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树基专利>正文

脚底背部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650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脚底背部按摩椅,包括坐架部分、靠背部分和脚踏部分,其特点为靠背部分包括靠背板、传动主链轮、传动副链轮、靠背支撑板、按摩轮传动链条和支撑滚轮;靠背板为中空框架结构,其底端通过链轮传动轴与坐板转动连接,其中部与靠背斜度调节卡后端转动连接,传动主链轮带动装于链轮传动轴上的两个传动副链轮转动;传动副链轮通过按摩轮传动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在按摩轮传动链条上安装有适宜排数的按摩轮轴,按摩轮轴上装有按摩轮组;支撑滚轮转动安装在按摩轮轴两端上并置于靠背支撑板上;按摩轮传动链条转动使两端固定在它上面的按摩轮轴、安装于按摩轮轴上的按摩轮组和支撑滚轮作封闭回转式运转,按摩轮组起健身按摩作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底背部按摩椅所属
:本技术属于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脚底背部按摩椅。
技术介绍
:保持身体健康,是人们的共同愿望。而通过适当的锻炼获得健康的体魄,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已成为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的普遍共识。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各种健身按摩椅,基本上都是电动敲击式的,是被动式健身按摩器材,且当功能稍多些时,则价格昂贵,普通百姓难以承受。如果一旦停电,按摩椅就失去了作用,因而无法满足随时随地可以用以锻炼身体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用脚力驱动的脚底背部按摩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脚底背部按摩椅,包括坐架部分、靠背部分、脚踏部分和传动机构,其结构特点为:(1)所述坐架部分: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坐板、靠背斜度调节卡、坐板支撑前横杆、链轮传动轴、横杆,坐板通过坐板支撑前横杆、链轮传动轴分别连接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上;横杆固定于前支架下部,中间传动轴连接于前支架中部位置,主驱动链轮连杆一端用于设置脚踏,另一端连接在中间传动轴中部位置;(2)所述的靠背部分:包括靠背板、传动主链轮、传动副链轮、安装在靠背板两边内侧的靠背支撑板、按摩轮传动链条、从动链轮、主按摩轮、辅按摩轮和从动链轮轴以及支撑滚轮;靠背板为中空框架结构,其底端通过链轮传动轴与坐板转动连接,其中部与靠背斜度调节卡后端转动连接,链轮传动轴其两端转动连接于靠背板底部位置,传动主链轮装于链轮传动轴一端,传动副链轮有两个,其一传动副链轮与传动主链轮同侧装于链轮传动轴一端,另一个传动副链轮装于链轮传动轴另一端;从动链轮轴两端连接于靠背板上部位置上,从动链轮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从动链轮轴的两端上,传动副链轮通过按摩轮传动链条与从动链轮传动连接;在按摩轮传动链条上安装有适宜排数的按摩轮轴,按摩轮轴两端固定在按摩轮传动链条的按摩轮轴装配孔中,按摩轮轴上装有按摩轮组;支撑滚轮转动安装在按摩轮轴两端上并能滚动置于靠背支撑板上;(3)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主驱动链轮、主驱动链条和驱动链条、脚踏板、主驱动链轮连杆、中间传动轴及并列安装在该轴上的传动链轮和驱动链轮、安装在链轮传动轴上左侧及其两边的传动链轮和传动副链轮、按摩轮传动链条、从动链轮,中间传动轴上设有带有离合器的动力轮,脚踏板连接主驱动链轮,主驱动链条通过传动链轮连接中间传动轴,中间传动轴连接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通过驱动链条连接传动链轮及安装在链轮传动轴上左右两边的传动副链轮,传动副链轮通过按摩轮传动链条连接从动链轮,按摩轮传动链条转动使两端固定在它上面的按摩轮轴、安装于按摩轮轴上的按摩轮组和支撑滚轮作封闭回转式运转。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脚底背部按摩椅,其特点为所述的脚踏部分:主要由脚踏板、脚踏驱动轴及固定在脚踏驱动轴上的脚踏主动链轮、脚-->踏传动链条、脚踏传动链轮带动固定在传动轴两边的脚踏驱动链轮、安装在按摩轮轴两端的支撑滚轮、脚踏从动链轮、脚踏按摩轮传动链条、前挡板和后挡板、安装在脚踏板两边内侧的脚踏支撑板组成,脚踏板为中空框架结构;在脚踏按摩轮传动链条上安装有适宜排数的脚踏按摩轮轴,脚踏按摩轮轴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脚踏按摩轮传动链条的装配孔中,在脚踏按摩轮轴上装有适宜个数的脚踏按摩轮和两个支撑滚轮。所述的脚底背部按摩椅,其特点为:在中间传动轴上设有带有离合器的动力轮,由电动机通过皮带轮或链轮传动中间传动轴上设有的带有离合器的动力轮。所述的脚底背部按摩椅,其特点为:所述的传动部分还包括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杆一端连接在主驱动链轮连杆中部位置,另一端支撑于横杆中部位置。本技术能够提供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采用脚力驱动(也可采用电动机驱动)的按摩椅。它能对运动者的背部、脚底部进行滚动式按摩,同时活动双腿关节,达到自动健身的目的。给人们提供一种主动健身按摩器材。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单,拆装简易,搬动方便,造价低廉;且采用脚力(或电力)驱动,使用方便;背部、脚底穴位按摩均衡,运行平稳,感觉舒适,通过按摩和双腿关节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力,延缓人体衰老。特别对椎间盘凸出和腰椎骨质增生者更有明显的锻炼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有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脚踏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传动机构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的脚踏传动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的按摩轮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按摩轮传动链条结构示意图。图中:主驱动链轮1,主驱动链条2,驱动链轮3,驱动链条4,传动主链轮5,传动副链轮5-1,按摩轮轴6,靠背板7,从动链轮8,主按摩轮9,辅按摩轮10,从动链轮轴11,支撑滚轮12,按摩轮传动链条13,链轮驱动轴14,前支架15,后支架15-1,坐板16,靠背斜度调节卡17,坐板支撑前横杆18,中间传动轴19,传动链轮20,横杆21,高度调节杆22,主驱动链轮连杆23,脚踏板24,脚踏主动链轮25,脚踏驱动轴26,脚踏传动链条27,脚踏传动链轮28,脚踏驱动链轮29,后挡板30,脚踏按摩轮31,脚踏按摩轮传动链条32,脚踏支撑滚轮33,前挡板34,脚踏从动链轮35,脚踏按摩轮轴36,动力轮37,电动机38,按摩轮轴装配孔39,脚踏传动轴40,靠背支撑板B,脚踏支撑板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坐架部分、靠背部分、脚踏部分和传动机构,脚踏部分可以采用现有通用结构,也可采用下述的本专利特点的结构,其结构特点为:(1)所述坐架部分:包括前支架15、后支架15-1、坐板16、靠背斜度调节卡17、坐板支撑前横杆18、链轮传动轴14、横杆21,坐板16通过坐板支撑前横杆18、链轮传动轴14分别连接在前支架15和后支架15-1上,链轮传动轴14起连接、支撑坐板16与靠背板-->7的作用;通过靠背斜度调节卡17调节靠背板倾斜度,横杆21固定于前支架15下部,中间传动轴19连接于前支架15中部位置,主驱动链轮连杆23一端用于设置脚踏,另一端连接在中间传动轴19中部位置,高度调节杆22一端连接在主驱动链轮连杆23中部位置,另一端支撑于横杆21中部位置。(2)所述的靠背部分:包括靠背板7、传动主链轮5、传动副链轮5-1、链轮传动轴14、安装在靠背板两边内侧的靠背支撑板B、按摩轮传动链条13、从动链轮8、主按摩轮9、辅按摩轮10和从动链轮轴11以及支撑滚轮12。靠背板7为中空框架结构,其底端通过链轮传动轴14与坐板16转动连接,其中部与靠背斜度调节卡17后端转动连接,链轮传动轴14其两端转动连接于靠背板7底部位置,传动主链轮5装于链轮传动轴14一端,传动副链轮5-1有两个,分别装于链轮传动轴14两端,传动主链轮5带动装于链轮传动轴14上的两个传动副链轮5-1转动;从动链轮轴11装在靠背板7上部位置上;从动链轮8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从动链轮轴11的两端上,传动副链轮5-1通过按摩轮传动链条13与从动链轮8传动连接。在按摩轮传动链条13上安装有适宜排数的按摩轮轴6,按摩轮轴6两端固定在按摩轮传动链条13的按摩轮轴装配孔39中,支撑滚轮12转动安装在按摩轮轴6两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底背部按摩椅,包括坐架部分、靠背部分、脚踏部分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1)所述坐架部分:包括前支架(15)、后支架(15-1)、坐板(16)、靠背斜度调节卡(17)、坐板支撑前横杆(18)、链轮传动轴(14)、横杆(21),坐板(16)通过坐板支撑前横杆(18)、链轮传动轴(14)分别连接在前支架(15)和后支架(15-1)上;横杆(21)固定于前支架(15)下部,中间传动轴(19)连接于前支架(15)中部位置,主驱动链轮连杆(23)一端用于设置脚踏,另一端连接在中间传动轴(19)中部位置;    (2)所述的靠背部分:包括靠背板(7)、传动主链轮(5)、传动副链轮(5-1)、安装在靠背板两边内侧的靠背支撑板(B)、按摩轮传动链条(13)、从动链轮(8)、主按摩轮(9)、辅按摩轮(10)和从动链轮轴(11)以及支撑滚轮(12);靠背板(7)为中空框架结构,其底端通过链轮传动轴(14)与坐板(16)转动连接,其中部与靠背斜度调节卡(17)后端转动连接,链轮传动轴(14)其两端转动连接于靠背板(7)底部位置,传动主链轮(5)装于链轮传动轴(14)一端,传动副链轮(5-1)有两个,其一传动副链轮(5-1)与传动主链轮(5)同侧装于链轮传动轴(14)一端,另一个传动副链轮(5-1)装于链轮传动轴(14)另一端;从动链轮轴(11)两端连接于靠背板(7)上部位置上,从动链轮(8)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从动链轮轴(11)的两端上,传动副链轮(5-1)通过按摩轮传动链条(13)与从动链轮(8)传动连接;在按摩轮传动链条(13)上安装有适宜排数的按摩轮轴(6),按摩轮轴(6)两端固定在按摩轮传动链条(13)的按摩轮轴装配孔(39)中,按摩轮轴(6)上装有按摩轮组;支撑滚轮(12)转动安装在按摩轮轴(6)两端上并能滚动置于靠背支撑板(B)上;    (3)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主驱动链轮(1)、主驱动链条(2)和驱动链条(4)、脚踏板(24)、主驱动链轮连杆(23)、中间传动轴(19)及并列安装在该轴上的传动链轮(20)和驱动链轮(3)、安装在链轮传动轴(14)上左侧及其两边的传动链轮(5)和传动副链轮(5-1)、按摩轮传动链条(13)、从动链轮(8),中间传动轴(19)上设有带有离合器的动力轮(37),脚踏板(24)连接主驱动链轮(1),主驱动链条(2)通过传动链轮(20)连接中间传动轴(19),中间传动轴(1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底背部按摩椅,包括坐架部分、靠背部分、脚踏部分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1)所述坐架部分:包括前支架(15)、后支架(15-1)、坐板(16)、靠背斜度调节卡(17)、坐板支撑前横杆(18)、链轮传动轴(14)、横杆(21),坐板(16)通过坐板支撑前横杆(18)、链轮传动轴(14)分别连接在前支架(15)和后支架(15-1)上;横杆(21)固定于前支架(15)下部,中间传动轴(19)连接于前支架(15)中部位置,主驱动链轮连杆(23)一端用于设置脚踏,另一端连接在中间传动轴(19)中部位置;(2)所述的靠背部分:包括靠背板(7)、传动主链轮(5)、传动副链轮(5-1)、安装在靠背板两边内侧的靠背支撑板(B)、按摩轮传动链条(13)、从动链轮(8)、主按摩轮(9)、辅按摩轮(10)和从动链轮轴(11)以及支撑滚轮(12);靠背板(7)为中空框架结构,其底端通过链轮传动轴(14)与坐板(16)转动连接,其中部与靠背斜度调节卡(17)后端转动连接,链轮传动轴(14)其两端转动连接于靠背板(7)底部位置,传动主链轮(5)装于链轮传动轴(14)一端,传动副链轮(5-1)有两个,其一传动副链轮(5-1)与传动主链轮(5)同侧装于链轮传动轴(14)一端,另一个传动副链轮(5-1)装于链轮传动轴(14)另一端;从动链轮轴(11)两端连接于靠背板(7)上部位置上,从动链轮(8)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从动链轮轴(11)的两端上,传动副链轮(5-1)通过按摩轮传动链条(13)与从动链轮(8)传动连接;在按摩轮传动链条(13)上安装有适宜排数的按摩轮轴(6),按摩轮轴(6)两端固定在按摩轮传动链条(13)的按摩轮轴装配孔(39)中,按摩轮轴(6)上装有按摩轮组;支撑滚轮(12)转动安装在按摩轮轴(6)两端上并能滚动置于靠背支撑板(B)上;(3)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主驱动链轮(1)、主驱动链条(2)和驱动链条(4)、脚踏板(24)、主驱动链轮连杆(23)、中间传动轴(19)及并列安装在该轴上的传动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树基
申请(专利权)人:罗树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