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4602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及一第一干涉元件,所述第一干涉元件开设有一套设于所述枢轴的穿孔,所述第一干涉元件于所述穿孔的孔壁上凸设有至少一垫块使所述穿孔与所述枢轴之间形成紧配合。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枢纽器通过在第一干涉元件的穿孔内凸设垫块的方式来减小穿孔与轴杆之间的配合间隙,使之达到紧配合,这样,所述转轴就不会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发生撞击,进而可以减少异音。(*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纽器
技术介绍
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的电子装置多采用可折叠的结构以节省空间。 一般地, 这些电子装置的上盖与底座之间通过枢纽器相连,不需使用时,可将上盖与底座相对折叠起 来。枢纽器通常包括分别与电子装置的上盖、底座相固定的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之间可 枢转地连接。为了让电子装置的上盖可以定位在使用者所需的角度上,枢纽器通常包括两相 对设置的第一干涉元件、第二干涉元件及一分别穿过两干涉元件的转轴。其中一连接件相对 固定连接于转轴,另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于该转轴。其中第一干涉元件相对固定于转轴,第二 干涉元件可相对于转轴转动,通过转动时第一、第二干涉元件之间的相互嵌合及干涉可以实 现电子装置的上盖相对于其底座的定位。然而,由于第一干涉元件的成型误差,使其与转轴 相对固定时配合间隙比较大,当启动转轴或停止转轴运转时,转轴与第一干涉元件容易发生 撞击,进而产生异音并容易损坏枢纽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异音的枢纽器。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及一第一干涉元件,所述第一干涉元件开设有一套设于所述 枢轴的穿孔,所述第一干涉元件于所述穿孔的孔壁上凸设有至少一垫块使所述穿孔与所述枢 轴之间形成紧配合。优选地,所述枢纽器还包括一套设于所述枢轴的旋转承架及一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枢轴 并固定于所述旋转承架的第二干涉元件,所述第二干涉元件贴合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并与所 述第一干涉元件相互嵌合。优选地,所述枢纽器还包括一套设于所述枢轴的弹性元件组及锁固于所述枢轴末端的一 固定件,所述弹性元件组位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与固定件之间。优选地,所述旋转承架开设有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干涉元件沿周缘凸伸一固定部,所述 固定部卡于所述旋转承架的固定孔将所述第二干涉元件固定于所述旋转承架。优选地,所述第一干涉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干涉元件的一侧面轴向形成有凸部或凹部,所述第二干涉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的一侧面轴向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的凸部 或凹部对应配合的凹部或凸部。优选地,所述第二干涉元件与所述旋转承架之间套设有一摩擦垫片。优选地,所述第一干涉元件的穿孔的孔壁包括两呈平行的侧壁,所述垫块有若干个且形 成于所述两侧壁。优选地,所述第一干涉元件的穿孔的孔壁包括两呈弧形的孔壁,所述垫块有若干个且形 成于所述弧形孔壁。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枢纽器通过在第一干涉元件的穿孔内凸设垫块的方式来减小穿孔与 轴杆之间的配合间隙,使之达到紧配合,这样,所述转轴就不会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发生撞 击,进而可以减少异音。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l是本技术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中第一干涉元件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本技术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枢轴IO、 一固定承架20、 一旋转承架30、 一第一干涉元件40、 一第二干涉元件50、若干摩擦垫片70、 一弹性元件组80 及一固定件90。请一并参阅图3,该枢轴10的一端卡固于该固定承架20。该枢轴10的另一端为轴杆12。 该轴杆12沿轴向形成两相对的平面而使该轴杆12呈扁平状。该轴杆12的末端设置螺纹。可以 理解,该轴杆12的截面还可以呈椭圆形等非圆形以使需要在该轴杆12上止转的元件能很方便 地固定。该旋转承架30开设有一枢转孔31用于枢转套设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该旋转承架30于该 枢转孔31附近开设有一固定孔32。请一并参阅图4,该第一干涉元件40中央开设有断面呈扁平状的穿孔41,该第一干涉元 件40利用该穿孔41套设并固定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该第一干涉元件40于该穿孔41周围形 成两平行的侧壁411及两弧形的孔壁412,该两弧形的孔壁412分别连接两侧壁411的两端。每 一侧壁411的两端于靠近两弧形孔壁412的地方分别凸设一垫块414。这些垫块414在该枢轴10的轴杆12穿过该穿孔41时可使穿孔41与轴杆12之间形成紧配合。该第一干涉元件40相对于该 第二干涉元件50的一侧面轴向形成有凸部或凹部。显而易见,这些垫块414也可以形成于该 对弧形孔壁412或者同时形成于该两侧壁411及该两弧形孔壁412,只要达到可以减少轴杆12 与穿孔41之间的配合间隙并且不使装配太过于困难即可。该第二干涉元件50中央开设有圆孔51 ,该第二干涉元件50利用该圆孔51可枢转地套设于 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该第二干涉元件50相对于该第一干涉元件40的一侧面轴向形成有凹部 或凸部可分别与该第一干涉元件40的凸部或凹部对应嵌合。该第二干涉元件50的另一侧面沿 周缘轴向凸伸一固定部52。该固定部32可卡入该旋转承架30的固定孔32以将该第二干涉元件 50相对固定于该旋转承架30。摩擦垫片70用于套设在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用于增大枢纽器运转时的摩擦扭力。摩擦垫 片70可以安装在需要它的任何位置,例如旋转承架30与第二干涉元件50之间。该弹性元件组80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若干碟形弹性垫片,每一弹性垫片均开设有套设于 该枢轴10的轴杆12的圆孔。当然该弹性元件组80也可以是弹簧等其它弹性体。该固定件9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六角螺母,其套设并螺锁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末端的螺 纹上,以避免上述元件自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脱落并迫紧该弹性元件组80及摩擦垫片70等元 件。本技术枢纽器在第一干涉元件40的穿孔41内凸设垫块414的方式来减少穿孔41与轴 杆12之间的配合间隙,使之达到紧配合。这样,当该旋转承架30相对于该转轴10运转时,可 以避免该转轴10与第一干涉元件40之间发生撞击,进而避免产生异音,并保护枢纽器不容易 被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及一第一干涉元件,所述第一干涉元件开设有一套设于所述枢轴的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于所述穿孔的孔壁上凸设有至少一垫块使所述穿孔与所述枢轴之间形成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及一第一干涉元件,所述第一干涉元件开设有一套设于所述枢轴的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于所述穿孔的孔壁上凸设有至少一垫块使所述穿孔与所述枢轴之间形成紧配合。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器还包括一套 设于所述枢轴的旋转承架及一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枢轴并固定于所述旋转承架的第二干涉元 件,所述第二干涉元件贴合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并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相互嵌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器还包括一套 设于所述枢轴的弹性元件组及锁固于所述枢轴末端的一固定件,所述弹性元件组位于所述第 一干涉元件与固定件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架开设有一 固定孔,所述第二干涉元件沿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宾
申请(专利权)人: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