L形升降翻板以转轴为中心随之转动,安置在升降翻板上的筒管箱就向理管机的筒管斗倾倒筒管,从而取代人工将细纱管等筒管倒入理管机的筒管斗内,不但大大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上设有被动链轮,电机上设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由于筒管箱较重,而采用链条与链轮传动不会打滑,可以确保安全生产。作为优选,所述的筒管斗两侧设有轴承座底板,轴承座底板上设有轴承座,升降翻板上的转轴通过轴承与筒管斗铰接。作为优选,所述的轴承座底板上设有接近开关,转轴两端设有定位片,定位片的位置与接近开关的位置相适配。接近开关与定位片配合可以确定升降翻板的位置,当定位片随转轴转动靠近接近开关时,接近开关动作,使控制装置在升降翻板转动升高至最高位置或降低至最低位置时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机构上设有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为气动刹车装置。刹车装置的作用是在升降翻板转动升高至最高位置时将升降翻板固定,避免因为升降翻板转动升高至最高位置时,电机停转导致升降翻板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落下而引发安全事故。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减速器可以减缓升降翻板的升降速度,从而确保安全,此外,也可以采用减速电机作为动力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翻板底部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可以使升降翻板降低至最低位置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升降翻板上的筒管箱与地面发生冲击。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按钮,控制按钮设置在理管机上。控制按钮设置在理管机上是方便操作工人的操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理管机需要人工操作倒管、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倒管、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气控制原理图。图中1.理管机,2.筒管斗,3.减速器,4.轴承底座板,5.轴承座,6.升降翻板, 7.筒管箱,8.减震弹簧,9.管箱小车,10.控制按钮,11.接近开关,12.定位片,13.转轴, 14.被动链轮,15.传动链条,16.主动链轮,17.气动刹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设置在理管机的进料侧, 所述的自动倒管装置包括用于搁置筒管箱7的升降翻板6,所述的升降翻板呈L形,其上端设有转轴13,升降翻板通过转轴铰接在理管机1的筒管斗2上,L形升降翻板下部用于搁置筒管箱的板体与管箱小车9的底部结构相适配,L形升降翻板的下部板体可以插入管箱小车的底部,筒管斗的下方设有电机3,电机上设有主动链轮16,转轴上设有被动链轮14,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5连接,电机与控制装置相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按钮10,控制按钮设置在理管机上。升降翻板与筒管斗之间的铰接机构设置在筒管斗两侧(见图2),筒管斗两侧设有轴承座底板4,轴承座底板上设有轴承座5,升降翻板上的转轴通过轴承与筒管斗铰接,轴承座底板上设有接近开关11,转轴两端设有定位片12,定位片的位置与接近开关的位置相适配。传动机构上设有减速器及刹车装置17,所述的刹车装置为气动刹车装置,升降翻板底部设有减震弹簧8。本技术的自动倒管装置的倒管状态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电器控制原理如图4所示,首先用管箱小车把装有需要整理的如细纱管的筒管箱推到升降翻板上,按下控制按钮上的上升按钮SB4,接触器KM3通电动作,电机正向运转,同时电磁阀KY断电,气动刹车释放,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升降翻板上升到设定位置,转轴一端的定位片上升靠近相应的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内的感应开关SQ2动作,接触器KA2通电动作,接触器KM3断电, 电机停转,同时电磁阀KY通电,气动刹车启动,升降翻板被制动而停止,筒管倒入理管机的筒管斗内。筒管倒入完毕后,按下控制按钮上的下降按钮SB3,接触器KM2通电动作,同时电磁阀KY断电,气动刹车释放,电机反向运转带动升降翻板下降,到达最低位置时,转轴另一端的定位片下降靠近相应的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内的感应开关SQl动作,接触器KAl通电动作,接触器KM2断电,电机停转,同时电磁阀KY通电,气动刹车启动,升降翻板制动停止,升降翻板又回到起始位置,此时可以将管箱小车连同筒管箱一起拉出,以便进行下次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设置在理管机的进料侧,其特征是:所述的自动倒管装置包括用于搁置筒管箱(7)的升降翻板(6),所述的升降翻板呈L形,其上端设有转轴(13),升降翻板通过转轴铰接在理管机(1)的筒管斗(2)上,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3),电机与控制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设置在理管机的进料侧,其特征是所述的自动倒管装置包括用于搁置筒管箱(7)的升降翻板(6),所述的升降翻板呈L形,其上端设有转轴 (13),升降翻板通过转轴铰接在理管机(1)的筒管斗(2)上,转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电机 (3),电机与控制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上设有被动链轮(14),电机上设有主动链轮(16),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5) 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理管机的自动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管斗两侧设有轴承座底板(4),轴承座底板上设有轴承座(5),升降翻板上的转轴通过轴承与筒管斗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刚孙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