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其设置在一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一开口,所述支架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开口相邻接的挡板单元。一设置在所述挡板单元内的支撑脚。一设置在所述挡板单元内与所述支撑脚相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挡板单元滑动的连接块。一卡合于所述挡板单元内且与所述连接块相抵接的传动块。一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止动单元。一设置在所述传动块与所述挡板单元之间的复位件。所述止动单元与所述传动块之间互相啮合,所述支撑脚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内且该支撑脚可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开口滑动。所述的支架整体设计于壳体内,所述支撑脚可自壳体内取出或放入壳体内,使用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数码电子产品的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当前的数码电子产品体积已经做的非常小巧,当应用这些产品显示画 面或者播放视频时,人们不希望一直手持这些产品,而是希望其放在桌面等其他物体上,然 而,由于此类产品一般非常轻薄,难以稳定的放置, 一旦摔落,容易对产品造成损害。为稳定放置此类产品,很多厂商都会在产品上安装支架结构,但是现有的支架都是安装 在产品外面,既增加了产品体积,又影响产品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收容于壳体内的支架。一种支架,其设置在一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一开口,所述支架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壳 体内且与所述开口相邻接的挡板单元。 一设置在所述挡板单元内的支撑脚。 一设置在所述挡 板单元内与所述支撑脚相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挡板单元滑动的连接块。 一卡合于所述挡板单 元内且与所述连接块相抵接的传动块。 一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止动单元。 一设置在 所述传动块与所述挡板单元之间的复位件。所述止动单元与所述传动块之间互相啮合,所述 支撑脚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内且该支撑脚整体可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开口滑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的支架整体设计于壳体内,所述支撑脚可自所述壳体内取出或放 入所述壳体内,使用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支架的分解图; 图2是图1的支架组装完成后的主体结构图; 图3是图2中的III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一具体介绍。请参阅图l,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支架l的分解图,所述的支架1设置在一壳体10内,所述壳体 IO开设有一开口 101 ,所述支架1包括一固定在所述壳体10内且与所述开口 101相邻接的挡板 单元20, 一设置在所述挡板单元20内的支撑脚30, 一设置在所述挡板单元20内且与所述支撑脚30相连接的连接块40, 一卡合于所述挡板单元20内且与所述连接块40相抵接的传动块50, 一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止动单元60, 一设置于传动块50与所述挡板单元20之间的 复位件70。所述止动单元60与所述传动块50之间互相啮合,所述支撑脚30—端位于所述开口 101内且该支撑脚整体可以相对于所述壳体10沿所述开口101滑动。所述挡板单元20包括一滑槽部201以及一与所述滑槽部201相邻的止动部202。所述滑槽 部20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隔板2011 。所述止动部202包括一衬板2021以及位于所述衬板 2021四周的侧板2022。所述衬板2021的底部开设有一与所述止动单元60相配合的止动孔 2023,所述止动孔2023的侧壁开设有四个间隔90度且与所述止动单元60卡合的止动槽2024。 所述衬板2021上远离所述开口 101的侧部开设有一个与所述传动块50相配合的第一导孔2025 ,所述侧板202上对应所述第一导孔2025的位置第二导孔2026。所述支撑脚30包括一位于壳体10的开口 101处的按压端301以及与所述连接块40相连接的 扭转端302,所述扭转端302具有一枢孔303,所述连接块40的一端位于所述枢孔302内,所述 扭转端302可以相对于所述连接块40转动一定的角度。所述连接块40包括一与所述支撑脚30相连的枢轴部401以及一与所述枢轴部401—体成型 的抵接部402。所述枢轴部401包括两悬臂4011,所述每一悬臂4011开设有一轴孔4012,所述 枢轴部401还包括一穿过所述支撑脚30的枢孔303及所述悬臂4011的轴孔4012且固设于所述悬 臂4011上的枢轴4013。所述传动块50包括一第一顶板501, 一与所述第一顶板501—端相连接的传动板502, 一 端部与所述传动板502相连接的第二顶板503以及一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顶板503表面的限位 柱504。所述第一顶板501与所述连接块40的抵接部402相抵接。所述传动板502上设置有一底部相对于所述传动板502下缘倾斜的传动齿条5021, 一位于 所述传动齿条5021—端的挡块5022以及一位于所述传动齿条5021及所述挡块5022下端的行程 挡板5023,所述行程挡板5023与所述传动齿条5021下端具有一样的倾斜度。所述第二顶板503的端部连接有一与所述止动部202的侧板2022相抵接的定位板505,所 述定位板505用于使所述传动块50的行程不致歪斜。所述限位柱504的末端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导孔2025及第二导孔2026内。所述复位件 70套设于所述限位柱504上且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顶板503,另一端抵接于开设有所述第一导孔 2026的衬板2022的侧部上。所述止动单元60包括一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止动孔2023及所述壳体10内的转轴5601, 一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转轴601上的齿轮602, 一位于所述齿轮602下方且固定于所述转 轴601上的第一止动轮603,以及一位于所述齿轮602上方且固定于所述转轴601上的第二止动 轮604。所述齿轮602与第一止动轮603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件605,该弹性件605为一弹簧。 所述齿轮602与所述传动板502的传动齿条5021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止动轮603具有一第一止动齿6031,所述第一止动轮603位于所述止动孔2023内 ,且所述第一止动齿6031与所述止动槽2024单方向卡合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601逆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止动齿6031与所述止动槽2024卡合 ,所述转轴601顺时针转动时,所述第一止动齿6031与所述止动槽2024脱离。所述第二止动轮604上设置有两个间隔180度的第二止动齿6041。所述第二止动齿6041可 与所述挡块5022单方向卡合。所述支撑脚30收容在所述壳体10内时,所述第二止动齿6041与所述传动板502的挡块 5022之间卡合。所述复位件70为一弹簧。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支架l组装完成后的视图,所述支架l不使用时,所述支 撑脚30收容于壳体10内,所述所述第一止动轮603的第一止动齿6031卡合在所述止动孔2023 的止动槽2024内,所述第二止动轮604的第二止动齿6041卡住所述传动板502上的挡块5022, 所述传动块50的行程被限制。如欲使用该支架l,则施力按压所述支撑脚30的按压端301,使所述按压端301沿所述挡 板单元20的滑槽部201滑动,所述支撑脚30的扭转端302带动所述连接块40滑动,所述连接块 40的抵接部402驱动所述传动块50运动,所述传动块50上的传动齿条5021带动所述转轴601上 的齿轮602做顺时针转动,同样所述转轴601带动所述第一止动轮603及第二止动轮604做顺时 针转动。所述传动块50的第二顶板503压迫所述复位件70运动。当所述传动齿条5021的末端 运行至脱离所述齿轮602位置时,所述第一止动轮603及第二止动轮604均顺时针运动90度, 之后所述齿轮602在所述行程挡板5023的作用下沿所述转轴601向上运动,当所述行程挡板 5023运动至脱离所述齿轮602时,所述齿轮602沿所述转轴601滑落至原位置;当按压在所述 支撑脚30的力消失时,所述复位件70驱使所述传动块50往回运动,所述齿轮602在所述行程 挡板5023的作用下,沿所述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架,其设置在一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一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开口相邻接的挡板单元,一设置在所述挡板单元内的支撑脚,一设置在所述挡板单元内与所述支撑脚相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挡板单元滑动的连接块,一卡合于所述挡板单元内且与所述连接块相抵接的传动块,一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止动单元,一设置在所述传动块与所述挡板单元之间的复位件,所述止动单元与所述传动块之间互相啮合,所述支撑脚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内且该支撑脚整体可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开口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其设置在一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一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一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开口相邻接的挡板单元,一设置在所述挡板单元内的支撑脚,一设置在所述挡板单元内与所述支撑脚相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挡板单元滑动的连接块,一卡合于所述挡板单元内且与所述连接块相抵接的传动块,一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止动单元,一设置在所述传动块与所述挡板单元之间的复位件,所述止动单元与所述传动块之间互相啮合,所述支撑脚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内且该支撑脚整体可以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开口滑动。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单元包括一滑槽部以及一与所述滑槽部相邻的止动部,所述滑槽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隔板,所述止动部包括一衬板以及位于所述衬板四周的侧板,所述衬板的底部开设有一与所述止动单元相配合的止动孔,所述止动孔的侧壁开设有四个间隔90度且与所述止动单元卡合的止动槽,所述衬板上远离所述开口的侧部开设有一与所述传动块相配合的第一导孔,所述侧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导孔的位置开设有一第二导孔。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包括一位于所述壳体开口处的按压端以及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的扭转端,所述扭转端具有一枢孔,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位于所述枢孔内。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一与所述支撑脚相连接的枢轴部以及一与所述枢轴部一体成型的抵接部,所述枢轴部包括两悬臂,所述每一悬臂均开设有一轴孔,所述枢轴部还包括一穿过所述支撑脚的枢孔及所述悬臂的轴孔且固设于所述悬臂上的枢轴。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洋,赵二正,朱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