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蒲宁专利>正文

一种豆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554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筋机,包括加热容器、定型辊和盖体,所述加热容器为双层结构,外层为导热层,内层为设有开口的物料层,所述导热层内设有二次加热器,所述物料层的两相对侧面呈V形,物料层的边缘设有防溢装置,物料层上设有方便物料循环加热的水泵,该水泵的输气管与物料层连通,该输气管上设有一组通孔;物料层的上方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的出料端、第二传输带的出料端和第三传输带的的出料端上均设有导向装置;定型辊的表面与物料层最低点的豆浆液面相接触;所述盖体位于物料层的上方,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料装置和朝向物料层内豆浆的风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机械加工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豆筋机
技术介绍
豆筋的加工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的喜爱, 产销量越来越大,现有的豆筋制作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用一大铁锅盛放豆浆,铁锅底下用煤加热,利用液面与空气间的温度差结成的薄膜,然后用一根竹棍卷起该层薄膜,经烘干后去掉中间竹棍。上述制作方法存在着如下的缺点1、在加热过程中如火力太大或搅拌不均勻会很容易煳锅底,使豆筋有焦糊味,影响到豆筋的质量;2、传统方法为开放式作业,容易掉入杂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加上炉火的作用工人更易流汗,在制作的过程中造成污染。3、工人劳动强度大,完成卷膜的时间长,效率低; 4、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按每人每天工作12小时,每天加工55斤黄豆,能产出38斤成品来计算。市场上优质黄豆是2. 75元/斤;豆棒8. 2-—8. 3/斤;耗水0. 5吨;电一度;煤100斤。产出为311. 6 315. 4元,成本为200. 75元,在不计算工人工资的情况下,工人工作十二个小时的毛利不超过120元。5、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生产,限制了豆筋加工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豆筋机,采用了双层加热容器和能自动卷膜的传输带和定型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筋机,包括加热容器, 所述加热容器的下方设有加热设备,还包括定型辊和盖体,所述加热容器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导热层,内层为设有开口的物料层,所述导热层内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弯管形的二次加热器,所述物料层的两相对侧面呈V形,所述两相对侧面与进料至出料方向相一致,物料层的边缘设有防溢装置,物料层上设有方便物料循环加热的水泵,该水泵的输气管与物料层连通,该输气管上设有一组通孔;物料层的上方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形成一条流水线,所述第一传输带从进料处至物料层的最低点处上方,所述第二传输带从物料层的最低点处至物料层边缘,所述第三传输带从物料层边缘下方至出料处,第三传输带的下方设有物料回收盒和第四传输带,第四传输带上放置有豆筋存放箱,所述第一传输带的出料端、第二传输带的出料端和第三传输带的的出料端上均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定型辊行走于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上,定型辊的表面与物料层最低点的豆浆液面相接触;所述盖体位于物料层的上方,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料装置和风扇,所述风扇朝向物料层内的豆浆。进一步,由于豆浆起膜的快慢不均勻,所述第一传输带采用独立电机驱动,以方便根据豆浆起膜的速度调整第一传输带的速度。进一步,为了加强鼓气的效果,加快物料层内的豆浆的循环,所述一组通孔的数量至少为十个。进一步,所述防溢装置包括缓冲槽和回流管,所述缓冲槽靠近物料层的最低点处, 缓冲槽通过回流管与物料层连通,能有效地防止豆浆外流,并能使溢在缓冲槽内的豆浆回流至物料层内。进一步,所述定型辊为铁辊,铁辊与竹棍相比粘附性强,方便清洁与更好地卷膜。进一步,因煤作为燃料,能耗高,增加了制作成本,同时产生粉尘和有毒的气体,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所述加热设备的燃料为天然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采用了双层加热容器,导热层内盛装水, 物料层内盛装豆浆,利用水传热给豆浆,因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而豆浆的沸点为85摄氏度,既保证了豆浆的沸腾,又避免了烧糊加热容器,豆筋的口感也不会因焦糊味产生影响; 2、导热层内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弯管形的二次加热器,因金属的导热性能好,可更多地利用加热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可对物料层内的豆浆进行二次加热;3、物料层内设有水泵,使豆浆循环加热,物料层内的豆浆加热会更加均勻;4、物料层的两相对侧面呈V形,使物料层有且只有一个最低点,方便控制豆浆的溢出;5、第一传输带的出料端、第二传输带的出料端和第三传输带的出料端上均设有导向装置,保证了输送的平稳,避免了定型辊在出料端的转弯处发生掉落;6、物料层上搭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传输带,第一、第二和第三传输带上配装有定型辊,定型辊可自动卷好膜,提高了效率;7、第三传输带的下方设有第四传输带,第四传输带上放置有豆筋存放箱,可自动将卷好膜的定型辊装入豆筋存放箱中,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8、第三传输带的下方设有物料回收盒,用于收集从卷好膜的定型辊上滴落的豆浆,保证了地面的干净,提高了豆浆的利用率;9、物料层的上方设有盖体,避免了杂物掉入物料层内,避免了物料层内的豆浆受到污染;10、盖体上设有风扇,增加液面的空气流动,最大限度的提高豆浆液面与空气间的温度差以利豆浆液面结膜;11、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利于豆筋加工行业的发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豆筋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豆筋机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加热容器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第二和第三传输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定型辊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豆筋机,包括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下方设有加热设备,还包括定型辊6和盖体7,所述加热容器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导热层11,内层为设有开口的物料层12,所述导热层11内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弯管形的二次加热器13,所述物料层12的两相对侧面呈V 形,所述两相对侧面与进料至出料方向相一致,物料层12的边缘设有防溢装置2,物料层12 上设有方便物料循环加热的水泵14,该水泵14的输气管与物料层12连通,该输气管上设有一组通孔;物料层12的上方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输带31、第二传输带32和第三传输带33,所述第一传输带31、第二传输带32和第三传输带33形成一条流水线,所述第一传输带31从进料处至物料层12的最低点处上方,所述第二传输带32从物料层12的最低点处至物料层12边缘,所述第三传输带33从物料层12边缘下方至出料处,第三传输带33的下方设有物料回收盒4和第四传输带34,第四传输带34上放置有豆筋存放箱10,所述第一传输带31的出料端、第二传输带32的出料端和第三传输带33的的出料端上均设有导向装置5 ;所述定型辊6行走于第一传输带31、第二传输带32和第三传输带33上,定型辊6的表面与物料层12最低点的豆浆液面相接触;所述盖体7位于物料层12的上方,所述盖体7上设有进料装置8和风扇9,所述风扇9 朝向物料层12内的豆浆。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豆浆起膜的快慢不均勻,所述第一传输带31采用独立电机驱动,以方便根据豆浆起膜的速度调整第一传输带31的速度;为了加强鼓气的效果,加快物料层12内的豆浆的循环,所述一组通孔的数量至少为十个;所述防溢装置2包括缓冲槽21 和回流管22,所述缓冲槽21靠近物料层12的最低点处,缓冲槽21通过回流管22与物料层 12连通,能有效地防止豆浆外流,并能使溢在缓冲槽21内的豆浆回流至物料层12内;所述定型辊6为铁辊,铁辊与竹棍相比粘附性强,方便清洁与更好地卷膜;因煤作为燃料,能耗高,增加了制作成本,同时产生粉尘和有毒的气体,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所述加热设备的燃料为天然气。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先将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筋机,包括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下方设有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型辊和盖体,所述加热容器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导热层,内层为设有开口的物料层,所述导热层内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弯管形的二次加热器,所述物料层的两相对侧面呈V形,所述两相对侧面与进料至出料方向相一致,物料层的边缘设有防溢装置,物料层上设有方便物料循环加热的水泵,该水泵的输气管与物料层连通,该输气管上设有一组通孔;物料层的上方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形成一条流水线,所述第一传输带从进料处至物料层的最低点处上方,所述第二传输带从物料层的最低点处至物料层边缘,所述第三传输带从物料层边缘下方至出料处,第三传输带的下方设有物料回收盒和第四传输带,第四传输带上放置有豆筋存放箱,所述第一传输带的出料端、第二传输带的出料端和第三传输带的的出料端上均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定型辊行走于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上,定型辊的表面与物料层最低点的豆浆液面相接触;所述盖体位于物料层的上方,所述盖体上设有进料装置和风扇,所述风扇朝向物料层内的豆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筋机,包括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下方设有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型辊和盖体,所述加热容器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导热层,内层为设有开口的物料层,所述导热层内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弯管形的二次加热器,所述物料层的两相对侧面呈V形,所述两相对侧面与进料至出料方向相一致,物料层的边缘设有防溢装置,物料层上设有方便物料循环加热的水泵,该水泵的输气管与物料层连通,该输气管上设有一组通孔;物料层的上方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形成一条流水线,所述第一传输带从进料处至物料层的最低点处上方,所述第二传输带从物料层的最低点处至物料层边缘,所述第三传输带从物料层边缘下方至出料处,第三传输带的下方设有物料回收盒和第四传输带,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宁
申请(专利权)人:蒲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