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载装置,包括承载盘、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该承载盘开设有容置槽。该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固定于承载盘,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该承载装置可以降低制作光学元件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承载装置,用于承载光学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光学产品的发展,光学镜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相应地,制造光学镜片也可采用 多种方法(请参见Yang等人在2006 IEEE系统、机械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上发表的题为Fabrication of Diffractive Optical Lens for Beam splitting Using LIGA Process的论文)。通过各禾中 方法批量生产出的光学镜片,需再经过后续处理方能应用于光学器材中。例如利用射出成型 技术制造的透镜需经过切削、抛光等机械加工切除废边以提高镜片精细度;再通过物理或化 学方法,在光学镜片表面镀上单一或多层薄膜,利用入射、反射及透射光在薄膜层界面产生 的干涉作用实现聚焦、准直、滤光、反射及折射等效果。现有镀膜镜片的制作中通常采用镜片承载装置承载镜片,以供镀膜时使用。该镜片承载 装置为设置有多个容置孔的托盘。该容置孔与镜片的大小及形状相对应,用于容置镜片,使 放置于容置孔的镜片自该容置孔露出所需镀膜的区域。然而,该托盘的容置孔固定不可变, 如果放置于托盘的镜片尺寸不同或该镜片所需镀膜区域的尺寸或形状不同时,则需要在每次 镀膜前重新更换另一个匹配的承载装置,以完成镀膜制作。频繁更换承载装置将提高制作镜 片的成本,不利于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承载装置,以避免频繁更换承载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 一种承载装置。一种承载装置,包括承载盘、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该承载盘开设有容置槽。该第一盖 板与第二盖板分别固定于承载盘,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现有技术相比,该承载装置可根据放置于承载盘的容置槽物体,选择与放置于容置槽内 不同区域的物体所对应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并分别固定于承载盘,使物体自该第一盖板 的第一通孔或第二盖板的第二通孔露出,使承载装置可通过调整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实现 对不同物体的承载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4图l是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装置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l,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装置IO,其包括承载盘ll、第一盖板12 与第二盖板13。该第一盖板12与第二盖板13分别放置于该承载盘11。该承载盘11具有承载面111及与承载面111相连的侧面112。该承载盘ll开设有多个容置 槽113。该容置槽113自承载面111向承载盘11内开设,用于容置物体。该容置槽113的大小可 根据待放置物体的大小而定。该侧面112设有多个开口114,每个开口114与对应的容置槽 113相连通,用于将物体自该开口114放入容置槽113内。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13为可容置多 个物体的长方形槽体,且该多个容置槽113相互平行。优选地,该多个容置槽113等间距设置 于承载盘ll。当然,该侧面112可仅设置一个开口114,该开口114同时与每个容置槽113相连 通。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盖板12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21,该第二盖板13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131。该多个第一通孔121的中心连线沿同一直线排列,该多个第二通孔131的中心连线也沿 同一直线排列。该第一通孔121的中心连线平行于该第二通孔131的中心连线。该第一盖板12 与第二盖板13分别放置于承载盘11并分别与承载面111接触,使第一通孔121及第二通孔131 与其对应的容置槽113相连通,从而使容置于容置槽113的物体自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 露出,以备后续处理使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2及第二盖板13与承载盘11通过磁力吸引 固定。具体地,该第一盖板12与第二盖板13可采用磁铁制成,相应地,该承载盘ll采用铁、 钴、镍及其合金或化合物等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铁磁材料制成,以与承载盘ll相互吸引。反之 ,如果第一盖板12与第二盖板13采用铁、钴、镍及其合金或化合物等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铁磁 材料制成,相应地,该承载盘ll采用磁铁制成。当然,第一盖板12与承载盘11或第二盖板13 与承载盘11也可分别设置相对应的磁性组件或其它方式使第一盖板12及第二盖板13与承载盘 ll相互固定,不限于本实施例。该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孔径大小及形状需根据实际放置于容置槽113内的物体需 要自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露出的区域的形状与大小而定。如果容置槽113内的物体需 要自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露出的区域的形状与大小相同,则该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 孔131设计为与露出区域相对应的的通孔,即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的孔径大小与形状相同。相反地,如果容置槽113内的物体需要自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露出的区域的形 状与大小不同,则该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分别设计为与每个露出区域相对应的孔径大 小与形状的通孔,即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的孔径大小与形状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 通孔121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131的孔径。可以理解,第一盖板12及第二盖板13也可分别设置一个第一通孔121及一个第二通孔 131,或也可分别设置多排的第一通孔121及多排的第二通孔131。当然,该承载装置10可包括多个第一盖板12及多个第二盖板13,用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 的第一盖板12及第二盖板13固定于承载盘11,并分别与承载面lll接触。请参阅图2及图3,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装置20,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 的承载装置10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盖板22与第二盖板23。该第一盖板22包括第一固定板222及与第一固定板222相配合的第二固定板223。该第一 固定板222设有第一凹槽224,该第二固定板223设有与第一凹槽224配合的第二凹槽225。该 第二固定板223具有与第二凹槽225相对的第一侧面226。该第一凹槽224与第二凹槽225相对 ,且第一固定板222与第二固定板223相固定形成第一盖板22,使第一凹槽224与第二凹槽 225配合形成第一通孔221。该第二盖板23的结构与第一盖板22相类似。该第二盖板23包括第三固定板232及与第三 固定板232相配合的第四固定板233。该第三固定板232设有第三凹槽234,该第四固定板233 设有与第三凹槽234配合的第四凹槽235。该第三固定板232具有与第三凹槽234相对的第二侧 面236。该第三凹槽234与第四凹槽235相对,且第三固定板232与第四固定板235相固定形成 第二盖板23,使第三凹槽234与第四凹槽235配合形成第二通孔231。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22与第二盖板23相连接,即第一侧面226与第二侧面236相互抵靠 接触并固定。该第一盖板22的第一侧面226通过胶连接、螺连接、磁力连接等方式与第二盖 板23的第二侧面236相固定,使第二固定板223与第三固定板232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承载盘、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所述承载盘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盖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盖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承载盘,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承载盘、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所述承载盘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盖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盖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承载盘,且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容置槽相连通。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 盖板为磁铁制成,所述承载盘为铁磁材料制成。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 盖板为铁磁材料制成,所述承载盘为磁铁制成。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的侧面设 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置槽相对应并连通。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设有多 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盖板设有多个第二通孔,该多个第一通孔的中心连线沿同一直线排列 ,该多个第二通孔的中心连线沿同一直线排列,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连线平行于所述第二通 孔的中心连线。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培,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