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7222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针,该火针针体的一端为固定针尖,另一端为随动往复针尖,针体上套有弹簧,在弹簧的一端设有弹簧顶头,弹簧的另一端顶置于调整内螺丝上,调整内螺丝上安装有固定机钮,可以通过调整内螺丝调整针体外露于针筒任意一端的长度,在针筒上开设有散热孔及随动调距孔,弹簧可以对进针力度进行调节,该火针可以准确控制进针深度,操作也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火针。火针是中华医学宝库中的传统遗产,在我国医学领域已有了十分悠久的应用历史,它对于治疗多种慢性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火针是由一根金属制作成针状,使用时,手持一端,将针尖端置于火焰上烧红,然后迅速刺入预定的穴位,随即拔出。这样的火针存在如下缺陷首先是进针深度无法得到准确控制;其次是因热传导导致手持部位温度偏高,不利于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控制进针深度,并有利于操作的新型火针。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将传统火针之固定针尖的另一端加工成随动往复针尖,将针体的中部制成调整螺丝,在该调整螺丝处安装一调整内螺丝,在调整内螺丝上安装有固定机钮,在调整内螺丝外部设置有针筒,该针筒内表面与调整内螺丝外表面呈平滑接触,在针筒的一端安装有弹簧顶头,在该弹簧顶头的圆心处开设有可供针体穿过的圆孔,在针体上套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弹簧顶头接触,另一端顶置于调整内螺丝上,弹簧可沿针体进针方向发生形变,在针筒的一端开设有散热孔,在针筒的另一端开设有随动调距孔,随动调距孔可供固定机钮发生位移,在随动调距孔之一端开设有调整缺口,当固定机钮进入调整缺口时,即可将针体固定。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故而进针长度及力度均可以得到调节,并且对操作也十分有利。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剖面图(局部)。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如图所示,1为固定针尖,该针尖及针体5由弹簧顶头2之圆心处的圆孔穿过,弹簧顶头2旋固于针筒3的左端,弹簧顶头2由电木制成,在针筒3的左端沿针筒3均匀地开设有散热孔4,针筒3之右端面加工倾角为α(0≤α≤45°),针体5之左端为固定针尖1,针体5之右端为随动往复针尖12,在针体5上套有弹簧6,弹簧6的左端与弹簧顶头2接触,弹簧6的右端顶置于调整内螺丝9上,在针筒3之右端开设有随动调距孔7,在随动调距孔7的左端开设有调整缺口11,在随动调距孔7的右端可置入固定机钮8,调整内螺丝9可沿针体调整螺丝10左右移动,当需要将固定针尖1或随动往复针尖12调节至外露一定长度时,可直接旋转针体5(需将固定机钮8拧松),然后再拧紧固定机钮8,将调整内螺丝9固定于针体调整螺丝10上,从而将针体5固定。当需要用随动往复针尖12对预定穴位针刺时,先将预定进针距离调好,然后手持针筒3之左端,将随动往复针尖12置于酒精灯上烧红,然后迅速刺入预定穴位(注意不要用手指挡住随动调距孔7),随即拔出,在进针过程中,弹簧6可对进针力度进行调节。当需要用固定针尖1对预定穴位针刺时,只需将固定机钮8置于调整缺口11处,其它操作均同使用随动往复针尖时相同,但弹簧6不再起力度调节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针,包括针体及针尖,其特征是:针体的一端为固定针尖,另一端为随动往复针尖,针体的中部有调整螺丝,在调整螺丝处设有调整内螺丝,在调整内螺丝上安装有固定机钮,在调整内螺丝外表面设置有针筒,针筒内表面与调整内螺丝外表面呈平滑接触,在针筒的一端安装有弹簧顶头,在弹簧顶头的圆心处开设有圆孔,在针体上套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弹簧顶头接触,另一端顶置于调整内螺丝上,在针筒的一端开设有散热孔,在针筒的另一端开设有随动调距孔,在随动调距孔一端开设有调整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针,包括针体及针尖,其特征是针体的一端为固定针尖,另一端为随动往复针尖,针体的中部有调整螺丝,在调整螺丝处设有调整内螺丝,在调整内螺丝上安装有固定机钮,在调整内螺丝外表面设置有针筒,针筒内表面与调整内螺丝外表面呈平滑接触,在针筒的一端安装有弹簧顶头,在弹簧顶头的圆心处开设有圆孔,在针体上套有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大东区王静火针个体诊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