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314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一个机身、一个快门按键、一个旋转组件及一个固定在该机身上的定位柱。该快门按键固设于该旋转组件的一侧,该旋转组件可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以改变该快门按键相对于该机身的位置。所述成像装置,通过该旋转组件的旋转,进而使该快门按键相对于该机身的位置改变,给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使用者均带来方便,操作便利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电子产品要具有 美观的外形,而且还要求电子产品要具有较高的操作灵活性。以数码相机为例,现有数码相机的快门按键一般位于该数码相机的顶部的右边,但,这 种设计会给左撇子或习惯使用左手操作的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便利性高的成像装置。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一个机身、 一个快门按键、 一个旋转组件及一个固定在该机身上 的定位柱。该快门按键固设于该旋转组件的一侧,该旋转组件可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 ,以改变该快门按键相对于该机身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成像装置,通过该旋转组件的旋转,进而使该快门按键相对于该 机身的位置改变,给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使用者均带来方便,操作便利性好。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中的成像装置的接触片的立体放大图。图4为图2中的成像装置的按键的立体放大图。图5为图1中的成像装置沿V- V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中的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5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成像装置100包括一个机身10、 一个旋转组件20、 一个固定于该机身10上的定位柱30、 一个弹性元件40、 一个接触片50—个按键70、 一个位于该机身lO内的电路主板ll、 一个导线12、 一个固设于该旋转组件20—侧的快门按键13、 一垫片14、一机壳15及两个螺钉161、 162。该旋转组件20包括一个基板60及一个顶壳80、该弹性元件4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能供该定位柱30通过的弹簧。该接触片50包括一个本体部51及沿该本体部51相对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一接触结构52及第二接触结构53。该本体部51还包括一个与该定位柱30对应的且供该定位柱30通过的接触片孔54。该接触片50由金属材料制成。该基板60包括一个基板孔61及一个线路板62。该基板孔61设置在该基板60上对应于该定位柱30的位置,且该基板孔61的形状与该接触片50对应以供该接触片50通过。该线路板62固定在该基板60远离该机身10的一侧面上,且该线路板62还固定在该基板60的一端。该线路板62覆盖该基板孔61的一部分。该弹性元件40、该接触片50、该基板60及该按键70依次套设于该定位柱30上。该接触片50的第一接触结构52抵持该线路板62并与该线路板62形成电性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接触结构52与该第二接触结构53为弹性接触结构,且该第一接触结构52与该第二接触结构53朝靠近该顶壳80的方向翘起,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该线路板62抵持并形成电性接触。该顶壳80罩设在该基板60上,且该顶壳80包括一个与该定位柱30对应的顶壳孔81 。请一并请参阅图2、图3及图4,该按键70包括一个本体71、 一个沿该本体71且向该本体71外部延伸的键帽72及两个从该键帽72向该定位柱30方向延伸的定位部74、 75。该本体71具有一个凹槽73以收容该定位柱30。对应地,该接触片50的本体部51还包括两个与该定位柱30相对应的定位孔55、 56。该定位部74、 75分别穿设于该定位孔55、 56,从而使该接触片50固定在该按键70上。可以理解,该按键70的定位部74、 75可以设置两个以上,对应地,该接触片50相应设置与该定位部74、 75数量相同的定位孔55、 5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键帽72还包括一个键顶721及一个从该键顶721向外延伸的凸沿722 ,该键顶721收容于该顶壳孔81内。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5,该顶壳孔81具有第一开口83及第二开口84,该第一开口83远离该定位柱30,该第二开口84靠近该定位柱30,且该第一开口83的半径小于该第二开口84的半径。该按键70自该第二开口84插入至该顶壳孔81使该键帽72与该顶壳孔81的孔壁相抵触,从该顶壳80的顶壳孔81可向下按压该键帽72的键顶721。可以理解,该键顶721目的是给使用者按压该键帽72提供方便,其可以为突出该顶壳孔81之外;其也可以不存在,使用者可从该顶壳80的顶壳孔81向下按压该键帽72的凸沿722。当该定位柱30上依次套设该弹性元件40、该接触片50、该基板60及该按键70时,该接触片50的第一接触结构52抵持该线路板62并形成电性接触。当该按键70压縮该弹性元件40时,第一接触结构52与该线路板62分离,该旋转组件20以该定位柱30为中心进行旋转180度,且当该弹性元件40释放弹力时,该按键70带动该接触片50的第二接触结构53与该线路板62抵持并形成电性接触。这样,该线路板62依旧与该接触片50达成良好的电性连接。该电路主板11用于控制该成像装置100的运行,该电路主板11通过该导线12与该接触片50达成电性连接,从而使该电路主板11与该线路板62达成电性连接。该垫片14固定在该线路板62上且与该线路板62达成电性连接。该顶壳80还包括一个收容孔85,该收容孔85用于收容且卡合该快门按键13。从该顶壳80的收容孔85可向下按压该快门按键13,从而使该快门按键13引发的触发信号通过该垫片14传到该线路板62上。该机壳l5朝该线路板62的侧面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螺孔151、 152,该基板60及该顶壳80上分别设置有与该螺孔151、 152相对应的螺孔153、 154、 155、 156。该机壳15、该基板60及该顶壳80可通过螺钉161 、 162与其对应的螺孔151、 152、 153、 154、 155、 156螺合而固定在一起。可以理解,该机壳15、该基板60及该顶壳80固定在一起的方式有多种。所述成像装置IOO,通过按键70压縮弹性元件40,使旋转组件20能够以定位柱30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使线路板62与接触片50的第一接触结构52 (或第二接触结构53)电性接触转变为与该接触片50的第二接触结构53(或第一接触结构52)电性接触。这样,该线路板62依旧与该接触片50达成电性连接,使得电路主板11与该线路板62同时形成电性连接,进而使该快门按键13相对于该机身10位置的改变。这样,给习惯使用左手或右手的使用者带来方便,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装置200。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接触结构521与第二接触结构531的表面分别镀有导电层,该电路主板22还包括一个第一触发电路23与一个第二触发电路24,该成像装置200还包括一个触摸显示屏27、 一个显示在触摸显示屏27中的虚拟触摸键盘28及两条导线25、 26。该第一触发电路23与该第一接触结构521通过该导线25形成一个第一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二触发电路24与该第二接触结构531通过该导线26形成一个第二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一电性连接线路与该第二电性连接线路相互绝缘。该虚拟触摸键盘28可跟随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一个机身、一个快门按键、一个旋转组件及一个固定在该机身上的定位柱,该快门按键固设于该旋转组件的一侧,该旋转组件可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以改变该快门按键相对于该机身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一个机身、一个快门按键、一个旋转组件及一个固定在该机身上的定位柱,该快门按键固设于该旋转组件的一侧,该旋转组件可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以改变该快门按键相对于该机身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还包括 一个弹性元件、 一个接触片及一个按键,该旋转组件包括一个基板,该接触片固定在该按键 上,且该接触片包括一个本体部及沿该本体部相对两侧向外延伸的第一接触结构与第二接触 结构,该基板的一端且远离该机身的一侧固定有一个线路板,该弹性元件、该接触片、该基 板及该按键依次套设于该定位柱上,该接触片的第一接触结构抵持该线路板并与该线路板形 成电性接触,当该按键压縮该弹性元件时,该第一接触结构与该线路板分离,该旋转组件以 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当该弹性元件释放弹力时,该按键带动该接触片的第二接触结构 与该线路板抵持并使该第二接触结构与该线路板形成电性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板包括一个与 该定位柱对应的且可供该接触片通过的基板孔,该线路板覆盖该基板孔的一部分,当弹性元 件释放弹力时,该第一接触结构及该第二接触结构穿过该基板孔,与覆盖部分基板孔的线路 板相抵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括一个本 体及沿该本体且向该本体外部延伸的键帽,该本体具有一个凹槽以收容该定位柱。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组件还包括 一个罩设于该基板上的顶壳,该顶壳包括一个与该定位柱对应的顶壳孔,该顶壳孔具有第一 开口及第二开口,该第一开口远离该定位柱,该第二开口靠近该定位柱,且该第一开口的半 径小于该第二开口的半径,该按键自该第二开口插入至该顶壳孔使该键帽与该顶壳孔的孔壁 相抵触。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括至少 一个从该键帽向该定位柱方向延伸的定位部,该接触片的本体部设置有与该定位部相对应的定位孔,该定位部穿设于该定位孔。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还包括 一个位于该机身内的电路主板,该电路主板用于控制该成像装置的运行,该电路主板通过该 接触片的第一接触结构或第二接触结构与该线路板达成电性连接。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主板包括一 个第一触发电路与一个第二触发电路,该第一触发电路与该第一接触结构形成一个第一电性 连接线路,该第二触发电路与该第二接触结构形成一个第二电性连接线路,该第一电性连接 线路与该第二电性连接线路相互绝缘。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柱为一用于 接触的结构,该旋转组件包括一个基板,该基板的一端且远离该机身的一侧固定有一个线路 板,该旋转组件以该定位柱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过程中,该定位柱常时抵持该线路板并与该线 路板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仁周家宏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