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感测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920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影像感测器支架,其包括一个基座,一个第一滑座,一个第二滑座,一个第一驱动装置,一个第二驱动装置,一个第一驱动臂、一个第二驱动臂,多个滑动杆,以及多个复位装置。所述第一滑座也通过所述滑动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滑座通过所述另一部分滑动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二驱动臂对应所述第一、二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可在第一、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第一、二滑座滑动。所述多个复位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座与基座以及第二滑座与第一滑座之间用以使所述第一滑座以及第二滑座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影像感测器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成像装置中的影像感测器支架。
技术介绍
影像感测器是数字成像装置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元件,其将成像于其表面上的光学 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便于影像的存储以及处理。因为影像感测器上的感测区的面积有 限,因此当影像感测器发生抖动时就容易使成像在所述感测区上的图像产生重影、失真,因 此现有的影像感测器一般被设置在一个托架上,所述托架上设置有可带动所述影像感测器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移动的移动结构,通过控制所述托架上的移动结构的 运动从而补偿影像感测器因抖动而发生的位置偏移。然而,现有的托架由于机构上的相互 制约使得其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移动时容易发生干涉,从而导致在带动影像感测器进行 偏移补偿时误差较大,补偿精度低,无法达到满意的补偿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运动干涉小、运动补偿精度高的影像感测器支架。 —种影像感测器支架,其包括一个基座, 一个第一滑座, 一个第二滑座, 一个第一 驱动装置, 一个第二驱动装置, 一个第一驱动臂、一个第二驱动臂,多个滑动杆,以及多个复 位装置。所述第一滑座通过所述部分滑动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滑座通 过所述另一部分滑动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二驱动装置分别设置 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通过其一端部抵持在所述 第一滑座上,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拨动所述第一滑座相对基座滑动。所述第二驱动 臂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通过其一端部抵持在所述第二滑座上,并在第二驱动装 置的带动下推动所述第二滑座相对第一滑座滑动。所述多个复位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座 与基座之间以及第二滑座与第一滑座之间用以使所述第一滑座以及第二滑座复位。 本专利技术的影像感测器支架通过采用将第一滑座及第二滑座与第一驱动臂及第二 驱动臂单独设置,从而减小了第一驱动臂及第二驱动臂对所述第一滑座以及第二滑座的位 置影响,进而提高了该影像感测器支架的补偿精度。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影像感效 图2是图1中影像感效 图3是图1中影像感效 图4是图1中影像感效 图5是图1中影像感效 图6是图1中影像感效l器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l器支架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l器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l器支架另一视角的组装示意图; l器支架的使用状态图; l器支架的另一视角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影像感测器支架100,其包括一个基座 110,一个第一滑座120,一个第二滑座130,一个第一驱动装置140,一个第二驱动装置150, 一个第一驱动臂160、一个第二驱动臂170,多个滑动杆180,以及多个复位装置190。所述 第一滑座120通过所述滑动杆18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10上。所述第二滑座130也 通过所述滑动杆18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120上。所述第一、二驱动装置140、 150 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110上。所述第一驱动臂16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10上,且通 过其一端部抵持在所述第一滑座120上,并在第一驱动装置140的带动下拨动所述第一滑 座120相对基座110滑动。所述第二驱动臂17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10上,且通过 其一端部抵持在所述第二滑座130上,并在第二驱动装置150的带动下推动所述第二滑座 130相对第一滑座120滑动。所述多个复位装置190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座120与基座110 之间以及第二滑座130与第一滑座120之间用以使所述第一滑座120以及第二滑座130复 位。所述滑动杆180包括一个第一滑动杆182、一个第二滑动杆184、一个第三滑动杆186 以及一个第四滑动杆188。 所述基座110包括一个滑座支架112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滑座支架112 —侧的驱 动装置支架114。所述滑座支架112包括一个基板1122,该基板1122包括一个上表面1122a 以及一个与该上表面1122a相对应的下表面1122b。在所述基板1122上开设有一个贯穿其 上、下表面1122a、1122b的滑动腔1122c,该滑动腔1122c用以容置所述第一滑座120。沿 着所述滑动腔1122c的内壁分别向所述基板1122的上表面1122a的方向延伸出一组第一 轴座1124,该第一轴座1124包括一个悬臂轴座1124a以及一个与该悬臂轴座1124a相对应 的双耳轴座1124b。在所述悬臂轴座1124a—侧设置有一个挂扣1124c,用以连接所述复位 装置190。在所述滑座支架112的基板1122的下表面1122b对应悬臂轴座1124a的位置处 并排开设有一组滑槽1126,该滑槽1126包括一个第一滑槽1126a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滑 槽1126a相邻的第二滑槽1126b,所述第一滑槽1126a及第二滑槽1126b分别与所述滑动 腔1122c相连通。在所述第一滑槽1126a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转轴1128用以枢接所述第一 驱动臂160。在所述第二滑槽1126b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导滑条1123,在所述第 二滑槽1126b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相互对应的凸肋1125,所述导滑条1123及 凸肋1125的表面为光滑曲面。沿着所述基板1122的下表面1122b形成有多个延伸至所述 第二滑槽1126b中的卡板1127。所述驱动装置支架114包括一个内侧板1142、一个外侧板 1144、一个连接所述内侧板1142以及外侧板1144的一个顶板1146,以及多个连接所述内侧 板1142、外侧板1144及顶板1146的隔板1148。所述驱动装置支架114通过内侧板1142垂 直连接在所述基板1122的一侧并与所述滑槽1126相邻,其中所述驱动装置支架114的顶 板1146的外表面与所述基板1122的上表面1122a平齐。在所述驱动装置支架114的顶板 1146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1126a相对应的第一开槽1146a以及与所述第二滑槽1126b 相对应的第二开槽1146b。所述第一开槽1146a及第二开槽1146b均贯穿所述驱动装置支 架114的顶板1146。在所述驱动装置支架114的内侧板1142上分别开设有用以连通所述 第一开槽1146a及第一滑槽1126a的第一缺口 1142a,以及用以连通所述第二开槽1146b及 第二滑槽1126b的第二缺口 1142b。所述内侧板1142的第二缺口 1142b的底面以及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导引凸条1142c,所述导引凸条1142c的外表面为光滑的曲面。驱动装置支撑架 114的多个隔板1148与所述内侧板1142、外侧板1144及顶板1146分别构成一个第一容置 区1143以及第二容置区1145。所述第一容置区1143与所述第一开槽1146a相互连通用以 容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40以及第一驱动臂160。所述第二容置区1145与所述第二开槽 1146b相互连通用以容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50以及第二驱动臂170。 所述第一滑座120为一个中空框架结构,其包括多个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框边 122,所述多个第一框边122围绕形成一个第一空窗123,该第一空窗123用以暴露设置在 该影像感测器支架100上的影像感测器的感测面。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影像感测器支架,其包括一个基座,一个第一滑座,一个第二滑座,一个第一驱动装置,一个第二驱动装置,一个第一驱动臂、一个第二驱动臂,多个滑动杆,以及多个复位装置,所述第一滑座通过所述滑动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滑座也通过所述滑动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二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通过其一端部抵持在所述第一滑座上,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拨动所述第一滑座相对基座滑动,所述第二驱动臂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通过其一端部抵持在所述第二滑座上,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推动所述第二滑座相对第一滑座滑动,所述多个复位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座与基座之间以及第二滑座与第一滑座之间用以使所述第一滑座以及第二滑座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影像感测器支架,其包括一个基座,一个第一滑座,一个第二滑座,一个第一驱动装置,一个第二驱动装置,一个第一驱动臂、一个第二驱动臂,多个滑动杆,以及多个复位装置,所述第一滑座通过所述滑动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滑座也通过所述滑动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二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驱动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通过其一端部抵持在所述第一滑座上,并在第一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拨动所述第一滑座相对基座滑动,所述第二驱动臂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通过其一端部抵持在所述第二滑座上,并在第二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推动所述第二滑座相对第一滑座滑动,所述多个复位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滑座与基座之间以及第二滑座与第一滑座之间用以使所述第一滑座以及第二滑座复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一个滑座支架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滑座支架一侧的驱动装置支架,所述滑座支架包括一个基板,所述基板包括一个上表面以及一个与该上表面相对应的下表面,在所述基板上开设有一个贯穿其上、下表面的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座可滑动的容置在所述滑动腔内,在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上并排形成有一个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的第一滑槽以及一个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驱动装置支架上有一个与第一滑槽相互连通的第一容置区,以及一个与第二滑槽相互连通的第二容置区,所述第一驱动臂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区及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驱动臂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置区及第二滑槽内。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臂包括一个滑动板、一个限位板以及一个拨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垂直于该滑动板的挡板,该挡板抵持在所述第一滑座上,所述限位板相对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所述拨动板垂直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上并与所述挡板相互平行,所述滑动板收容在所述基座的第二滑槽内,所述限位板及拨动板收容在所述第二容置区内。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导滑条,所述第二驱动臂抵持在所述导滑条上。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多组相互对应的凸肋,所述第二驱动臂抵靠在凸肋上。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条表面为光滑曲面。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的表面为光滑曲面。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基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中的卡板,所述第二驱动臂的滑动板上对应所述卡板设置有多个开口。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包括一个立板以及一个与所述立板垂直连接的翼板,所述限位板的立板垂直连接在所述滑动板一端,且所述限位板的翼板与所述滑动板平行,所述拨动板垂直连接在所述限位板的翼板上与立板相对的另一端。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拨动板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开设有一个U型槽。11.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座包括多个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二框边,每一第二框边均包括一个外侧壁,在所述多个第二框边的其中一个第二框边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半圆形凸起,该半圆形凸起抵持在所述第二驱动臂的挡板上。12.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座包括一个第一滑动机构以及一个导滑机构,所述第二滑座包括一个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座通过第一滑动机构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滑座通过第二滑动机构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的导滑机构上。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感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滑动腔的内壁上分别向所述基板的上表面的方向延伸出一组第一轴座,该第一轴座包括一个悬臂轴座以及一个与该悬臂轴座相对应的双耳轴座,所述第一滑座的滑动机构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黄恒星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