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3997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它包括集水井、进水主管、进水支管、回灌井,进水主管的输入端与集水井相连通,进水主管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进水支管的输入端相连通,每一进水支管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回灌井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回灌井内埋有套筒管,套筒管埋入地下500mm以下部分开有出水孔;进水支管的输出端位于套筒管内的底部;进水主管上设有加压泵、主管阀门、主流量计;每一进水支管上设有支管阀门、分流量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调控的回灌流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一、地下水回灌施工控制技术现状目前国内在地下水回灌方面,虽有一些学者在研究,但还不成熟,对地下水的抽取和补给机理也存在不同认识,国家在这方面还没形成任何规范和标准。虽然有些地区(如上海、陕西等地)也进行了一些地下水回灌实例,并形成了有关技术规程,但主要是为解决区域性整体沉降或农业生产而进行的,对直接指导某一具体深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的意义不大。另外,国内在深基坑降水的同时进行地下水回灌,工程实例本身并不多见,而各种参考资料中对地下水回灌控制技术记载很少,对如何有效地调节控制回灌流量、回灌压力方面,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基本上是属于自流式回灌,很难保证回灌效果。二、地下水回灌的必要性1、技术必要性在密集的建筑物周围进行深基坑施工已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考虑基坑降水问题,还要考虑到由于过度降水而引起基坑周围土体或原有建(构)筑物的不均勻沉降问题,否则会引起基坑土体或原有建筑物裂缝、构件断裂甚至结构倒塌。另外,若大量抽起的地下水不加以回灌,也会造成淡水资源的大量浪费。2、经济必要性为防止基坑周围土体或原有建(构)筑物地基上内地下水不发生过度流失,办法有两个一是在基坑周围采用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方式,防止地下水流入基坑;二是采用地下水回灌法,在土层中形成一个和降水井点相反的倒转降落漏斗,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土层压力仍处于原始平衡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降水井点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回灌井方案要比水泥搅拌桩经济得多,达到35% 45%,但是,采用地下水回灌法时,对回灌效果的控制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调控的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它包括集水井、进水主管、进水支管、回灌井,进水主管的输入端与集水井相连通,进水主管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进水支管的输入端相连通,每一进水支管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回灌井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回灌井内埋有套筒管,套筒管埋入地下500mm以下部分开有出水孔;进水支管的输出端位于套筒管内的底部;进水主管上设有加压泵、主管阀门、主流量计;每一进水支管上设有支管阀门、分流量计。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套筒管,并在进水主管上设有加压泵、主管阀门、主流量计;每一进水支管上设有支管阀门、分流量计等设备和仪表,使整个回灌管路形成一个类似“注射器”的装置,通过加压泵和阀门来调控回灌水压力和流量,还可根据流量计和压力表的读数,得出回灌压力、回灌流量和土壤渗透系数的关系,做到了在不增加费用的情况下,需要多大设计流量就能达到多大流量的效果,改变了目前只是采取自流式回灌,回灌效果难以保证的被动控制现状,起到主动调控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对地质水文资料数据准确度要求不高,实用性强。对有些回灌井,可能由于土层的回灌渗透系数或透水层厚度较小,在自流回灌的情况下,实际回灌能力(流量)小于设计回灌能力(流量)时,这时不需要考虑实际的地质水文条件重新计算调整设计回灌流量,而是增加回灌井内的回灌水压,增大实际回灌流量, 让其仍然达到原设计回灌流量。应用本调控装置,只需要调节各进水支管上的阀门(可调控回灌流量),对需要增压和自流回灌井,都可满足设计要求的回灌流量,实用性强。2、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装置只需要一台(或若干,视回灌井数量而定)加压泵和若干阀门、流量计、压力表和水管即可,且多井可共用一泵,成本低廉。3、施工、试验同时进行,可以很方便地得出一些重要的地质水文参数,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在加压过程中,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压力表和流量计上的读数,得出土壤回灌流量和渗透压力的关系曲线,从而方便地得出回灌渗透系数。4、可以有效实现降灌平衡,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土层压力在降水前后仍处于原始平衡状态,从而控制了基坑周围土体或原有建筑物的沉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面示意图;图中1-降水出水管,2-降水出水管流量计,3-集水井,4-进水主管,5-加压泵, 6-主管阀门,7-主流量计,8-进水支管,9-支管阀门,10-分流量计,11-回灌井,12-压力表,13-套筒管,14-不透水层,15-各种土层。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它包括集水井3、进水主管4、加压泵5、主管阀门6、主流量计7、进水支管8、支管阀门9、分流量计10、回灌井11、压力表12、套筒管 13,进水主管4的输入端与集水井3相连通,进水主管4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进水支管8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的多个进水支管为2-10个,本实施例图1中采用4个,具体个数根据需要确定),每一进水支管8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回灌井11相连通(进水支管8与回灌井11 的个数一一对应);回灌井11内埋有套筒管13(套筒管周围回填有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外为各种土层15,套筒管的下方为不透水层14),套筒管13埋入地下500mm以下部分开有出水孔(外缠2道密目安全网);进水支管8的输出端位于套筒管13内的底部;进水主管4 上设有加压泵(加压泵采用自动加压泵,或称自动增压泵)5、主管阀门6、主流量计7 ;每一进水支管8上设有支管阀门9、分流量计10。所述的套筒管的上端盖有带进水支管孔、压力表管孔的顶盖,进水支管8的输出端穿过进水支管孔,压力表管的下端穿过压力表管孔位于套筒管13内,压力表管的上端与压力表12相连。所述的套筒管13的直径为219mm,所述的出水孔的直径为10mm(出水孔呈梅花状布置)。降水出水管1与集水井3相连通,降水出水管1上设有降水出水管流量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它包括集水井(3)、进水主管(4)、进水支管(8)、回灌井(11),进水主管(4)的输入端与集水井(3)相连通,进水主管(4)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进水支管(8)的输入端相连通,每一进水支管(8)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回灌井(1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回灌井(11)内埋有套筒管(13),套筒管(13)埋入地下500mm以下部分开有出水孔;进水支管(8)的输出端位于套筒管(13)内的底部;进水主管(4)上设有加压泵(5)、主管阀门(6)、主流量计(7);每一进水支管(8)上设有支管阀门(9)、分流量计(10)。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4.30 CN 201010167244.01.地下水回灌调控装置,它包括集水井C3)、进水主管(4)、进水支管(8)、回灌井(11), 进水主管的输入端与集水井C3)相连通,进水主管的输出端分别与多个进水支管 (8)的输入端相连通,每一进水支管(8)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回灌井(1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回灌井(11)内埋有套筒管(13),套筒管(1 埋入地下500mm以下部分开有出水孔;进水支管(8)的输出端位于套筒管(1 内的底部;进水主管(4)上设有加压泵(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金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